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来一份质子套餐

想要让人相信,就不能轻飘飘地说一句誓言,而应该用行动证明。

嬴政也不知道自己脑中从哪冒出来的这种念头,仔细一想,主要还是从儿子身上学来的。

要不是和家崽相处了那么久,他也不会变成现在的模样,对外锻炼的感知,有可能连察觉儿子异样的契机都把握不住。

即便把握住,也可能找不到对家崽的正确处理方法,反而会导致渐行渐远。

我是一位成熟的始皇帝.jpg

嬴政平生最喜欢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当然,如果实在不能解决问题,那就解决别人。

但是儿子不可以动。

只好直面困难。

很好,就是喜欢这种攻坚克难的成就感。

燃起来了!

但到底该怎么……

嬴政思索后让人去准备诏令的材料。

赵昌震惊回神,阻止道:“你冷静啊!不要乱写什么奇怪的诏书啊!”

嬴政:“……我很冷静。”

反正不可能禅位,那就只能先加点认真夸夸的称号地位之类的东西了。

“不行。你写了也没用的。我不信这种东西。这也不可能一步到位。您想想我们相处了多少年?”

你以为我是游戏角色吗?说加好感就加好感,说换态度就换态度。

你想想我们相处了多少年才让你在今天犯病,啊不是,是想转变态度,难道我看起来就很好搞吗?

嬴政懂了。你小汁也难搞得一批。

“那你说我该做什么?”他询问正主。

赵昌:……你让我教你怎么攻略我?

“我不知道。”

让我对外说出弱点,绝不可能。你能找到就找,找不到就算。

但是赵昌还是很好心地指出另一个方向:“比起用诏书来做些什么,以我来看,还是先试着对我履行诺言吧。您在我这里食言的次数太多了。”

原本都是些不会让人在意的小事,譬如:说待会就批奏疏,最后还是丢给儿子;说过几天看,过几天再问却忘了……

一粒粒沙砾落下,不起眼的小事在不知不觉间已经聚成了沙堆。

在内心阴暗的角落静静彰显存在感。

也让赵昌本能般地不再认真对待他的话语,因为总是得不到正向的结果。

这是赵昌在听到刚才“你不信我是因为不够安心”的言论后,试着反思溯源,寻找自己这种心态的起因,找到的影响因素之一。

“食言……我有吗?”嬴政脸上带着一种理直气壮的迷茫。

“你有。”赵昌一时也举不出具体的例子。

那些事情都太小了,小到不能占据他的记忆存储空间。但是却让他的潜意识记住了多次被出尔反尔的感觉。

导致老父亲随口的许诺渐渐被赵昌直接定义为空话,就当作没听见。

“……哦。”嬴政不能反驳。虽然他根本不记得自己做过什么,但他心中很有自知之明。

随随便便就翻脸不认人这是基础技能啊,有这基础在,怎么可能说啥就做啥。

承诺这种东西就是用来骗人的。你信了最好,能坑你一把,不信也无所谓,反正我没当真。

“我认为您应该做好失败的准备……”赵昌不喜欢强行改变别人的做事方式,所以他从来就没有纠正过老爹对自己的出尔反尔。

这也是他给人与人之间划好的相处界限。只要说得过去,那就爱咋咋。

但既然这个人想要更进一步,这简直就是在给自己送来重新塑造一个人的权力,他会忍不住在自己看不惯的地方干涉。

“失败?不可能!”嬴政不认。

还没开始就说我会失败,你以为我是你啊,你小子真是一点也不信我!

我这么强,怎么可能会失败。

赵昌还是在唱衰:“……您不要抱太大的希望。即便您有所努力,我也不会那么快就变的,说不定到最后您就坚持不下去了。这是我个人的问题,不怪您。”

行事已经刻在骨子里了,很难改。

两人之间做对比,在其他各个方面,赵昌都是更好相处的那一个;但在深入到内心的最后阶段,论看重私人感情,嬴政才是那个真·“好人”。

如果量化好感,一百为满,他们的区别就在于:

