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寻找韩信小作战
连身侧的近侍都不知道他们聊了什么,只知道当时大王叫来了太子与侍从缀了一段距离,两个人在花园里溜达两圈,又平平淡淡地告别,各自休息去了。
虽然看上去莫名其妙,但宫里的人早就学会了不要去模拟这两个人的脑回路,学不来的,只要安静地看就好了。
反正大王这次没有对太子拳打脚踢,没有乐子。
说不定大王就是心情不好睡不着觉,所以要把太子喊过来缓解压力,这不是没有可能啊!
想了一下,大王完全干得出来这种事。确信了,很有可能就是这样,各位吃瓜群众在心底为本次会面划上句号。
赵昌却知道,事情没有结束。
某个人最近实在太放肆了。
或许称其为放肆有些不恰当。但嬴政近来的状态确实与往常不同。
这种不同无法细致地描述,生疏的人也难以察觉,可是与他相熟的公卿,能够感受到大王的转变。
这个转变就像是“平时大王会笑两声的事情,现在会笑三声”,差别不大,细枝末节的积攒却带来更奇妙的相处体验。
大王……真的有点……开朗……
明悟这个诡异不合却莫名相适的形容之后,公卿们纷纷失去了言语能力。
出鬼了啊!不用想了,肯定和太子有关系!所以到底发生啥事了?
他们不好意思直接问正主,所以拐着弯地去在太子周围打听。
赵昌因此烦躁,直接去找罪魁祸首:“您能不能克制一点?”
“我为什么要克制?”嬴政理直气壮。
“这很过分啊,他们不去找你,反而来找我。”
“呵。”
赵昌凝视,道:“……我知道了。”
他决定反击。
赵昌回忆了一番以前老爹的行事,开始出性格cos。待人接事时,尤其是对待那些对大王的变化好奇的公卿们,做出了一副秦王内核的模样。
说话更简短,用上更多的命令语气,表情更冷酷,不苟言笑,做事不容置疑,讽笑冷笑蔑笑,就是不像以往一样和气地笑。
这就把大臣们整不会了。
太子……好像……有点无情了……
出鬼了啊!不用想了,肯定和大王有关系!所以到底发生啥事了?
他们又开始到大王面前拐着弯地暗示:最近父子关系是不是有点不和谐啊?需要我们来当调解的传话筒吗?我们很盼望您拥有美好的生活。
表面上是在暗示或者自告奋勇,实际上还是在打听瓜。
一波又一波地来,现在轮到嬴政逐渐烦躁。
“能有什么事?我们俩还能有什么事?你们有些清闲了吧。”真正无情的大王直接发任务。
众臣突然开始被自愿加班,心里一合计,悟了:你们又在玩什么东西?性格互换啊?
坏了,我们又被这父子俩骗了!可恶!
让人都忙起来,从根本上解决动不动就来一次的试探,嬴政把可恶的臭小子叫来,徉怒:“满意了?”
“满意了。”赵昌笑嘻嘻。
咸阳的今天也是充满活力的一天啊。
他一身轻松地恢复正常。总是做出严肃的样子也很累的,但是看着他们表情像见鬼了一样瞳孔地震,还要若无其事地假装无事发生,那些反应真的很有趣。所以赵昌乐此不疲地扮演。
可惜这种东西偶尔可以来一次刺激一下,不能常来,不然就不好玩了。
赵昌扒拉着待办事项,准备去看看赵高最近有没有什么进展,从时间来看,应该差不多已经搞定了。
他不久前把一件重要的背景导入任务交给了赵高。
那就是寻找韩信的前置。
但分配任务时当然不是这么说的,他只是告诉他:我觉得咸阳需要保持平衡。
要知道,咸阳及周围一圈囊括了迁移来的各国贵族,人员势力混杂。
现今由于韩安做事太靠谱且不留情面,韩人在咸阳是最势弱的。韩国国土小,迁到咸阳的韩人也少,其中还被韩安干掉了一大部分。
少上加少,都快要被干成珍稀物种了。
所以,是时候补充一波韩人的有生力量了。
赵高接到任务,想了一番话术,约韩安见面。
他们俩的关系还算不错。韩安在学宫里撒了不少钱,赞助韩人学子的比赛事业。而赵高对于外置钱包一向很和蔼。
当他向韩安委婉地表达想法时,韩安懵了。
什么?
为什么还要更多韩人到咸阳?
是房陵建到一半发现钱不够了,所以需要再抄几个家吗?
