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帝心北顾

武兴西年秋,紫禁城的金瓦覆盖着一层薄薄的初霜,空气清冽。\0,0/暁~税`惘. `埂.薪+最*全·

乾清宫西暖阁内,龙涎香在暖炉上氤氲,却驱不散朱慈炤眉宇间的凝重。他负手立于巨大的帝国舆图前,目光如同实质的钢针,钉在北方那片广袤而躁动的区域——漠北蒙古诸部。

“陛下,宣府镇、大同镇八百里加急!”太监李忠躬身入内,声音带着一丝急迫,双手捧上两份染着风尘的军报。

朱慈炤接过,展开第一份,来自宣大总督王继谟(其在原历史崇祯17年与李自成交战不敌退守北京,北京城破被杀,这里就修改了下,他没死而是被朱慈炤启用,望各位专业的读者大大勿要细究,非常感谢!)的奏报:

“臣王继谟顿首泣血以闻:喀尔喀蒙古右翼札萨克图汗素巴第、左翼土谢图汗衮布,受漠西卫拉特(准噶尔)巴图尔珲台吉蛊惑,并得建奴伪清多尔衮密使金银、许诺,悍然撕毁去岁朝贡之约!两部合兵,号称控弦十万,于九月下旬大举南下,寇掠宣府北路独石口、马营堡!守备赵率教力战殉国!军民死伤逾千,牛羊财货被掳掠一空!寇兵前锋己逼近龙门所!宣府北线告急!恳请陛下速发援兵,以御强虏!”

第二份来自大同总兵周遇吉的奏报:

“臣周遇吉谨奏:喀尔喀寇兵一部,绕道塞外,猛攻大同镇得胜堡!臣亲率将士血战三昼夜,毙敌千余,然敌骑飘忽,散掠边墙外丰州滩(今呼和浩特一带)诸卫所屯堡,烽燧遍地!察哈尔余部亦有异动,似与喀尔喀呼应!大同右卫危殆!臣虽竭力守御,然兵力捉襟见肘,恐难久持!伏望陛下早定北疆之策!”

“控弦十万...巴图尔珲台吉...多尔衮...”朱慈炤的声音低沉,每个字都像从冰窖里凿出。¢x¢n*s-p¢7^4¢8,.~c¢o·m/

他指尖划过舆图上独石口、龙门所、得胜堡、丰州滩的位置,最终停在喀尔喀和察哈尔的广袤地域。“好一个南北夹击!好一个趁火打劫!朕平定西南、整肃江南,他们便以为大明虚弱可欺了?”

他猛地转身,冕旒垂珠晃动,目光如电扫过肃立的几位重臣:兵部尚书孙应元、户部尚书汪伟(己自江南归)、五军都督府左都督赵铁鹰、新任吏部尚书李邦华。

“诸卿,漠北豺狼,己露獠牙!宣大告急,九边震动!此战,非只为守土,更为震慑群丑,廓清北疆,断建奴一臂!朕意己决,亲征漠北!”

“陛下!”孙应元率先出列,面带忧色,“陛下万金之躯,岂可轻涉险地?漠北路远,塞外苦寒,寇骑飘忽,战事凶险莫测!臣请陛下坐镇中枢,遣大将统兵北征即可!”

汪伟也道:“陛下,江南清丈初定,漕弊余波未平,国库虽因抄没稍丰,然支撑大军远征漠北,耗费巨万!且新复辽东百废待兴,西南仍需镇抚...臣恐国力难继。*幻!想?姬/ +免^肺!跃^渎·”

赵铁鹰覆面盔下目光灼灼,踏前一步,单膝跪地:“陛下!臣愿统兵北征!必破喀尔喀,擒其酋首献于阙下!何劳陛下亲冒矢石!”他声音铿锵,带着百战老将的自信与对皇帝的忠诚。

朱慈炤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他走到御案前,手指敲击着冰冷的紫檀木面,发出笃笃的轻响,如同战鼓的前奏。

“坐镇中枢?诸卿可知,甲申之变,根源之一,便是君父久居深宫,不明边情,受制于庸臣!”朱慈炤的声音带着历史的沉重与不容置疑的决断,“朕非深宫养就之君!朕之江山,自煤山尸山血海中夺回!朕之甲胄,未蒙尘!”

