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不信

“……这件事没有谁能欺负我。”赵昌说。

“真的吗?我不信。”胡亥的小眼神全是狐疑,还是坚持要为二哥报仇。

其他兄弟的眼神也都是同样的不信任,对二哥的话或是摇头或是叹气。

赵昌看着聚集的目光:长这么大第一次被这么多人怀疑,而且还都是手足兄弟。

居然没有一个人相信我啊!这就是……千夫所指百口莫辩的感觉吗?

可恶,你们竟然联手背叛我.jpg

“难道在你们眼里我就是被欺负后忍气吞声的人吗?我怎么可能有仇不报呢?”赵昌道。

“昌,你不是。但你也很温柔。”扶苏目光变得柔和,叹气。

弟弟们小鸡啄米地点头。

赵昌承认,比起不把人当人的其他人来说,他确实温柔得很。

但你们也不能把我当成只会心软的圣父啊。该什么时候下狠手,我能分得清楚。

与其让谁因言获罪,赵昌更倾向于查明这一家从前有没有横行乡里鱼肉百姓。

如果有,那就以这类理由把人连锅端掉;如果没有,那就在那人身上揭过话茬,另找说过相似言论的同类去报复。

“我正在寻找惩治的原因,假如他的家中为祸乡里……”

他不是怒气上头的激情决定,而是带着理智去判断。

正是因为仍然有理智,所以也没有“情绪消散就不了了之”这种说法。怒火的声势不够浩大,却是浪涛层叠前赴后继绵延不绝。

当面骂他倒是无所谓,但谁让老父亲真的伤心了。那就只能让黄慈祈求家里以前没人犯过事,以后也认真约束家族,不要有人敢搞不好的事。不然他真能记一辈子,一找到机会就动手。

老七问:“如果他没有……您就这样算了吗?”

“如果没有,那他就是目光狭隘的好人。”赵昌说。

既然是好人,那么……

“他可是当面气你了啊!”胡亥恨铁不成钢,“您眼中的好人怎么就这么多啊?”

好人好人,就知道说别人是好人!他气你,他就不是好人!

胡亥气呼呼地说:“我们做事不会被怪到你头上。”

“难道我是担忧被你们牵连才想要阻止吗?你们是被我教大的,就不能理解我的想法吗?”

身为忙碌的二哥,他没空教导他们学问,但会束缚他们的言行。他不会强行用自己的三观去套,只是让他们学会一点做人做事的态度。

沉默。

“我们理解您,但您也能够理解我们啊。”老七心痛,“您教导过我们就应该能够放心,我们懂得分寸。”

我们又没有大杀特杀。

“你们还太年轻……特别是你。”赵昌看向胡亥。

“我不是傻子。他们又不知道您会教导我。他们只会知道我是父皇的孩子。”胡亥已然想好了退路,充满睿智,说。

赵昌差点没绷住表情。

干好事时:是二兄教导的我。

干坏事时:我是父皇的孩子。

好好好,这么玩是吧?你就是天才吗?

其他几人好像也被这种言论启发,脸上带着思索。

眼看犟不过他们,赵昌倒是可以强行让人听话,但他不想那么做,而是逐渐生出了老父亲放手的心态,说:“可以做。”

二哥松口,还没等他们芜湖狂喜,就听到后文:“在完成你们内心的想法之前,各自写规划交给我看。”

“啊?我也要写吗?”胡亥惊到站起来,问。

我这么小,你居然忍心让我写工作报告!

赵昌笑:“不许敷衍我。”

你当然要写。

“嘤。”胡亥悲痛万分。

突然不是很想为二哥报仇了。

如此噩耗,还没开写就让某些人大脑一片空白,绞尽脑汁挤不出一滴墨。

“怎么?连这都不愿意吗?”

老七连声说:“愿意,我超愿意的。”

六点头:“是啊,我最喜欢写这种东西了!”

八泪目:“二兄居然愿意浪费时间读我们写的东西,我好感动。”

赵昌变得开心起来,说:“愿意就好。没有别的事了,那我就先走一步,还有其他人在等待我。你们自己讨论吧。”

今天叫他们来,原本就是因为李斯的话才突然加入的,在这之前他早就约好了其他人。

赵昌匆匆离去,去见早就在等待的人。黎当,之前被刘邦推荐上来的那一位。虽说他算是商人出身,但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在考核后,就被范易令用上了。

黎当见面后有些扭扭捏捏,传达了一点意愿:在发现咸阳各段路有了不同的新名字之后,他父母家愿意资助帮助官府建设,但想要一段小路起一个和他们有关的名。

他心中忐忑不安地瞥向太子。父家母家并不是什么大商,联合在一起,才想着能出一大笔钱,送出去也不会被外人笑话。

如果资助的钱财小了,他们觉得根本拿不出手。

“这个建议不错,我和人商讨再回复您吧。”

没有被当面驳回,黎当舒心放松:“多谢您的慷慨。”

天知道他在听到家中父亲的想法时心里受到了多大震撼。全家讨论了很久,才强硬地让黎当去试一试。他难以拒绝,这事也不好意思只用写的,想办法申请当面谈才能略显尊重。

黎当卸下压力,离开。赵昌今天暂定的私人行程就这些,他心里揣着口头报告就去找老爹。

嬴政见他来了,先对他说:“我选定了外出的路线。”

“您要去哪里?”

