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六脉神剑
段思平前半生杀伐无数,仍能证道成佛,足见佛门广大。”
“大理虽小,但有陆地神仙镇国,四邻谁敢妄动?”
“段思平并非寻常佛修,其武道造诣亦至武皇之境,战力远非岐山大师之类只修佛不习武者可比。”
“天龙寺背靠皇族,又有陆地神仙坐镇,确实堪列天下名刹之列。”
三楼东侧第三间雅室。
听闻此言,慕容复与四大家臣皆露惊容。
大理作为大宋属国,与大宋江湖素有来往,他们自然也略有耳闻。
尤以段氏一脉,代有高手,如数十年前南帝段智兴,在大宋江湖威名赫赫。
大理段氏的《一阳指》,更是大宋江湖公认的绝世武学。
但他们万万没想到,大理天龙寺中,竟还藏着一位陆地神仙。
风波恶望着王语嫣,轻声问道:“表妹博闻强识,可知这段思平?”
此言一出,众人目光齐齐投向王语嫣。
在众人注视之下,王语嫣以温婉清甜的嗓音轻声答道:“还施水阁中确有几卷大理的旧籍,附于一本游记之中。”
“上代家主似乎曾至大理游历,对天龙寺武功推崇备至,唯独未能参习《一阳指》,引为憾事。”
“那本游记中还提及,天龙寺除《一阳指》外,尚有一门更为玄奥深奥的绝学。”
“这两门绝学皆为大理国的开国皇帝段思平所创,其中亦多有对他崇敬之语。”
“依那游记所载,段思平当年不过是一名南诏武将,因一身武艺冠绝当世而名扬天下。”
“因南诏国君昏庸无道,段思平愤而起兵,率领众将士攻破王城。”
“彼时正值大宋与吐蕃交锋,两国皆无暇顾及西南这片动荡之地,段思平遂趁势建立大理国。”
“事后吐蕃虽有意征讨大理,但忌惮段思平武功盖世,终究未敢妄动,只能默许大理国之地位。”
众人听闻这番话语,皆不禁睁大双眼,谁也没料到慕容博竟曾踏足大理。
更始料未及的是,天龙寺中竟还藏有一门比《一阳指》更为玄奥的武学。
连苏尘都未曾提及此事,可见其秘。
慕容复与四位家臣对视一眼,心下了然——慕容博为何对段思平如此敬仰。
慕容家历代皆以复兴燕国为己任,奈何几代人努力终无所成。
而段思平却亲手缔造大理,正是慕容氏几百年来梦寐以求之事,自然令慕容博推崇备至。
四大家臣之首邓百川叹道:“当年段思平能建大理,实乃天时地利人和齐聚,此等机缘,恐难再现。”
“不然!不然!”
“段思平之所以能建国,皆因其武道已达武皇之境,震慑吐蕃不敢妄动。”
“可见,武道修为才是根本。
若公子能踏入武皇,乃至陆地神仙之境,复国之事何足道哉。”
包不同摇头晃脑,侃侃而谈。
风波恶叹息道:“可惜公子未能破得珍珑棋局,否则得了无崖子前辈的真传,少说也是半步地仙之身。”
这话说得实在不合时宜。
半月之前,慕容复远赴擂鼓山,在众目睽睽之下与苏星河对弈。
才走数步便力竭吐血,棋局当场败北。
此事已成慕容复心中之痛。
如今被风波恶旧事重提,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王语嫣见气氛凝滞,连忙开口:“我倒是想起一件怪事。”
阿朱立刻附和道:“什么事啊?”
众人也顺势转移注意力,纷纷望向王语嫣。
只听她柔声说道:“那本游记中有言,天龙寺创立已逾百年,而段思平早年曾为武将,之后又登基称帝。”
“如此推算,他现今至少也该有一百六十多岁才是。”
慕容复等人闻言皆是震惊,一百六十多岁,比当年的黄裳还要年长。
莫非段思平也掌握了延年益寿之术?
慕容复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当即起身,走出包厢,朗声道:“苏先生,晚辈有两事请教。”
“据我慕容家还施水阁所载,大理天龙寺除《一阳指》之外,尚有一门更为玄奥的绝学。”
“且此功之威力,远在《一阳指》之上,不知是否属实?”
“再者,天龙寺已有百年以上历史,而段思平建寺之前,曾为南诏武将,其后又为皇帝。”
“若推算至今,他应有百六十岁以上高龄,远超常人寿命极限。”
“莫非他亦得有长生之法?”