他目光扫过孙应元:“国力?汪卿在江南刮骨疗毒,所抄没之巨资,正为今日!户部需全力保障军需,粮秣、军械、饷银,不得有半分短缺!辽东、西南,自有樊一蘅、李定国等镇抚,朕信得过!”

目光转向汪伟:“至于江南、漕运余波...有李邦华坐镇吏部,整肃官箴;有刘宗周这把‘清流尺’在都察院盯着;更有朕亲定之考成法悬于头顶!宵小之辈,安敢异动?”他提到刘宗周时,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意。

这位大儒自江南归来后,虽依旧固执,但亲眼所见的人间惨剧显然动摇了其某些信念,对皇帝的铁腕多了几分沉默的认同。

最后,他看向赵铁鹰,亲手将其扶起:“赵卿忠勇,朕深知!然此役,朕必须亲征!非为逞匹夫之勇,乃为三点!”

他竖起三根手指,声音斩钉截铁:“其一,立威!朕登基数载,扫平内乱,然塞外群虏,犹视大明为肥肉!朕亲提六师,犁庭扫穴,方能震慑蒙古诸部,震慑辽东建奴,震慑一切心怀叵测之敌!让天下人知道,大明之威,不容轻侮!”

“其二,定边!喀尔喀、察哈尔,乃漠北屏障,亦为建奴潜在盟友。此战若胜,可收其地为藩篱,断建奴西顾之念!若只遣大将,胜则其部或生骄,败则边患更炽!唯朕亲临,方能恩威并施,一举奠定北疆三十年太平!”

“其三,察吏安民!宣大边军久戍苦寒,朕亲临前线,犒赏三军,体察边情,方能收将士死力!边地百姓屡遭掳掠,朕亲至,方能显朝廷不弃边民之志,安其心,固其土!”

一番话,条理清晰,格局宏大,充满了帝王的担当与深远的战略眼光。孙应元、汪伟等人虽仍有忧虑,但在皇帝凛然的意志和无可辩驳的理由面前,皆躬身齐声道:“陛下圣虑深远,臣等不及!愿随陛下北征,效死疆场!”

“好!”朱慈炤眼中精光爆射,“传旨!”

“加兵部尚书孙应元为督师,总揽北征军务粮秣!户部尚书汪伟,统筹后方钱粮转运,务必保障无虞!五军都督府左都督赵铁鹰,为征北大将军,总统前线战事,节制北征诸军!”

“调京营新军两万(以系统兵为骨干),‘定西营’精锐一万由得力副将统领,李定国仍需镇守西南,宣府、大同边军精锐三万,辽东新整编‘关宁铁骑’一万,共计七万大军!火器营携红衣大炮三十门,虎蹲炮百门,神机铳手五千!”

“檄令陕西三边总督严密戒备西线,防卫拉特蒙古;令蓟辽总督加强辽东防务,警惕建奴乘虚而入!”

“命钦天监择吉日,告祭太庙、社稷!武兴西年十月初八,朕亲统六军,出居庸关,北伐漠北!”

帝王的意志化作一道道清晰的命令,庞大的战争机器轰然启动。

紫禁城的平静被打破,战马的嘶鸣、铁甲的铿锵、粮车的辚辚,汇聚成一股北上的洪流。帝国的兵锋,在短暂的休整后,再次指向了辽阔而危险的北方草原。

朱慈炤站在乾清宫的高台上,望着北方阴沉的天空,仿佛己闻到了塞外的风沙与血腥。此战,将是他奠定“武兴大帝”威名的关键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