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威化砺剑

鸭绿江口,威化岛(薪岛)。?鑫_顽~夲-榊?颤¨ ^更¨辛?嶵.全^

凛冽的海风带着咸腥味,吹拂着岛上新筑的营寨。

曾经荒芜的岛屿,如今旌旗招展,俨然成了大明插入高句丽腹地的一柄利刃。

征东将军赵铁鹰伫立在岛西最高的礁石上,覆面盔下目光如电,扫视着下方热火朝天的训练场。

五千名精挑细选出的士卒——部分来自玄甲军的老兵骨干,部分来自关宁铁骑的精锐,更多是京营和辽东都护府中擅长舟楫水性、身体强健的年轻人——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严酷训练。

“快!再快!你们这些软脚虾,没吃饭吗?海水里泡两天就这熊样?给老子游!落后者鞭子伺候!”

新任水师陆战营统领、悍将曹臻,赤裸着上身,露出虬结的肌肉和累累伤疤,手持皮鞭,在齐腰深的海水中咆哮。`丸~夲!鰰`戦· ·追¢蕞?辛^蟑.截!

他面前,数百名士卒正背负着沉重的沙袋,在冰冷刺骨的海浪中艰难泅渡,每一次起伏都伴随着粗重的喘息和咬牙的闷哼。

远处的滩涂上,另一队士卒两人一组,扛着巨大的原木,在泥泞中深一脚浅一脚地奔跑,号子声震天响。

更有小队在进行残酷的攀岩训练,利用绳索和简易工具,在嶙峋陡峭的礁石上攀爬,稍有不慎便会跌落,下方虽布置了绳网,但也摔得鼻青脸肿。

“赵将军,如此练法,是否...过于严苛?恐伤士卒根本。”

副将李晓文看着那些疲惫不堪却仍在咬牙坚持的士兵,有些不忍。^r-a+n+w-e¨n!z!w′w′.`c_o`m¨这些训练之法,迥异于传统陆战,皆是赵铁鹰结合水战特点和皇帝“未来跨海击敌”的旨意亲自拟定的。

赵铁鹰声音透过面甲,冰冷而坚定:“严苛?李副将,你可知未来我等要面对何等战场?是波涛汹涌的大海!是敌寇坚固的岛礁!是跳帮接舷的亡命搏杀!没有铁打的身板,没有悍不畏死的意志,没有令行禁止的纪律,如何在海上立足?如何在异域扬威?现在流汗流血,总比将来葬身鱼腹强!练!往死里练!练不死的,才是真正的海上虎贲!”

他指着海面上几艘正在操练的改良沙船和鸟船(小型战船):“看见没?火器营的兄弟在船上站都站不稳,如何操炮杀敌?水手连帆索都理不顺,如何追敌逃命?水战,陆战是根基,但更要懂海、畏海、最后征服海!告诉弟兄们,陛下在看着!未来开疆拓土、封妻荫子的功业,就在这片海上!”

“末将明白!”李晓文肃然领命。赵铁鹰的话点燃了他心中的火焰。

此时,一名亲兵匆匆登礁,低声禀报:“将军,高句丽王京密报。”递上一枚蜡丸。

赵铁鹰捏碎蜡丸,取出内藏纸条,快速浏览,覆面盔下的眼神陡然锐利如刀锋。

纸条上是锦衣卫密探的暗语,翻译过来大意是:“李倧病笃(历史上李倧1649年病逝),世子李淏监国,受西人党(亲明派)金堉、北人党(本土强硬派)金自点掣肘。北人党暗中串联部分失意武臣及对《江华新约》不满之两班贵族,似有异动。另,倭国(日本)九州萨摩藩有商船频繁出入釜山,行踪诡秘,疑与部分高句丽边将暗通款曲。”

“哼!树欲静而风不止!”赵铁鹰将纸条搓成粉末,任海风吹散。

“李倧这老狐狸一病,牛鬼蛇神都跳出来了!倭寇也想来搅混水?”他转身对李晓文下令:“传令!加派哨船,严密监视釜山、仁川方向!岛上训练强度不变,但各部轮值戒备提升至战时!命玄甲军陌刀手、神机营火铳手,开始演练乘小舟抢滩登礁、狭小空间接敌战法!告诉曹变蛟,他的陆战营,随时可能真刀真枪见血了!”

“得令!”李晓文感受到将军身上勃发的战意,领命而去。

赵铁鹰独立礁石,望向西边高句丽半岛朦胧的轮廓,又转向东南方无垠的大海。

高句丽的暗流,倭寇的窥伺,都提醒着他,帝国的休憩只是表象,更大的风浪正在远方酝酿。

而他的这支新军,就是陛下手中即将刺向怒涛的第一柄利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