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珩妃娘娘

宋时微装作乖巧,“好,既然皇上说不是要紧的东西,那便不是要紧的东西。”

江玄承放松下来,她没有刨根问底,真是谢天谢地。

那种东西要是被宋时微看到,真的是会让他颜面扫地。

他神经一松懈下来,便有多余的精力去看宋时微今日的装扮。

“倒是不错,很和你腰身。”

宋时微原地转了个圈,她也觉得这身行头甚是好看。

在裴家穿得衣服虽然庄重,但有的衣服颜色太过沉闷,这件衣服上添了蓝色正好冲淡了这点严肃。

“皇上也这么觉得?不知这是哪位娘娘留下来的。”

江玄承闻言挑了挑眉,“是朕。”

“嗯?”

江玄承颇有种傲娇的意味,“朕可没拿前朝妃子遗留下来的衣服糊弄你,是特意命人让京城和宫里最好的绣娘连夜赶工制成的。”

这倒是超出宋时微的意料之中,她低头看了看这件衣服上的绣工,针脚细密,一看就是用心制作,没有因为工期紧张而潦草应付。

“多谢皇上,臣妾承蒙厚爱不胜感激。”

江玄承听这种场面话听多了,可是从宋时微嘴里说出来,总让他浑身不舒服。

“客套的话免了,爱妃同朕一起去册封。”

江玄承对她伸出手,宋时微柔柔地搭上去手。

“皇上是不是不生气了?”她歪着脑袋一脸天真问道。

江玄承像是丝毫不知宋时微在说什么一样,“朕何时生气了?”

他边说边给宋时微挂上面纱。

宋时微哼了一声,“皇上还说没有,刚才扔下梳子就走,臣妾吓了一跳呢,傻子都能看出来。”

江玄承捏了捏她鼻子,“朕那是不想伺候你了,朕贵为帝王怎么能伺候个妃子?”

都是说辞。

宋时微挑了挑眉,“是吗,臣妾本来还想着要是皇上吃醋了,臣妾还想着哄哄皇上呢。”

江玄承反问:“怎么哄?”

宋时微好笑道:“皇上不是不生气吗?”

江玄承差点被自己的话噎死,正了正色道:“朕只是问问,又没说别的。”

宋时微低着头哦了一声,随意道:“就,哄小孩怎么哄,臣妾就怎么哄皇上喽,亲亲抱抱之类的。”

“……”

空气一片沉寂,就在她以为江玄承打算死鸭子嘴硬到最后的时候。

江玄承沉思片刻,停在殿门口,忽然说道:“朕生气了,你来哄朕。”

“?”

宋时微遮在面纱后的瞳孔猛地瞪大,环顾四周,一种宫女太监都眼观鼻,鼻观心,当做没听见的样子。

但她知道,这些人肯定都听得清清楚楚。

她可没没脸没皮到这个程度。

宋时微藏在宽大袖口中的手,缓缓探出头来,扯了扯江玄承的衣服。

“皇上……等夜里,行不行,臣妾好好哄您。”

她声量低得几乎听不见,生怕别人听见。

江玄承略微思索几秒,很快点头同意了她这个提议。

夜里他要好好把昨夜没做完的讨回来。

比现在亲亲抱抱可划算多了。

宋时微松了口气,随着宫女的指引,一路来到了太和殿。

周围皆是一众使臣和妃子等着她。

贤妃没什么表情地看了眼宋时微,便收回了视线,她旁边的安常在显然就没有她的这份从容。

“装模作样的,还遮面,该不会是长相见不得人吧?”

安常在嘟囔的声音极小,以为没人听见。

没想到贤妃微微侧过头,低声呵斥:“太和殿前,不得无礼。”

贤妃这么斥责她也不无道理,在场不止有宫里的妃嫔,连朝堂上的官员,皇上的弟弟都在场。

如此庞大的仪式,容不得半点马虎。

安常在悻悻地闭了嘴,在心里嘀咕贤妃管得太多。

她爹她娘都没管这么多。

宋时微缓缓走上台阶,对着两边人不经意的一瞥。

差点脚下一滑,当场摔下去。

幸好身边有宫女扶着。

宋时微压制住砰砰乱跳的心脏,警告自己要冷静。

可是为什么裴书臣会在这里啊!

他连个三品官都不是,为什么会出现?

裴书臣似乎也感觉自己跟这里格格不入,压根儿不敢看进行册封仪式的妃嫔,站的比松柏都直,生怕自己有哪里做的不对让人看出来。

他眼角余光瞧了眼那位珩妃。

据说深受皇上喜欢,半年不到升职升得比马车都快。

不管是文官武将中,还是平民百姓里都在猜测这位珩妃到底是什么人物?

怎么能让皇上跟金屋藏娇似的,一直藏着她?

有人猜测是样貌太丑,皇上不想让天下耻笑自己所以才不让珩妃露面。

也有人猜测是貌比西施,皇上怕他国惦记,因为珩妃面容而引起斗争,祸国殃民。

更有甚者猜测珩妃或许是因为出身而不便露面,可能是罪臣之女,前朝妃子。

总之说什么的都有,他本以为今日能一睹传说中的珩妃芳容,没想到她以纱遮面出现在册封仪式上。

他连忙收回视线,这等人物,可不是自己能沾染上的。

宋时微视线虽隔着面纱看不清晰,但能断定那身形绝对就是裴书臣,他是怎么混进来的?

罪魁祸首,想都不用想。

她抬起眼,看向端坐高位的江玄承。

宋时微真是搞不懂,自己分明已经是他的妃子,他为何非要和裴书臣过不去?

堂堂一个帝王,跟个官臣争风吃醋,传出去,不怕被人笑话。

江玄承身边不是别人,正是他的九弟,现封号为恭亲王。

他算是现存皇帝兄弟里最幸运的一个了,活着好好的,而且又没有断胳膊断腿。

恭亲王宣读册文:“性资敏慧,淑慎温良,承训于闺闱,毓秀于芳年……温婉如春日之和风,聪慧似寒夜之朗星,朕心深悦之,今以金册玉印,晋尔为珩妃,愿与尔朝夕相伴,共沐天恩,永绥福祉。”

宋时微行三跪九叩之礼,“臣妾多谢皇上龙恩。”

恭亲王宣读完册文,不由多看了两眼面前以纱遮面的女人。

竟能让他的皇兄如此赞叹不已,亲自来拟定册文的女人,究竟是何方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