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终于轮到我的装b回合了
韩信很能吃。学得越多,吃得越多。
以前条件不好,他吃饭只能达到饿不死的状态,比吊命稍微好上一点,不能强求太多。
直到程数接管他的饮食,把孩子喂得饱饱的,让他逐渐能敞开了肚皮,供养超级大脑的运转,开始极速成长。
在这群与县令关系不错的人面前,韩信也就没有藏自己的食量,耳朵专心听着一些听不太懂的谈话,嘴巴不停地嚼。
一眨眼,就吃没了。
“哈哈哈哈,好!多吃些,才能多长高。”即便不是小孩子,能吃也是好事,刘邦不会为此愤怒的,吃完了再做就行了。
更何况这就是个小孩子。看到能够茁壮成长的小苗苗,大树应该感到欣慰才对。
“哇,哇,你不觉得烫嘴吗?”李智惊讶地围着韩信看来看去。他自己觉得可烫了,喝口汤都吹个半天,很敬佩这样的勇士。
小韩摇摇头。
“这不正常!你就这么大一点,怎么容得下这么多的?”项籍观察,试图弄明白这些食物都吃到哪里去了,看起来前后变化也不大啊。
好像肚子里藏着个异次元空间一样。
“动脑很累的,你不懂。”李智胡乱维护说。
项籍被语言攻击了一下,皮笑肉不笑,颇有几分之前老刘被他气到时的风范。
“你们是好人。”韩信突然盖了一个戳认证。
食物是珍贵的东西。
被一个还不够熟悉的小孩吃光了准备的食物,却不曾表现出恼怒、咒骂。
韩信虽然没掌握什么高明的识人之术,但他知道,有这样心胸的人,就是可以放心亲近的人。
小孩的目光平静,又在火光中闪闪亮亮。
李智被夸,喜色上脸,环臂和旁边两人对视:“哈哈哈,这是真的有眼光啊。”
“不错!”刘邦点头,美滋滋地摸胡子。
“我就是天下最好的人!”项籍遇事先争个“最”再说,骄傲昂首。
韩信:……
突然又有点后悔说那样的话。
这都是什么人啊?
“但我没饱啊。再熬点,蒸些饭。”李智如果分餐还能掌握自己的进食速度,吃这样的大锅饭他抢不动,堪堪喝了两口汤,剩下的时间全都在讲话。
“好了,小孩子都可以走了。”他驱赶道。
“不走,我也没吃饱!”项籍突然原地坐下,环臂坚决不动。
“……好吧。”李智选择“屈服”,“那你来做。”
项籍:。
勤勤恳恳的兼职厨师小项终究还是上场了,他也没什么要做的事情,不过是去取个甑出来,整点饭,放到鬲上继续添柴开蒸。
他们还是围坐着,与刚才的区别在于,现在暂时没得吃。甑上在蒸饭,鬲里在熬配菜。
守着的时间总不能就这样干等,李智倒是能原地躺下,旁若无人地继续看星星,刘邦或许也能加入,但他们和韩信还没有熟到这种“精神相交”的地步。
只能用普通的人类交流方式开口说话。
“淮阴其实比我想象中要好一点。”李智选择了一个让韩小朋友能加入进来的话题。
“我也觉得,我原本以为这里更偏僻,会显得更……逊色。”刘邦用出攻击性不强的形容词。
论繁华肯定是比不过其他大平原的核心都市,但是没预想中那么穷山恶水出刁民。
韩信说:“是县守在努力,秦国也发了很多东西来。而且死了一些人,剩下的人就不乱了。”
他说话有点没头没尾的,语言的输出跟不上大脑的思路,好在不影响其他人理解。
“发来兵器吗?连这里都能顾及到了?路上我没见过其他县这样。”项籍一时没理解。
在他眼里,县令要杀人就需要兵力、武器,很显然,刚才说的就是武器。
送来兵器,才好杀人。这简直充满逻辑性。
“不是,发来的是度量衡的标准器,还有其他工具以及图纸,像是运输的小推车之类,给出样本和图纸后,就可以自己让工匠建造,在这里使用。”韩信想了想,把原本想说的话扩充再扩充。
前者用来解释淮阴的建设进度不错,让环境变得没有那么破破烂烂。
“杀的人是因为吏员更替的事情,他们学习秦律的时候有些争论,后来被他判罚,才平息了争执。这之后淮阴就变得安静了,新任命的吏员更愿意听从他的话。”
后者用来解释淮阴官吏队伍的治理情况,整顿风气。
韩信不爱说话大概也有这种原因在,低效的沟通总是让他觉得麻烦,明明两句话就能表达出去,但是却会有人听不懂。
如果必须要把所有想法都掰得碎碎的才可以与人正常交流,他宁愿当一个哑巴。
“哦,原来是这样。”项籍明白了。
“秦国挺好的。”韩信对秦的好感
比较足。
他不知道什么叫正常的吏治,但是无疑能感受到一点向好的变化,既体现在乡里的氛围,也体现在家中的情况。
至少,如果这里还是属于楚国治下,母亲不会想着怎么样立功为自己挣出学室的资格。因为功劳报上去根本分不到他们头上。
“哈哈哈,有眼光!”李智又开始笑了。
项籍也又开始变得酷酷的,在心里骂楚国的败类。
“不能去杀点景氏吗?”他重提旧事。
不开心,让我去杀点败类开心一下。
“以什么身份去杀呢?比起那些,我还是想回去越地看看,看那里改造的情况怎么样了,这段时间过去,应该能有雏形了吧。”李智说。
刘邦想到这件事,道:“得多带些好吃的去,不然绾要埋怨我了。本来就过不上好日子,如果连顿大餐都吃不上,哈哈哈哈,该犒劳一下他们。”
“越地?”韩信听出不太一样的地方,问,“和你们也有关系吗?”