嬴政对大多数人都是20、30、40,对某些特殊大臣可以上升到60、70,现在对儿子可以给100。

在他这里,起步艰难,堪称人间炼狱。

一开始+1、+2、+1,稍有不慎就-20、-40、-100,比打回原形还可怕。

但是他的好感能缓慢爬升,找对方法,跨过几个坎后,甚至到最后越升越快,能够直接登顶。

而赵昌的初始给分标准就宽松很多。

只要是个人,只要那人身上有优点,只要不做些大奸大恶的事,就能在他这里拿到基础的好感分。

对初见的人直接+60,毫不吝啬,宽容贴心得就像老朋友一样。

但之后不管再怎么相处,一般人都很难有正面的突破性进展。

在60基础上,从多角度评判,碰到自己的原则,就-10、-20、-30,扣完即止;人越好,则加分越高,缓慢地+0.1、+0.01……

高到一定限度后,根据亲近程度,有的人到70、有的人到80,赵·管理员·昌及时下场。

立刻锁分,不给继续上升的机会。可降不可升。

这样的好感在生活中足够使用,不会让任何正常人察觉到问题。

不管怎么看,都还是那么热情,一如既往地热情。

一般也不会有谁在意高分段的微小差别。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亲人、好友,有各自的生活,有更重要的人。

而对于待人非常“善意”的赵昌来说,他的7、80分就已经像100分一样了。

听到儿子说这接二连三的丧气话,左一句“会失败”右一句“没希望”……

老父亲:理解.jpg

不能理解!

“你对别人是不是比对我还过分?”嬴政不禁问。

有你这么干的吗?一直在打击我。我可是想对你好啊!你就是这样对我的?真欠揍。

赵昌:我对你很过分吗?我对你多好啊。我对大家也都很好。

“……没有。”赵昌无奈否认,“对他们没有很过分。”

“夸夸鼓励版”才是最常态的样子,想要听到他说出不断否定的言论,除了当敌人以及犯一些基础的漏洞错误,剩下的……基本不可能。

“行吧。”好歹也是被区别对待了,享受到特殊待遇,老父亲还算满意。

别人没有的东西,我有。四舍五入一下,这就是独一无二。

“但我觉得,您还是应该提前做好准备……”赵昌第三次给出温馨提示。

嬴政不想听,打断道:“我不做失败的准备。”

决定做事,那当然就要冲着成功去,死磕到底,不成功不罢休。

“那好吧……”赵昌也不知道该继续说些什么了,生硬转折,“您要去批奏疏了吗?”

“……我什么时候答应了你这个?”嬴政还以为自己记忆出问题了,仔细一回想,他根本就没说自己要批奏。

赵昌糊弄失败:“确实还没有答应我。”

可恶,你就真想看着我一个人干活啊?

“批奏前,先聊月氏的事情吧。”嬴政也转话题了。

“……哦,您说,我听。”

老父亲沉默,问:“不是都写给你看过了吗?”

寄回来的情况,你不会也学我没看吧?你不学好偏学坏啊。

“看过了,但想要听您说。”赵昌直白道。

“也……没什么好说的,至少月氏看上去不想要开战,既然已经让他们将犯人枭首送来……只是当成意外……”

赵昌问出他当初读到后续时的不解:“为什么他们那么容易服软?这是不是有些太没骨气了?背后有其余未知因素的影响吗?”

投得太快,肯定有问题。

他很正常地说出心中的怀疑。

对外的疑虑他就从来没放松过,尤其是对隔空接触的敌对团体,主打的就是“不管你干什么说什么,我都不信是真的”。

“还没有发现。现在正是牧草肥美的时候,如果为了意外而和我们争斗,一旁还有匈奴在盯着,想趁虚弱的时候攻取掠夺,这对月氏来说不算好事。”

“那么,只将犯人枭首就能咽得下这口气了吗?”赵昌问。

嬴政好奇:“……你真的想打?”

他能感受到儿子的“咽不下这口气”,但是他又感觉不到其中有多少战斗的欲望。

别的不说,之前还是家崽一直在寄信阻止自己,向自己强调不能真打。

“不是,我只是想看一看,他们会为此退让到什么地步。”赵昌当然还是拒绝真正的大规模开战。

“你想怎么做?”

赵昌给出两句回答:“发策鼓励垦边。让月氏送来质子。”

前者在必要时刻就能转变成兵力,用来威慑后者的选择。

送不送质子?不送就要打了哦。

“……要他们的质子?”嬴政仔细思索。不是什么国家都有资格送质子的,正常情况下,你想给,咱还不想收。让一个胡人政权来给这种东西,比较少见。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把一个胡人捏在手里进行改造,在需要的时候还能送回去,助他夺位,名正言顺地参与到草原的争夺中……

可是,如果真的要来一个,不能让他学走更先进的核心技术……这该小心提防。

嬴政脑中不断地左右互搏,一会想要,一会又觉得有隐患。

渐渐地,他的思索内容变成:如何避免隐患?要从什么方面着手?要如何进行思想改造?

“也许可以……试试。”嬴政道。

至于月氏愿不愿意送?抱歉,我说你愿意,你最好就得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