此言一出,喧闹的大厅顿时陷入寂静。
江湖众人面面相觑,皆没想到竟有这等秘辛。
当年华山论剑,段智兴凭《一阳指》力压群雄,夺得南帝之名。
是以大理段氏的《一阳指》,被视作可与丐帮《降龙十八掌》比肩的神功。
如今慕容复竟言天龙寺尚有更强绝学,如何不令众人震惊。
而那第二问更是引人遐想。
若段思平真有百六十岁,那十有八九真得长生之法。
相较陆地神仙,长生之人更是凤毛麟角。
一时之间,众人都将目光投向白玉台,欲听苏尘作答。
白玉台上。
苏尘对此问早已有所预料,嘴角微扬,缓缓开口:“既然诸位对此颇感兴趣,那苏某便多说几句。”
“天龙寺之中,确实藏有一门惊世绝学,亦为段思平所创。”
“此功名为《六脉神剑》,实为《一阳指》之终极演化,其威力更是数倍于前者。”
“当年大理皇帝段智兴凭借《一阳指》在华山论剑上大放异彩,赢得‘南帝’之名,从此《一阳指》威震大宋武林。”
“然而却少有人知,《一阳指》看似易学,实则极难精通,共分九品等级,一品最高,九品最末。”
“当年华山论剑之时,段智兴不过将《一阳指》练至四品境界。”
“唯有将《一阳指》修炼至前三品之列,才有资格开始修习《六脉神剑》。”
“顾名思义,《六脉神剑》共有六门不同的运功法门。”
“不仅要《一阳指》达到上三品的境界,还需拥有深厚无比的内力为根基。”
“因此,即便大理天龙寺高僧众多,大多数人也只掌握《六脉神剑》其中一脉。”
“真正将《六脉神剑》修至大成者,千百年来唯有段思平一人。”
“从根本而言,《六脉神剑》是一种融合指劲与剑法的绝世武学,威力堪称惊天动地。”
“一旦修炼至巅峰境界,双手可连发六道内力凝成的剑气,每一道都足以劈山断石。”
“如此可怕的威力,再加上陆地神仙近乎无尽的内力支撑,纵使面对千军万马,也能从容应对。”
“正因如此,段思平虽以佛道踏入陆地神仙之境,但战力却不输于任何武夫。”
“即便与同阶的陆地神仙对敌,六道剑气齐出,攻势如暴雨狂风,对手也难以抵挡。”
“此门绝学虽未显扬于江湖,但许多武林顶尖人物却早已心生向往。”
“如姑苏慕容家的前任家主慕容博。”
“如吐蕃国师鸠摩智。”
“还有苏某之前曾点评过的无崖子。”
“当年无崖子与李秋水离开逍遥派后,曾四处搜罗大宋武林各派的绝学。”
“后来隐居大理时,也曾意图染指天龙寺中的《一阳指》与《六脉神剑》。”
“但因段思平镇守大理,无崖子自忖没有胜算,最终只能作罢。”
“至于段思平的年岁,早已超越常人极限,寿元达一百八十载,整整三甲子。”
“他之所以能得享如此高寿,全凭大理皇室龙气与天龙寺所聚佛门气运滋养。”
“可以说,是结合了东离皇朝那位年轻宦官与北漭道德宗宗主袁清山的延寿之法。”
“因此,只要身处天龙寺或大理皇都,段思平便可获得强大力量的加持。”
“综上所述,暂将其位列佛门世尊榜第九位。”
随着苏尘话音落下,厅中众人再次哗然。
六脉神剑!
谁也没料到,大理段氏的《一阳指》已然如此强大,竟还有如此恐怖的进阶之法。
仅凭苏尘的描述便可知,《六脉神剑》必属地仙级功法,非陆地神仙难以修成。
当年华山论剑时的段智兴连修炼的资格都没有!
由此可见这门武学是何等惊人。
同时,苏尘也揭露了一段武林秘辛。
无崖子不仅搜集天下武学,还曾在天龙寺碰壁。
这从侧面证明了段思平的可怕,连无崖子这等绝顶高手也望而却步。
而最令人震惊的,还是段思平的年纪。
活了一百八十年,纯以气运为根基,生生不息!
这位段思平,毫无疑问是一位真正的长生者,拥有大理皇室龙气与天龙寺佛运双重加持。
这也难怪众人纷纷议论:
“六脉神剑?没想到大理天龙寺还藏着如此绝学!”
“修习这门功法的门槛也太高了,连天龙寺高僧都无法练成,定是地仙级功法无疑。”
“若真如苏先生所说,《六脉神剑》威力之强,段思平战力绝不逊于武夫出身的陆地神仙。”
“毕竟段思平是亲手打下的江山,战力必是顶尖,日后恐怕没有哪个王朝敢轻易动大理。”
“看来大理当真是世外桃源,至少能避开兵灾战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