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池底暗影窥玄机
那丝冰冷纯粹的魔念感知,如同毒蛇的信子,悄无声息地触碰着秦川元婴深处被封镇的魔链残念。两者同源,却又有微妙的不同——秦川体内的残念更显暴戾躁动,而这外来的感知则更加内敛、阴寒,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意味。
秦川心中警兆狂鸣!这观星台内部,果然隐藏着与噬星魔尊相关的力量!是执剑人凌霄?还是另有其人?这所谓的“静心池”,究竟是疗伤圣地,还是另一个陷阱?
他瞬间收敛所有气息,将星辰元婴的光辉压制到最低,同时全力运转《周天星辰引》,以自身纯净的血脉之力构筑起一层无形的屏障,隔绝了那外来感知的进一步探入。那缕魔念感知在屏障外徘徊片刻,似乎有些意外于秦川的警觉与抵抗能力,随即如同潮水般悄然退去,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未出现过。
静心池内恢复了平静,只有精纯的星力依旧缓缓滋养着他的身体。但秦川的心,却再也无法平静。
月祭司的话言犹在耳——“暗星使者”秦戮!难道这观星台内,就潜伏着堕落的秦家先祖?或者,是其他被魔气侵蚀的存在?执剑人凌霄身上那被压制的黑暗气息,是否与此有关?
他回想起凌霄接引他们时那深邃难测的眼神,以及雷戟尊者毫不掩饰的敌意……这个“破晓之光”,远非铁板一块,内部恐怕暗流汹涌。
“必须尽快恢复实力,弄清这里的状况。”秦川压下心中的惊疑,重新将心神沉入体内。静心池的星力确实神效,对他巩固修为、安抚因强行突破而有些虚浮的根基大有裨益。但他不敢再完全沉浸其中,分出了一大半心神警惕着外界,同时以更精细的方式引导星力,重点锤炼元婴,加固对魔链残念和星魄遗光的封印。
时间在警惕与修炼中缓缓流逝。不知过了多久,静心池的殿门被轻轻敲响。
“秦小友,可方便一见?”是墨衡的声音。
秦川睁开眼,收敛气息,应道:“墨老先生请进。”
殿门推开,墨衡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忧色。他看了看秦川的脸色,感觉比之前好了不少,稍稍松了口气,但依旧低声道:“小友,感觉如何?首席他们……没有为难你吧?”
秦川摇摇头,不动声色地问道:“还好。墨老先生,这位执剑人凌霄……是何来历?我看他气息非凡,似乎……有些独特。”
墨衡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敬佩与复杂交织的神色,压低声音道:“凌霄阁下……是组织内最强的‘守护之剑’,也是唯一被允许常年在外活动的核心成员之一。他并非学者出身,据说是首席多年前在外游历时带回的,身世成谜。但他战力无双,尤其对魔气感知极其敏锐,多次挫败过轩辕世家和那些黑暗爪牙的阴谋,立下赫赫功劳,因此虽非议会议员,地位却极为超然。”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只是……凌霄阁下性子孤冷,很少与人交流,而且他修炼的功法似乎也……也与正统星辰之路有些差异,所以像雷戟尊者那样的一些成员,对他颇有微词。不过首席一直非常信任他。”
身世成谜?功法独特?对魔气感知敏锐?秦川心中的疑虑更深了。这凌霄,绝对有问题。
“那……关于‘暗星使者’秦戮,月祭司还知道更多吗?”秦川换了个话题。
墨衡叹了口气,摇头道:“那是组织的高度机密,也是……一段不愿提及的伤痛。月祭司肯告知于你,已是破例。我只知道,秦戮前辈当年是天纵奇才,甚至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带领秦家走向复兴之人,他的堕落,对组织的打击非常大,也让之后所有关于‘光暗同修’的研究都成了禁忌。小友,你……”
