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四海商路,利万民

乾元六年,春。/k\a/y?e¨-¨g\e`.·c+o+m`洛阳,西市。

天还未亮,这里早己是人声鼎沸,车水马龙。

工部员外郎王翰的妻子李氏,正提着一个菜篮子,有些新奇地打量着眼前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她记得,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萧条,店铺关门,行人寥寥。而现在,这里简首是天下所有货物的集散地。

“大食来的琉璃器!瞧一瞧看一看嘞,真正的波斯手工,假一罚十!”

“新罗人参,扶南沉香!错过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南海运来的新鲜蔗糖!雪白雪白的,甜到心里去!”

叫卖声此起彼伏,空气中,混合着胡椒、丁香等异域香料的浓烈气息。

李氏的目标很明确。今天,是她小儿子的生辰,她要为家人,做一顿丰盛的晚餐。^丸^ ~ `鰰\戦, _已?发+布!蕞?新?蟑`结\

她先是走到一个大食商人开的香料铺前,熟练地用新币,买了一小包胡椒和几颗豆蔻。那大食商人,竟能用一口流利的汉话,跟她讨价还价。李氏知道,这得益于鸿胪寺和稷下书院联合开办的“汉学速成班”,专门为这些胡商服务。

接着,她又去了一家新开的“南海货栈”。这里,卖的都是从广州港,由那种“开拓者”级海船,运回来的新奇玩意儿。她买了一包雪白的蔗糖,又称了半斤据说是从一片“香料群岛”运来的、名为“丁香”的香料。掌柜的说,用这个炖肉,味道好极了。

回家的路上,她甚至看到了一家专门贩售“大食点心”的店铺,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那用蜂蜜、坚果和奶酪做成的甜点,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让她也忍不住,买了两块,准备带给孩子尝尝鲜。^看\书¨君¢ ·已′发+布¢最¨芯~璋`劫?

傍晚,王翰回到了家中。

他今天的心情很好。他所在的工部营造司,刚刚接到了一个大活——为那些越来越多的大食、波斯商人,规划和建造一片新的“蕃坊”。这意味着,未来数月,他手下的工匠们,都有了稳定的活计和收入。

饭菜很快端上了桌。红烧肉里,放了丁香和豆蔻,香气西溢;一道清炒的时蔬上,撒了来自西域的白芝麻;饭后的甜点,则是李氏买回来的大食奶酪点心。

“爹,娘,今天我在学堂里,听先生讲评书了!”小儿子一边吃着点心,一边兴奋地说道,“说的是咱们大唐的船队,去了一个遍地都是黄金的岛国,还带回来一个会自己报时的大钟!”

王翰和李氏相视一笑。他们知道,儿子口中的评书,改编自最新一期的《稷下院报》。那上面,不仅有各种新奇的见闻,还有很多通俗易懂的“格物”小知识。

“好好读书。”王翰摸了摸儿子的头,“将来,争取也考进稷下书院,去造那种能远航万里的大船,去看看,这世界,到底有多大。”

“嗯!”小儿子用力地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

饭后,王翰陪着妻子,在坊市内散步。街道两旁,是新安装的、更为明亮的煤油路灯。他们看到,通济银庄的门口,依然有人在排队,将手中的金银,兑换成更便于流通的新币。他们看到,不良人改制而成的“巡警”,正在一丝不苟地维持着治安,让夜间的街道,也充满了安全感。

王翰心中,感慨万千。他是一个普通的、甚至有些保守的官员。他曾对李观星那些“离经叛道”的改革,心怀疑虑。但现在,他身边的这一切,都在告诉他,那位己经归隐的帝师,为这个国家,为他们这些普通人,带来了多么翻天覆地的、美好的变化。

这个盛世,不再是史书上,冷冰冰的文字。而是他家餐桌上,更丰富的菜肴;是他妻子脸上,更安心的笑容;是他儿子眼中,更光明的未来。

与此同时,洛阳,政事堂。

首席宰相李泌,正在审阅一份由度支司呈送的、关于海陆商路本年度的税收总报。

看着那一个个天文数字般的税收额,即便是沉稳如他,手,也忍不住微微颤抖起来。

他走到窗边,望向南山的方向,仿佛能看到,那个正在书院里,悠然品茗的身影。

“帝师啊帝师,”他轻声叹道,“你为大唐,留下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