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我报警了!

范易令在筹备今年向周围各郡扩大的商业交易,又是联系商人,又是考察新地区;廷尉在接收全国疑难案件的同时,提审判罚咸阳的犯人:想要诅咒始皇帝的楚人、做出残忍事件的楚人齐人;

少府兼顾道路的修建总指挥,盯着工匠试验如何做出更坚固更有韧性的设施……总体来说,忙,都忙。

手上偶尔会遇到点问题,但没有几个人非得在这段时间去找太子聊天。

大家都知道他心情不好,只要不是情况急迫到一刻都不能等,最好别冲上去触霉头。尽量自己解决,能不去麻烦就不去麻烦。

因而赵昌还算“闲”了一阵。

眼看着十八公子这口气吊过来了,在背地里旁观的人可算放下心。这样一来,太子就能进入正常状态。

他们在手里的活扒拉扒拉,找出自己压后的疑难杂症或总结报告,纷纷冒头。

张苍来了。

赵昌之前还在想着他,见到人主动上门,当然没有拒绝见面的道理。

张苍去跟着盐官进修一段时间。

他自认为还做不到任何事都一眼看透的程度,但是他觉得制盐的难度本身就不高,技术含量不大。

反正没有测算星辰起落难。

因此他迅速跑去巴蜀转了一圈,学完一遍新事物,心里很快就列好章程。这件事的重点对他来说也不是如何制造,而是之后应该如何与其他贩盐的人争斗。

张苍道:“我考量之后,认为可以先从井盐的取用制造开始改进。”

一方面是因为他在内地,一时跑不到海边去研究齐国的海盐制造法;另一方面是因为,井盐是属于秦国的。

“关外心中还有不服,虽然同样应该精进技术,但最好以秦土为先。”他说。

各诸侯国都有自己的制盐方式,靠海的几个吃海,不靠海的三晋吃池盐。但秦国本土作为最西边的内陆国家,没有多少池盐。

它之所以没有被东方各国以盐扼住咽喉、软侵蚀,首先靠的是崖盐,接着又在开凿盐井。

如果秦国本土没有可以自力更生的盐,各国的合纵就能用最直接简单的方法击败秦国:联手封锁盐业,同时用最严酷的手段,严厉禁绝商人对秦的私盐贩卖。只需要一段时间,秦就可以因极度缺盐而崩溃。

假如要在盐业上试着强化,张苍的建议是:尽量先自强,改井盐。

各国还没有在实际意义上归附,有新牌,优先放在前方考虑的应该是完全能受自己把控的地区。

要把牌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即便它需要开凿盐井,在制作上显得更麻烦、更艰难,需要克服更多难题……就冲它属于秦国本土,也应当把它放在最前。

池盐和海盐,大部分都在关外,还不算能完全把控。尤其是海盐,离秦的核心太遥远,中间随便发生点事就能切断东西地区的联系。它应该放到最后。

不需要多说,赵昌也明白这个道理:“嗯。”

在这个理念上达成一致,张苍就继续道:“我先前进行过工具制作的对比,从效率上看,用铁器更为方便。冲凿岩石需要硬度更高的铁器。”

他还带来了几张设计图,说:“可以先用细长的铁锥穿透松散的岩土开孔,之后再用宽刃的铁器扩大井径、减少阻碍,刃口也可以带些锯齿……但只以人力开凿用时还是太长,请多给我一点时间,再进行思索。”

张苍能说出这话,是因为他认为今天带来的东西够捣鼓一段时间了,他继续道:“井壁在开凿的过程中容易坍塌,也应当进行加固,可以用圆木制作木片、拼合成筒状井圈,随着深度逐步下放,防止坍塌。井面也要夯筑更高的土台,防止雨水灌入其中。

“每下凿一段距离就应该检查井圈的结构,要及时更换腐朽的木片。每月应当清理井底的沉积泥沙,保持卤水畅通。”

这是开始对现有的盐井提出改变,赵昌听得很认真。

看人没有露出不耐烦的表情,张苍讲起来就像没完没了一样,停不下来:“在牵引卤水时,可以增加一个提桶,一桶上升,另一桶则下降,减少空载的时间。在顶部架设这样的辘轳,也能够用更轻的力度拉起卤水。”

赵昌点头,看懂了这种类似滑轮的设计。

张苍越讲越兴奋,道:“在提上卤水后,井口可以安装倾斜的竹槽,将提上来的卤水直接倒入竹槽,由它将其导入储卤池,这就不需要反复搬运,能够节省出更多人力做更多事情。

“凿井、支护、提卤……让众人分组而行,提升工作的连贯性。全部按照我的建议做的话,一口井每天的提卤量最后至少可以增加到十石。

“更重要的一点是,观察地面的盐渍之后,进行浅井的试探挖掘,要记录下卤水的分布,包括从前开凿的盐井位置、深度与卤水的浓度。

“了解它已有的分布规律,方便我们之后计算新的凿井选址。”