他看着秦川,欲言又止,担忧之情溢于言表。
秦川明白他的意思,沉声道:“老先生放心,晚辈自有分寸。前人之鉴,晚辈不会忘记,但我的路,终究要自己走。”
墨衡点了点头,不再多言,转而道:“小友既然暂无大碍,首席想请你去‘藏星阁’一叙,似乎有要事相商。”
藏星阁?听起来像是存放典籍的地方。秦川正好想了解更多关于永夜和远古之战的秘辛,便起身道:“好,请老先生带路。”
跟随墨衡离开静心池,再次行走在观星台内部的回廊中。这一次,秦川更加留意周围的环境。他发现,这座高塔内部空间远比外面看起来要广阔,运用了极其高明的空间拓展技术。回廊两侧的石门上大多刻着不同的标记,如“星象推演室”、“能量解析厅”、“古史文献库”等,显示出组织严谨的学术分工。
偶尔遇到的研究员们,看向秦川的目光依旧充满好奇,但似乎都接到了指令,并未上前打扰。
藏星阁位于观星台的中层,是一间极其宏伟的圆形大厅。厅内没有窗户,但穹顶之上镶嵌着无数散发着柔和星光的宝石,构成了一幅浩瀚的动态星图,与塔顶平台遥相呼应。四周是一排排高及穹顶的巨大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种材质的卷轴、玉简、兽皮古籍,空气中弥漫着陈年墨香与智慧的气息。
天衍先生正站在大厅中央,仰头望着穹顶的星图,手中依旧拄着那根木杖。听到脚步声,他缓缓转过身,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
“墨衡,你去忙吧。我和秦小友单独聊聊。”天衍先生对墨衡说道。
墨衡躬身退下。
“小友,感觉这藏星阁如何?”天衍先生示意秦川走近。
“包罗万象,令人震撼。”秦川由衷道。他能感觉到,这些典籍中蕴含的知识,是“破晓之光”无数年积累的宝贵财富。
天衍先生目光扫过周围的书架,眼中流露出复杂的情感:“这里收藏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无数先辈在永夜中挣扎求索、试图寻找真相与希望的血泪史。有些真相,沉重得让人难以承受。”
他看向秦川,眼神变得锐利了一些:“小友,你之前在观星台所言,关于光暗同修,关于主动播撒希望……老夫思虑良久。或许,你是对的。我辈困守此地,虽保全了知识与火种,却也失了锐气,少了破局的勇气。”
秦川心中微动,静待下文。
天衍先生继续道:“然而,破局需要力量,更需要……正确的方向。小友,你可知,为何噬星魔尊要制造这永夜?仅仅是为了窃取星辰本源吗?”
秦川沉吟道:“晚辈推测,或许是为了断绝星辰信仰,削弱此界生灵与光明力量的联系,更方便其统治与吞噬?”
“这只是其一。”天衍先生用木杖轻轻顿地,穹顶星图随之变幻,聚焦到了太阳原本所在的位置,那里现在是一片深邃的黑暗,“根据我们破解的零星上古记载以及长期观测,我们怀疑,魔尊真正的目的,可能是为了……隔绝‘星穹共鸣’。”
“星穹共鸣?”
“不错。”天衍先生神色凝重,“宇宙并非死寂,星辰之间存在着一种超越空间的玄妙联系与共鸣。这种共鸣,是维持宇宙秩序、滋养万物生灵的重要力量,也是‘星神’一族力量的源泉之一。太阳,作为离我们最近、能量最磅礴的星辰,曾是这片星域共鸣的核心。”
他指向那片黑暗:“魔尊遮蔽太阳,扭曲法则,制造永夜,很可能就是为了切断我们这片星域与其他星辰,尤其是与某些可能还存在‘星神’或光明力量的遥远星域之间的共鸣联系。将我们彻底孤立起来,变成一座黑暗的孤岛,方便其慢慢蚕食消化。而星髓,便是它加速这一过程的‘催化剂’。”
这个推测,比秦川之前的认知更加宏大,也更加令人绝望!如果整个星域都被孤立,那反抗的希望何在?
