第21章 金姣21

岁末的未央宫张灯结彩,空气中弥漫着椒柏酒的辛香和佳肴的馥郁,一派盛世华年的热闹景象。

金姣身着繁复华丽的公主朝服,云鬓高耸,金钗步摇,流光溢彩。

她侧眸看了眼身旁的韩嫣。

他亦是一身隆重的驸马都尉礼服,容色绝世,只是眉眼间比平日更添了几分谨慎,低眉顺目地跟在她身侧半步之后。

两人先至椒房殿向皇后王娡请安。

王娡今日亦是盛装,凤冠霞帔,威仪万千。

见到女儿,她脸上立刻绽开真切的笑容,拉过金姣的手细细端详,嘘寒问暖。

然而目光转向韩嫣时,那笑容虽依旧挂在脸上,眼底的温度却几不可察地淡了下去,只维持着场面上的客气与疏离。

“儿臣/臣,恭请皇后娘娘圣安。”两人依礼叩拜。

“快起来,姣姣,到阿母这儿来。”

王娡只热情地招呼金姣,让她坐在自己身边,细细问着公主府的年节准备、衣食起居,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对韩嫣,只是淡淡一句“驸马也起身吧”,便再无多余话语。

韩嫣恭敬谢恩,垂首立在一旁,如同殿内一尊华美却无人在意的摆设。

金姣心知阿母不喜她与韩嫣过分亲近,但如此明显的冷落,还是让她心下微叹。

她一边笑着回应母亲的关怀,一边用眼角余光留意着韩嫣。

见他始终保持着恭顺的姿态,并无丝毫不满或委屈流露,才稍稍安心。

果然,不过片刻,王娡便揉了揉额角,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疲惫与歉意:

“瞧本宫这记性,光顾着和姣姣说话了。今日宫宴事务繁多,还有许多琐事需得本宫亲自过问。姣姣,你带着驸马先去席上吧,替阿母好好招待各位宗亲。”

“是,阿母辛苦,儿臣告退。”金姣从善如流地起身行礼。

韩嫣亦再次躬身:“臣告退。”

退出椒房殿,走到无人处的廊下,金姣明显感觉到身侧的韩嫣几不可察地松了口气,紧绷的肩线微微放松下来。

她不禁觉得有些好笑,又有些心疼,自然而然地伸出手,轻轻握了握他微凉的手指,低声道:“委屈你了。”

韩嫣迅速回握住她的手,指尖在她掌心轻轻一挠,随即又很快放开,仿佛只是无意的触碰。

他抬眸看向金姣,眼中漾开温柔的笑意,轻轻摇了摇头,用口型无声地说:“无妨。”