“先去陇西。”嬴政又突然来了一句,“往西走不会有刺客。”

崽,你不用担心我遇刺啦。

赵昌:“您不要太自信,怎么能有这种想法呢?”

“呵。”嬴政冷笑。

我说没有就没有。往东走会被外国人行刺,往西走难不成还要被行刺?那可是秦国的大本营。

前往陇西去巡视边防,巩固边疆,视察检阅军队,考察那里连通西域的交通与战略价值,除却“不可能被刺杀”这一点,掺杂在一起的目的还有很多。

“行吧,你说得对,但不管怎样,在安防上不要松懈就好了。”赵昌顺毛。

嬴政觉得这还差不多,道:“廷尉之前对我说,芷阳的商人虽然进行团体的活动,排斥外人,但这也并不是没有可取的地方,你让范易令与人考虑,是否能够进一步组织其他商户。”

抱团可以,但要在我们允许的范围内,在我们的监管下抱团。

“嗯。”

“还有,博士们……”嬴政声音变长。

赵昌如临大敌,身体紧绷。

最近一提博士就是“长公子又在和博士们吹太子了”,他都想不明白,为什么一个核心素材可以被化用在各种论点上,要不要那么专一啊!

从最开始那次“我弟天下第一”之后,不管是谈到什么话题,扶苏总能从中找到契合自己炫弟方案的角度,扣题写小作文举例。

硬要说,也怪太子的身影出现在各种方面,这就大大方便了扶苏找例子。

长公子也是在活跃后才发现:诶?我以前居然这么关注昌?我怎么会知道这么多事情?我是什么时候记住这个的?

“哈哈哈哈。”看到儿子的表情,嬴政笑了起来,他刚才就是故意说得慢了些。

“很好玩吗?”赵昌知道自己被骗了,无语。

至少这次是正经事,不是那种可怕的博士们。

“嗯。”老父亲肯定了回话,才说,“博士们对于印刷也有所猜测,他们本想要联合上书一同商讨,不过么,其中有人有不一样的想法。”

有人想偷跑,所以来打小报告。

“联合也不行……要没墨了。”赵昌叹气。

之前他还觉得,只要好好规划,就不会出现库存告急的事情。但是可以用到墨的地方太多了,接二连三,就没有停下过消耗,补的没有用的多,存货日益减少。

“不急,他们恐怕还要继续聊一段时间。”嬴政说。

在纸出现并流行后,博士们就已经很开心了,没事就唰唰唰地抄自家的经典书籍。将大堆大堆的简牍变成轻便可随身携带的纸册。有些人在它刚完成时还会把它放在枕边,陪自己安稳入眠。

现在发现可能可以大规模拓印经典的东西,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先印我的,印我的,别印他的!

就冲这种想法,他们也绝不可能安稳得下来。大家表面上还是和谐的好同僚,实际上一直在考虑怎么把其他人的意见压下去。

赵昌也确实急不来:“没关系,后面可用的墨会越来越多。”

他把今天的重点提溜出来:“父啊,我也是今天才知道,兄长当初对齐博士不留情面,是因为猜到了他们对您对我的伤害。我的弟弟们也对此感到沉痛万分,所以……”

“不信。”嬴政道。

特别是这句话里的那个“对您”。

他很有自知之明,清楚自己和扶苏的关系比较一般。如果单论自己,扶苏可能也会有所反应,但是他的反应肯定不会是现在的“想要保护”。

嬴政一眼看透:这分明就是因为想保护弟弟,才应激的吧。

没必要把我的影响放在前面,说出来我都不信的。

赵昌:……

“您就不能感动一下吗?”

“嗯。”嬴政点头,面无表情地感动,“别让他们乱来。”

赵昌不纠结:“行吧。还有另一件事情,不久前有位商户来说,想要捐献钱财。”

“为什么?要美名?”老父亲问。

秦国现在还不缺钱,也不急着用其他大户的钱。要捐献总归得有个目的。

“差不多就是这样。他们看中了修建道路的过程。”赵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