“难道……就没有任何办法重新建立共鸣吗?”秦川问道。
天衍先生的目光再次投向穹顶星图,手指向几个极其黯淡、几乎难以察觉的光点:“或许……还有微弱的希望。这些,是我们观测到的,在永夜降临后,依旧偶尔会闪烁、可能与外界还存在极其微弱共鸣的‘遗落星辰’。它们大多位于极其偏远、能量混乱的绝地,或者……像你找到的那颗辅星星魄一样,隐藏在魔尊力量笼罩的阴影之下。”
他看向秦川,眼神中带着期望:“你的出现,以及你引动的星魄遗光,让我们看到了重新点燃这些‘遗落星辰’,尝试重建微弱共鸣的可能性。这,或许就是预言中‘寻得遗光,可破樊笼’的一线生机!”
秦川只觉得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千钧。他不仅要面对体内的隐患、外部的追杀,现在更关乎到能否为这片被孤立的星域重新建立与外界的联系!
“晚辈……定当竭尽全力!”他沉声道。
天衍先生欣慰地点点头,从袖中取出一枚非金非玉、触手温凉的紫色令牌,递给秦川:“这是‘观星令’,凭此令,你可自由出入藏星阁大部分区域,查阅相关典籍。关于星穹共鸣、遗落星辰以及……光暗之力平衡的古老记载,或许能对你有所启发。但切记,知识亦是力量,有些记载蕴含意志冲击,量力而行。”
“多谢首席!”秦川郑重接过令牌。这无疑是对他极大的信任和支持。
随后,天衍先生又与他探讨了一些关于星辰法则修炼的疑难,其见解之精深,让秦川获益匪浅,许多因快速突破而留下的隐患和困惑都豁然开朗。
当秦川离开藏星阁时,心中充满了紧迫感与使命感。他按照令牌指引,找到了专门存放关于能量本质和异种力量平衡典籍的区域。
这里的典籍更加古老晦涩,许多都是用失传的上古文字书写。秦川凭借着强大的神念和星辰血脉的隐隐感应,艰难地阅读、理解着。
在一卷用某种星兽皮鞣制而成的暗金色古籍中,他看到了一段让他心神剧震的记载:
“……混沌初开,光暗同源。星辰生于光,寂于暗,然极致之暗,亦可孕育新生之光……噬星之力,源自‘归墟’,乃万物终结、能量惰化之显化。然物极必反,于归墟之眼底,或有一线‘涅盘之机’……欲平衡光暗,非单纯压制,需寻其‘原点’,纳两极之力,衍化混沌……”
归墟?涅盘之机?光暗原点?衍化混沌?
这些概念玄之又玄,却仿佛为他体内光暗冲突的解决,指明了一个匪夷所思、却又隐隐契合他自身感悟的方向!
难道,他不仅要平衡光暗,甚至要……尝试将它们融合,衍化出某种更本源的“混沌”力量?这简直闻所未闻!
就在他沉浸在这惊天设想中时,怀中的观星令微微发热,一道讯息传入脑海——是墨衡的紧急传讯:
“小友,速来‘星象推演室’!戈壁外围发现大规模能量聚集,疑似……轩辕世家的‘蚀星弩’已被激活!目标……很可能就是我们!”
秦川猛地合上古籍,眼中寒光一闪。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而且,一来就是雷霆万钧之势!蚀星弩,那可是足以威胁化神修士的战争法器!
他毫不犹豫,身形化作一道流光,冲出藏星阁,直奔星象推演室而去。
而在他离开后,那卷暗金色古籍无人自动,缓缓合拢。在书架投下的阴影中,一双冰冷、纯粹,带着审视与一丝难以言喻渴望的眼睛,缓缓闭上,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