“……这件事啊,是我想了很久的。我觉得对您也有好处。”赵高语重心长,“现在韩人太少,连比赛的韩学子都找不到更多可靠的替代。”
韩安一听,也认真起来。 确实是这样不错,选拔是矮个里拔高个,队里能用的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人。韩安甚至考虑过,将来要不要请外援。
划两个强劲有力的外国人进来,然后干爆项梁的小队。
赵高道:“如果资助更多韩人入学,那么……”
那么我就收获了钱,你也收获了人,这是两全其美啊。
韩安若有所思。
“再说了,您也可以用这来改变您身上存在的误解。”
一个大方对待韩人的韩安,少说也可以洗白两分吧,洗着洗着,他们就会忘了旧人的遭遇了。
这事不管用什么权衡,看上去都是利大于弊,韩安想了想,拍板决定,干了!
赵昌去见赵高,得到的就是这样的好消息。
韩安想要向外发出寻找韩人学子的私人公告,公告内的各项资质要求正在核定中。
“很好,你控制一下吧,让这件事慢慢来。”赵昌道。
只要韩安想纳新,自己就能达到目的了。反正韩安名声不好,一时半会还不一定能有多少韩人愿意到他手上去。
整件事具体能持续多久,会不会起到作用,这些都不重要,自己需要的只是这样一个明面的借口而已。
以此为理由,剩下的就可以再操作一波了。
赵昌向远在淮阴的程数写了封信。
程数本来是个在咸阳苟着混日子的郎官,曾被他的表哥托付,前去试着说动将闾,希望将闾以后同意向外分封。
程数采取的话术就是“全封国都可以是三公子的养鸡场”,将闾听了大为心动,反手向哥哥告状。于是程某成功崭露头角,被二公子逮到开始薅羊毛。
在外派县官的过程中,程数被逼无奈,选择了淮水一带的平原地区,最后被赵昌丢去淮阴当官。
找人这件事,他不准备交给李智去做,淮阴太偏了,而且李智小队身上还有更重要的任务。
说到底,赵昌现在只是出于给项羽上更多保险栓的目的才想要寻找韩信。他一不知道人的年龄,二不知道人的家境,连可能出没的地区都只是猜测,这么不确定的任务,还是交给更闲的人去做吧。
假如韩信已经出生,以程数说服人的能力,还搞定不了一个年轻人吗?只要能捞到人,把人骗来的其他理由可以继续花式编。
——
淮阴县。
程数一脸痛苦地读完来信。
我就知道,这一天还是来了,要加班了。
“唉……”他深深叹气。
为什么韩王在这里还有宗族亲戚?跑得真是够远的。韩王现在倒是知道要找回宗亲培养左膀右臂了,果然是被项氏打傻了吧。
话说……韩氏的信……是他吗?是不是有点小啊?
这得培养多少年才能见到成效?
算了不想了,不该想的事情不能多想,多想平白受累。程数咸鱼躺在榻上,清空脑中的思绪。
明天去信的家中看一看吧。
他认识的人里确实有一个叫韩信的。是个孩子。
那天,是平常的一天……
程数带着属官四处巡视,被里长接待,在田野中查看耕作的情况。
他刚来履职不久时,对这里的话还不熟悉。想到这事程数就来气。楚地的方言实在太多了,他在咸阳学的楚语根本用不上,来到这还得现学它的变种。
他在学楚语,底下的吏员则狂学秦语。互相折磨了一段时间后,程数才带着可以和本地人交流的语言技能,闲暇之余出门深入了解当地各项事宜。
一路上,里长热情地介绍:“……我们这里水好地好人也好,从来就没出过什么大坏事……”
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淮阴,就是淮水南岸的城池。
淮阴在淮水下游,地处大平原的腹地,周围没有山陵,平坦开阔,水资源丰富,气候适宜,耕作条件相当优越。
适合种地就适合居住,聚集居民,环境也就变得繁华。
虽比不上什么国家首都,但也是小清新的闲适乡村。
里长当然就有这个信心自夸。
“没有大的坏事啊……”程数听懂了,指着旁边的小河问,“被水溺的漂浮童子,这不算坏事吗?”
“啊?”
里长一惊,回头一看。水面上真的漂来一具小孩的尸体啊!
淦!
“怎么会有幼子被水溺毙呢?”他冷汗直冒。
其实这是正常事,但是偏偏在这时候撞上,就不是那么适宜。
“好像还没有死啊!”小吏惊呼。
小孩像是在游泳,又像是在漂流,但真的还有一点动作,是活着的。
他们手忙脚乱地下去把人捞上来。
湿漉漉的孩子脸上带着疲惫,但还不算惊慌,淡定地“biubiu”从嘴里吐出两条小水柱,晃了晃脑袋,像是要弄出耳朵中的水。无果,又皱了皱眉毛,表情变得有点拧巴,他伸手往怀里掏来掏去,总算摸出一尾两指大的小鱼,抬手“啪”地丢回水里。
做完这一套,他才忍不住虚弱地低头“咳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