金姣心中了然。

她的阿母,当今的王皇后,对韩嫣这个女婿,面子上永远是温和宽容、挑不出错处的,甚至时常赏赐。

但私底下,那真是将“恶婆婆”的角色扮演得淋漓尽致,手段层出不穷,总能恰到好处地让韩嫣感到无所适从和隐隐的压力。

她也是花了很长时间才逐渐察觉的。

若她与韩嫣表现得过于亲密,阿母虽然面上带笑,但眼神会微微转冷。

随后几日,馆陶姑姑送来“伺候”的人便会格外多。

或者会寻些由头让韩嫣去办些吃力不讨好的琐碎差事, 暗暗提醒他不要“独占”公主,忘了自己的本分和公主的尊贵。

阿母似乎是怕她的心全都系在韩嫣身上,忘了她这个母亲。

可若是她与韩嫣在阿母面前表现得稍显疏离,阿母又会心生不悦。

觉得韩嫣竟敢冷待她的宝贝姣姣,必然是有了外心或是不知感恩。

紧接着便会是更严苛的试探和审视,甚至会在阿翁面前不经意地提起驸马似乎“忙于外务”、“对公主关心不足”。

金姣和韩嫣也是在一次次摸索和碰壁中,才勉强找到了在王娡面前既能体现夫妻和睦、又不至于“刺眼”的微妙距离和分寸。

相比之下,阿翁景帝刘启那边就简单多了。

他就乐见女儿与驸马恩爱和睦,韩嫣对金姣越是体贴入微、呵护备至,他老人家就越是开怀,赏赐也如流水般下来。

唯有当阿翁和阿母同时在场时,才是对韩嫣最大的考验。

需得同时满足两位至尊截然不同的期望,每每都让他如履薄冰,结束后总要暗自缓上许久。

思忖间,两人已步入举行盛宴的大殿。

殿内暖香融融,冠盖云集,笑语喧哗。

金姣一眼便看到了主席下首的太子刘彻与太子妃陈娇。

今日两人倒是难得地维持了表面和平,并肩而坐,衣饰华贵,姿态端庄,偶尔还会低声交谈一两句,看上去颇有些“相敬如宾”的意味。

金姣心下稍安,好歹在这种大场面下,他们还是愿意顾全大局的。

她又将目光转向另一侧,看到了妹妹平阳公主刘娉和她的驸马平阳侯曹寿。

只见曹寿正微微侧身,细致地为刘娉布菜,低声询问着什么,眼神温柔专注。

刘娉则嘴角含笑,轻轻点头,偶尔也会回敬曹寿一箸,两人之间流淌着一种自然和谐的温情。

金姣看着,心中颇感欣慰,看来刘娉婚后生活甚是美满顺遂,这个曹正不错,服侍得好!

见到金姣和韩嫣到来,相熟的宗室贵戚纷纷笑着打招呼。

金姣亦端起酒杯,笑语盈盈地与众人寒暄敬酒,举止大方得体,尽显皇家公主的风范。

韩嫣则始终安静地跟在她身后半步的位置,低眉顺目。

只有在金姣需要时,才会适时地上前一步,为她斟酒、递巾,动作轻柔体贴。

偶尔抬眸看向金姣时,那双眼眸中盛满的温柔、爱意与痴迷,几乎要满溢出来。

却又被他极好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至于失礼,却足以让有心人窥见一二。

宴至酣处,按照惯例,皇子公主们需向帝后献上新年贺礼。

轮到金姣时,她俏皮地站起身,走到殿中央,对着御座上的景帝和王皇后行了一礼,声音清脆如黄莺:

“阿翁,阿母,三位妹妹的礼物精巧,不如先欣赏她们的?儿臣的礼物嘛……还需稍作准备,定要给阿翁阿母一个惊喜!”

刘启闻言,非但不恼,反而被女儿这娇憨的模样逗得龙颜大悦,抚须哈哈大笑:

“好好好!就依朕的姣姣!朕和你阿母可就等着你的惊喜了!若是不够惊喜,朕可不依!”

王皇后也在一旁笑着搭话,语气中带着毫不掩饰的偏爱:

“陛下不知,姣姣为了这礼物,可是在宫里偷偷倒腾好些日子了,神神秘秘的,连臣妾都瞒着。臣妾可是好奇得紧,就等着看她这惊喜呢!”

帝后二人这番话,并非全然客套。

他们确实早就知道金姣近日常往宫里的匠作坊跑,似乎在准备什么。

但金姣既然想给他们惊喜,他们便也乐得配合,早已吩咐下去,金姣有何需求一律满足,但不必事先回禀内容。

此刻看着女儿那灵动的模样,他们的期待是发自内心的。

于他们而言,金姣送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份精心准备的心意。

因此,尽管后面的献礼依旧隆重珍贵,帝后也维持着得体满意的笑容,但心思早已飞到了金姣那份“需等等再来”的礼物上。

如同等待最珍视的宝物揭晓般,充满了愉悦的期盼。

殿内众人也感受到了这份特殊的关注,不禁对湖阳公主即将呈上的礼物充满了好奇。

金姣坐下后,继续欣赏着后续的献礼。

弟弟妹妹们呈上的礼物无不精巧珍贵,或是寓意吉祥的玉雕,或是难得一见的海外奇珍,或是亲手誊抄祈福的经卷,殿内赞叹之声不绝于耳。

她却有些心不在焉,目光时不时飘向殿外。

直到看见刚才奉命下去安排的心腹宫人悄然返回,对着她几不可察地点了点头,她心下一定,嘴角抑制不住地向上扬起。

待最后一位宗室献礼完毕,殿内稍歇,所有人的目光或明或暗地都汇聚到了这位方才夸下海口的湖阳公主身上。

金姣在万众瞩目下翩然起身,走到殿中央,却并未命人抬上任何箱笼器物。

她仰起那张明媚照人的小脸,伸出纤纤玉指,指向殿外墨蓝色的夜空,声音带着雀跃与神秘:

“阿翁,阿母,请看!这就是儿臣献给二位的贺礼!”

刘启和王娡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殿外夜空沉沉,除了几颗疏星,并无他物。

两人脸上都露出一丝茫然。

王娡心下微急,生怕女儿这“惊喜”出了纰漏,让她在群臣宗亲面前下不来台,正想开口说些什么缓和一下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