“都是他打的。东越那里发展农耕的条件,一般吧。我希望接下来向南有更适宜的地方。”李智作为很久没有搞收藏的收藏家,提了一句,“他们的犀角不错。”
韩信用羡慕的表情看着项籍。
什么啊?原来你早就已经上战场了啊?好羡慕好羡慕好羡慕好羡慕好羡慕好羡慕……
快要凝成实质的目光让项籍腰板挺直,轻咳两声,谦虚起来,用很官方的语气:“也不都是我打的,大家也为我提供了很多帮助,比如……嗯……”
比如不出来了。他脑中完全想不到其他人的功劳,不管是打探情报的、维持后勤的、规划进度的……都想不起来。
项籍想的全都是:没错!就是我打的!崇拜我吧!!
“是不是很简单啊?”韩信想象的越地已经变成了一戳就碎的东西。
他对越的了解不多,平时主要是结合秦国的发展史,复盘崛起时选择的战略,以及后来进攻各国的方式,还没有去学这之外的现实内容。
“怎么可能?你不要高看我们当时的条件。”项籍强调,“那时可没有多少秦军楚军帮忙。拿下东瓯,靠的都是我们自己努力啊。”
都是我自己在卷优势好吧?我也很不容易的啊。
他不曾保留地给出讲解:“那里的越人虽然彪悍,平常以渔猎为生,但是训练的程度不高,武器其实也不算太好。秦国啊,肯定还要进攻闽越的,我离开前看过了小队的交锋,他们和东瓯的差距也不大。如果秦国是用千人、千人对战争斗,闽越可以占上风。
“但是,升到万人后,他们挡不住。”项籍又补充一个条件,“最好是适应山林与河流作战的军队,不然还是麻烦。”
项籍猖狂地笑:“当然了,如果让我去打越人,我肯定是不需要这么多的!哈哈哈哈!”
“好了好了,吃口菜吧,保护一下嗓子。”李智招呼道。
别那么用力啊,声音都要笑劈叉了。
——
会稽郡,乌伤县。
再向东南就是东瓯地界,这里可以称作边境的中转站,但在秦国法理上,东瓯暂时被划在了会稽郡下,不能说是边境。
屈易询问道:“近来县内越人的来往变少了。你们有认为什么不对吗?”
“……现在并不是反秦的时候。”涓说。
楚国灭亡,他们从房陵找到一些楚人同伴,一路向东,暂时停在了离江淮地区不远的乌伤县,隐姓埋名。
“倒也不是反秦,但这是可以利用的机会。秦国如果发现东瓯接受这些援助又反悔,大约会很生气吧。”
涓道:“生气……是应该的。”
大概秦国很快就会有反应吧。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帮助越人呢?让他们多加消耗秦军的力量。”屈易说,“或者我们可以在这里影响他们输送的粮草?”
大末县、乌伤县……都在东瓯周围,运输装备粮食补给,这是必经之路。
“不行,这是让我们平白暴露。为了一点粮草和越人,不值得。”涓拒绝了。
从咸阳跑走,回老家隐居却遇到这群人的居衡提出建议:“我们可以试着让越人在这里做好准备,不需要我们亲自行动。”
“可以一试,但我们的重点应该放在联系其他力量上。我接到消息说,北面不远有项氏的族人在做事,抽出时间后,我们去和他们聊聊吧。”涓表示赞同,并给出另一个方向。
居衡则道:“比起这个,我前些天也听闻一件事,闽越王无诸,身边多了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