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主权与国际地位

东京,南明帝国临时摄政内阁(原东洋陆军省大楼)。

威廉·哈里森,这位美国特使,在一间被匆忙收拾出来、仍带着旧帝国军事气息的会议室里,会见了“南明帝国临时摄政内阁”的高级代表,一位自称是“一叶大将全权特使”、神情冷峻、名叫高桥的军官。

会谈在一种谨慎而务实的氛围中进行。

哈里森先是表达了美国商业界对“东明帝国”这个新生政权的“兴趣”和“潜在的友好姿态”,然后娴熟地展示了带来的武器清单和报价,从勃朗宁机枪到75mm野炮甚至二手驱逐舰,琳琅满目。

高桥军官耐心地听完,脸上始终保持着一种莫测高深的表情。

他没有急于讨价还价,而是等哈里森介绍完毕后,用流利的英语清晰而坚定地提出了己方的条件。

“哈里森先生,”高桥军官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锐利,“感谢您和贵国商业界的好意。

南明帝国确实需要重建秩序,巩固国防,武器装备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对此有巨大的需求,并且,”

他加重了语气:“我们拥有足够的支付能力,白银、黄金、乃至未来特定矿产的开采权,都可以商议。”

哈里森眼中闪过欣喜,但表面上依旧保持克制:“这真是个好消息,高桥先生。

我相信我们能达成对双方都非常有利的商业协议。”

“但是……”高桥军官话锋一转,声音变得更具分量,“商业协议的基础,是稳定和相互承认的关系。

南明帝国是一个主权国家,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商人,更是朋友,是国际社会的正式成员。”

他直视着哈里森,抛出了牛天赐授意的核心筹码:“我谨代表一叶大将暨南明帝国临时摄政内阁,向您并通过您向美利坚合众国政府传达以下信息。”

“只要美利坚合众国能够率先正式承认南明帝国对东洋本土及其附属岛屿的合法主权地位,并与我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

那么,南明帝国不仅将立即向美国下总额不低于五千万美元的首批武器装备订单,更将承诺,未来帝国军队的标准化和未来改造,将优先考虑采购美国的装备和技术。”

“此外……”高桥军官补充道,抛出一个更具诱惑力的前景,“帝国还将向美国企业开放更多的商业领域,提供最惠国待遇。

这意味着,美国获得的将不仅仅是一笔军火订单,而是一个稳定的、亲美的东亚战略伙伴和广阔市场。”

这个提议极具冲击力。

它直接将单纯的军火买卖,提升到了地缘政治和外交承认的高度。

哈里森内心震动不已。

他意识到,对方想要的远不止是武器,他们迫切渴望国际社会,尤其是一个像美国这样的大国的合法性背书。

而这笔巨大的军火订单和未来的承诺,就是他们开出的价码。

他立刻意识到此事非同小可,远超他的授权范围。

他谨慎地表示:“高桥先生,您的提议……非常具有建设性,也体现了南明帝国的巨大诚意。

我会立刻将贵方的条件和意愿,完整、准确地汇报给我国政府。

这需要华盛顿进行最高层次的评估。”

会谈结束后,哈里森立刻通过加密渠道向华盛顿发回了紧急报告。

华盛顿白宫,椭圆形办公室。

收到哈里森密电后数小时,展开了紧急会议。

柯立芝总统将哈里森的电文副本递给在座的各位传阅。

办公室内一片寂静,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每个人看完后,脸色都变得异常凝重。

柯立芝首先打破了沉默,他语气平稳,但开门见山:“先生们,哈里森从东京或者现在该叫南明帝国的首都了,发回来的消息。

你们都看到了,对方开价了,不是买白菜的价格,是足以让我们的军工厂狂欢好几年的天价订单。

但前提是,我们要第一个站出来,承认那个……一叶八次郎将军的政权。”

他顿了顿,环视众人:“说说吧,你们的想法。”

商务部长多诺万率先开口,语气激动: “总统先生,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五千万美元!

仅仅是首批订单!这还只是开始,他们承诺了整个军队的标准化采购!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我们的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柯尔特公司、伯利恒钢铁、还有那些造船厂,未来十年都不愁订单!

这会创造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拉动整个国家的工业!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机会!承认一个事实上控制了东洋本土的政权,在国际法上并非没有先例,生意就是生意!”

财政部长梅隆扶了扶眼镜,冷静地补充: “多诺万部长说的经济收益是实实在在的,我们的国库需要这样的注入。

而且,对方提出用黄金和白银支付,这是最硬的通货。

相比于此,那个躲在朝鲜、只剩下空壳和一堆债务的所谓‘帝国政府’,他们能给我们什么?

除了道义上的包袱,一无所有。

从纯粹的商业和财政角度出发,与东明帝国交易是明智的选择。”

国务卿凯洛格立刻表示了强烈的担忧,他敲着桌子: “先生们!我们不能只看钱!这是政治,是外交!

东洋帝国是我们长期的交往对象,尽管现在流亡,但英法等其他列强会怎么看我们?

我们会背上背信弃义、唯利是图的骂名!

这会严重损害我们在国际社会,尤其是在欧洲盟友中的信誉。

承认一个通过军事政变建立的政权,会开一个危险的先例。

而且,谁能保证这个‘南明帝国’能站稳脚跟?

如果我们现在承认了它,将来那个流亡政府又打回去了,我们该如何自处?

这其中的外交风险,远比那五千万美元要昂贵得多!”

海军部长海因斯从地缘战略角度分析: “总统先生,从太平洋战略来看,情况复杂。

一个统一的、可能亲美的东洋岛国,确实有助于平衡英国在远东的影响,甚至可能遏制苏俄在亚洲的扩张。

但是,这个政权的性质太不明了。

这个‘一叶八次郎’是谁?他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他背后是否还有其它势力?如果我们仓促承认,却最终培养了一个无法控制的怪物,那将是一场战略灾难。

反之,朝鲜的那个流亡政府,虽然弱小,但知根知底,更容易掌控。”

多诺万反驳道: “凯洛格卿,海因斯部长,你们的担忧有道理,但过于谨慎了!

国际政治的本质就是利益!英法他们自己也在观望,如果我们率先行动,拿到了最大的蛋糕,他们最后也只能跟进!

至于风险,哪个巨大的机遇没有风险?关键是管理风险!我们可以通过承认,来施加我们的影响力,引导这个新政权走向对我们有利的方向!

而不是因为害怕风险,就放弃主导远东新秩序的机会!”

凯洛格坚持己见: “施加影响?通过卖给他们武器来施加影响吗?

这只会让他们更有能力进行战争,那个流亡政权,甚至可能用于未来的扩张!

我们可能会亲手制造一个区域霸权,最终反噬我们自己!”

会议陷入了短暂的僵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