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海疆对峙
总督范·德·林面色凝重地听着海军中将米希尔·阿德里安松·德·鲁伊特,的汇报。
桌上摊开着几份素描,正是“定远”舰的轮廓和侧舷炮位分布。
“……毫无疑问,总督阁下。”德·鲁伊特语气严肃,“明国人的新式战舰,其设计融合了东西方的优点,体型庞大,根据炮窗数量推测,火力配置惊人。虽然其船员操作仍显生疏,但假以时日,必将成为我们在东方的劲敌。他们在长江口的大规模训练,目标首指吕宋的西班牙人。”
范·德·林用手指敲着桌子:“西班牙人……那些傲慢的天主教徒,在马尼拉愚蠢的屠杀,终于激怒了这头沉睡的巨龙。这对我们而言,是危机,也是机会。”
“机会?”旁边一位商务代表疑惑道,“如果明国人强大到可以挑战西班牙,将来也会威胁到我们在香料群岛的利益!”
“亲爱的先生,政治需要眼光。/求?书*帮_ ¨追?蕞?薪*彰-劫.”范·德·林露出一丝老谋深算的笑容,“西班牙是我们和明国人共同的敌人。让他们互相消耗,难道不好吗?明国人即便获胜,也必然元气大伤,需要时间消化吕宋。而我们,可以趁机巩固在爪哇、锡兰的地位,甚至……与明国人做笔交易。”
“交易?”
“是的。我们可以向他们出售更多的火炮、硝石,甚至出租一些旧式战舰和经验丰富的军官‘顾问’。”范·德·林眼中闪着狡黠的光,“帮助他们更快地打败西班牙人,也更快地耗尽他们的国库。同时,我们还能借此机会,换取明国人对我们在澳门、广州贸易的进一步优惠,甚至……未来共同瓜分西班牙在远东遗产的权利。当然,这一切必须在暗中进行,绝不能让马德里的那些先生们抓到把柄。”
德·鲁伊特皱眉:“总督阁下,这恐怕是在玩火。明国皇帝并非蠢人,他会轻易相信我们的‘好意’吗?”
“所以需要技巧,我亲爱的将军。~小¢税·宅~ ¨蕪!错~内!容/”范·德·林笑道,“可以先通过澳门的葡萄牙人牵线,表达我们对吕宋事件的‘遗憾’和对明国行动的‘理解’,甚至‘有限度的支持’,比如……提供一些关于马尼拉防务的‘公开情报’。看看明国人的反应再说。重要的是,要让明国人把怒火集中在西班牙人身上。”
与此同时,葡萄牙总督施保罗也正与几位耶稣会士和商人密议。
“明国大军即将征讨吕宋,局势危殆。”施保罗忧心忡忡,“我们夹在中间,处境微妙。与明国的贸易是我们的生命线,但西班牙与我国同属天主教王国,若公然助明,恐引发国内和教廷的责难。”
一位老练的耶稣会士沉吟道:“总督阁下,或许我们可以扮演调停者的角色?向明国皇帝表达斡旋的意愿,争取和平解决,避免战火扩大。毕竟,贸易中断对谁都没有好处。”
“调停?”一位大商人摇头,“明国皇帝态度坚决,血仇未报,岂会罢兵?依我看,不如暗中向明国提供一些贷款、物资,换取战后在吕宋贸易的优先权。我们必须现实一点,明国就在眼前,而马德里远在天边。”
他们内部也意见纷纭,摇摆不定。
这些暗流通过锦衣卫的密探,源源不断地传回京师。
乾清宫内,朱慈炤看着骆养性呈上的密报,冷笑连连:“荷兰人想火中取栗,葡萄牙人首鼠两端。番夷之辈,唯利是图,毫无信义可言。”
“陛下,是否要严词拒绝荷兰人的‘好意’?”骆养性问道。
“不。”朱慈炤目光闪动,“既然他们想演戏,朕就陪他们演下去。告诉顾锡畴,可以私下接触荷兰和葡萄牙的代表。对他们的‘善意’表示赞赏,可以‘考虑’他们的商业提议,甚至可以‘无意间’透露一些我们的‘困难’,比如战舰数量不足、缺乏远海航行经验等等。麻痹他们,从他们手里尽量套取有用的情报和物资,特别是关于马尼拉布防和西班牙舰队动向的。”
“至于葡萄牙人,可以给他们一点甜头。暗示他们,若能在战时提供一些‘不便公开的便利’,战后马尼拉的贸易,必有他们一席之地。”
“陛下圣明!此乃驱虎吞狼,借力打力之妙计!”骆养性由衷赞道。
“记住,虚与委蛇可以,但核心机密绝不能泄露。远征的主导权,必须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告诉黄蜚,加快进度!朕有种预感,变数可能快要发生了。”
朱慈炤的预感没有错。几乎在同时,一匹快马疯狂地冲入泉州港,信使带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一支庞大的西班牙运宝船队,正在从美洲驶向马尼拉!预计将于夏季抵达!这支船队的到来,将极大增强西班牙在远东的军事实力!
远征吕宋的计划,陡然增添了巨大的变数。黄蜚和施琅等人接到消息,心情顿时变得无比沉重。是冒险提前出击,拦截运宝船队?还是按原计划等待,面对一个更强的敌人?
抉择的压力,落在了朱慈炤的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