赵昌颔首:“您说得有道理。”

张苍意犹未尽,道:“所以,我希望能够取出更多铁匠,锻造合适的器具,开凿盐井。”

他手下虽然还没有什么小弟,但已经很有领头人的做派,开始给项目拉资源了。

赵昌:……

“这……今年有点晚了。”他先开口婉拒。

人力是有上限的。在保证耕地的情况下,再除去一些造路的、修城的、伐木的……能够开采的矿石就那么多,能够冶炼的人也就那么多。

今年虽然才刚开始没几个月,但是具体要投入力量造什么工具,这早就被一群老头争抢着瓜分完了。

制定好的生产计划,现在再反悔,从中抢走某位大臣的小蛋糕,人家肯定心里不爽。

凿井确实很重要,但,铁器作为一种稀缺资源,能用上它的就就没有不重要的事,生产计划里的各种工具都很重要。

“这……”张苍试图争取再一点,“已经完全没有富余了吗?”

他不信太子手里没有灵活机动的铁匠,肯定是还没被自己完全打动,所以没准备出手。

“这样吧。您应该知道最近在收拢三川的冶炼铸造,之后还会扩大到其他地区,可以从中抽出工匠锻造这些器具。”赵昌给出解决的方案。

今年定下的是已有生产力的规划,而那些正在打击的私营铁商,这是新纳入的生产力量,不在原有规划之中,可以从中分出来做新的东西。

“原来是这样。”张苍放下心,询问,“我还是需要向少府卿了解吗?”

通常情况下,少府手底下会有一堆铁匠,有直辖的各种工室,造的东西涵盖各行各业。官属盐业由少府掌管,盐业的制造当然也放在少府头上。

为了保证自己将来团队的工作进度,张苍肯定会去死命催人把工匠多分给自己一点。这就不能直接到太子面前跳来跳去。

他是在问:这些新收编的铁匠第一接触者是谁,他们会被放到谁的手下?

问清楚之后,就方便张苍去找目标拉拢感情,顺便时不时进行催促骚扰。

赵昌思索片刻,道:“……可以去找廷尉。”

张苍:?师兄现在还干这活呢?

赵昌说:“培养铁匠的商户们,如果有罪被抓到咸阳来的,要先经过廷尉的审核。在外郡迁移的铁商,最终也会由当地郡县长官向廷尉送去部分汇报。”

所以,你可以先去找李斯问问,从源头上进行截流筛选,选出合心意的。

如果不问李斯,那这事就要麻烦得多。工匠要么留在当地,被本郡分走;要么分配去少府、内史、雍城等的工室,安排生产任务。

在往外分配的时候,李斯的话语权也挺重的。反正你俩关系好,你就多去给少府拉点赞助吧。

就算拉不来太多新工匠,看在你这么努力的份上,少府肯定也会多给你挤出一点生产力。

这个选项让张苍很满意。

他和李斯严格意义上不算很亲近,但他和其他人更不亲近。好歹李斯还是自己的同门,四舍五入一下,这就是特别熟的大熟人。

没有什么是比骚扰熟人更方便的了,他道:“多谢您的指引,我这就去向他了解。”

师兄!我来辣!

张苍很快就跑去见到了亲爱的师兄。李斯都不用猜就知道,这个头一回主动在工作时间上门的小师弟肯定没好事。

果不其然,在听完张苍的需求之后,李斯:……

你遇到事我就是好师兄了,是吧?

“我这里确实有一批还没有送去工室的工匠名单。”李斯道。

张苍眼神锃亮。

“但是……”

张苍目光又暗下来。

送上门的小师弟,不用白不用,老李说:“除去对盐的设计,最近你似乎没有要做的事情。不如先来帮我一个忙,之后那些工匠我就都交给少府。”

张苍点头:“……我知道了。”

他身上暂且没有要紧事,抽时间帮个忙换来劳力,这很划算。他洗耳恭听。

只听李斯道:“近来,由于十八公子的事情,抓捕了一些犯人,部分齐楚人士也因此和魏人出现争执……”

一口气牵扯到三个地域,张苍心里有不好的预感。

“前些天,有个年轻魏人,将这件事向咸阳令告发,咸阳令上交内史,内史繁忙于抓捕,将它转交给我。”

简言之,魏被齐楚泼脏水后,有小年轻非常生气自己人被污蔑,冲动下直接报警了,让秦人处理。

张苍看着师兄,感觉这个老登全是坑。

“我……”

“多谢你来为我解忧了。”老李脸上都是“哎呀,师弟长大了,真让我感动啊”的感慨。

张苍:……这根本不划算啊!这种事你要让我怎么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