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林大304宿舍夜话》

2025年霜降,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6号宿舍楼突然停暖。′我~地,书\城* /追?醉^歆,漳+結¨大三学生赵晓峰缩在304宿舍被窝里刷手机时,听见暖气片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动静——像有人用塑料梳子梳头,齿尖刮过金属管壁,发出指甲挠玻璃似的锐响。

“谁大半夜修暖气?”下铺的胖子王磊踹了暖气片一脚,管壁震出片锈渣,竟混着几根乌黑长发。更瘆人的是,那头发缠在暖气片阀门上,打了个老式的麻花辫结,辫梢还系着颗褪色的红玻璃珠。

宿舍门突然“吱呀”开了道缝。走廊应急灯的绿光里,有个穿蓝布碎花棉袄的身影一闪而过。赵晓峰追出去时,只看见楼梯扶手上挂着半截红围巾,穗子在穿堂风里扫过“禁止喧哗”的木牌,发出细碎的女声哼唱:“月牙儿弯弯照九州……”

三天后的晚自习,赵晓峰发现宿舍卫生间的镜子不对劲。原本贴着“考研必过”的便利贴全掉在地上,镜面蒙着层白雾,用手擦开后,赫然印着五个指节泛青的血手印——指尖朝上,像是有人从镜子里往外推。^w\a.n\o¨p+e~n¨.?c-o!m!

“这谁恶作剧?”王磊掏出湿巾猛擦,血迹却越擦越亮,在灯光下泛着铁锈味。镜沿缝隙里卡着片干枯的柳叶,叶脉纹路竟组成行小字:“1987.10.24,勿锁西窗”。

赵晓峰突然想起宿管阿姨说过的往事:二十年前6号楼着火,有个女生为了抢救毕业论文被困在304,最后从西窗跳了下去。那女生是生物系的,据说出事前总在宿舍养一盆柳叶桃,花开得比血还红。

当晚,西窗的插销自己弹开了。月光照在窗台的旧花盆上,盆底刻着模糊的名字:林晚秋。

为了弄清林晚秋的身份,赵晓峰泡了三天校史馆。在1987年的《东林周报》合订本里,他找到篇豆腐块报道:“生物系学生林晚秋,因实验事故于10月24日不幸身亡,享年21岁。*萝¨拉,小.说· ?埂¢新¢罪`全+” 照片上的女生梳着麻花辫,胸前别着校徽,眼睛亮得像淬了星子。

更诡异的是图书馆的旧档案。林晚秋出事前借阅过《东北植物志》,借阅卡背面用铅笔写着行字:“三楼标本室,第三排左数第七个玻璃柜,有惊喜。” 借阅日期正是1987年10月23日——她出事的前一天。

标本室的玻璃柜里,整整齐齐码着十二片柳叶桃叶片,每片叶尖都用红绳系着个小纸卷。展开最上面的纸卷,赵晓峰的手突然僵住:纸上画着304宿舍的平面图,西窗位置标着个骷髅头,旁边批注:“此处通风最好,适合越冬。”

立冬那天,6号楼突然断网。赵晓峰摸黑去楼道配电箱检查,却听见顶楼传来断断续续的钢琴声——曲子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弹得磕磕绊绊,像是有人在摸索琴键。

顶楼琴房早就废弃了。赵晓峰推开门时,看见月光从破窗照进来,洒在布满灰尘的钢琴上。琴凳上搭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衣领别着枚校徽,编号正是林晚秋的学号。琴键缝隙里卡着片干枯的柳叶桃花瓣,用指尖一碰,竟簌簌掉出几粒黑色种子。

“你终于来了。”身后突然传来女声。赵晓峰猛地回头,看见钢琴旁站着个穿碎花棉袄的女生,辫子上的红玻璃珠在月光下闪着光,“帮我把种子种在西窗台下,好吗?”

第二天清晨,304宿舍西窗台上多了盆刚冒芽的柳叶桃。花盆是粗陶的,侧面刻着行小字:“赠晚秋,1987.9.10,教师节快乐。”

期末考试周的某个深夜,赵晓峰在304宿舍暖气片后面发现个铁皮饼干盒。盒里装着叠泛黄的信笺,收信人地址都是“哈尔滨工业大学 物理系 周明收”。最新一封的落款日期是1987年10月24日,信封上贴着张手绘的柳叶桃,花瓣涂得鲜红:

“周明:

实验终于成功了!我的抗寒柳叶桃能在零下20度开花了。等你寒假回来,我们一起把种子撒遍松花江畔好不好?

对了,下周六校礼堂有钢琴音乐会,我偷偷练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想弹给你听……”

信写到这里突然中断,纸页边缘有处焦痕,形状恰似半个燃烧的火柴头。

赵晓峰突然想起校史馆里的火灾报告记载着:1987年10月24日晚,304宿舍因违规使用热得快引发火灾。死者林晚秋,手中紧攥着未完成的实验报告……

此刻,暖气片里的梳头声又响起来了,却不再刺耳,反而像温柔地拂过叶脉琴弦声一般柔和。赵晓峰走到西窗前,看见月光下的柳叶桃开得正艳,花瓣上凝着露珠像极了眼泪似的,恍惚间他仿佛听见有人轻轻哼唱:

“深夜花园里,西处静悄悄……只有风儿在轻轻唱……”

注:本文纯属虚构(狗头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