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此地民风彪悍

乡下小伙韩信,感受到了一点来自咸阳的时髦震撼。本文搜:微趣小说 weiqubook.com 免费阅读

他努力说服自己不要大惊小怪,要早些习惯超一线城市的开放与包容。

无论发生什么,只要一想到这是咸阳,那么一切就合理了。

不要被过去的目光局限!韩信暗暗握拳。

不就是韩王给自己设计葬礼吗?不就是项家有一堆小伙沉迷说书表演吗?

这根本不值得惊奇。

我还有得修炼啊。

要做一个稳重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人。

“母亲,咸阳很……特别。”韩信在外面跑了几天,回家淡定地精简表达。

他已经想明白了,那天他向好心人问韩非,想问的是住处,本想将信放到门房处。

但大约是中间的沟通出现了鸡同鸭讲的问题,路人把他指到韩非最近时常出没的具体位置:韩安家。

——韩安的葬礼筹备太吸睛,让好心人出现先入为主的误解,以为这也是个想跟着长辈去凑热闹的。

韩信一无所知地走错了门,再一上前表明来意,手里有给陈菱的信。

又被韩安的门僮单方面懂了,直接带他进去找到阿菱在咸阳真正的监护人——韩非。

“特别?是这样不错。”韩母认同,“你今日外出,错过了送来的奖励。”

韩信不解:“不是已经给过了吗?”

他们对奖赏原本的期待是学室的学习资格,或者是换来一点爵位。在没有摸透秦国奖惩规则的时候,这其实已经很敢想了。

县中的学室学子是弟子籍,将来会被任命为官吏,有免除徭役的资格;有爵位的人也会另录为爵籍。从户籍上实现阶层跨越。

这样的期望也能算是因为程数生出的对秦的信任。

以往情况下,对技术的改进如果让外人知道,黑心一点的就把他们母子做掉,直接吞掉成果;好心一点的就给些钱财意思一下。

再怎么说,孤儿寡母都是弱势群体,不敢因此奢望太多。

“是的,但在淮阴所接到的奖励不是全部啊。”

硬要算上去的话,这个在咸阳的住处以及配套的家具等物也是奖励的一项。而在淮阴,他们还另得到了五十亩可以免除赋税的田地。

不是给他们耕作的,是用来给他们建立更牢固的乡里关系。单论这一条,就足以保证两人在淮阴衣食无忧。

如果不是他们执意要到咸阳来,现在早就已经过上闲适的生活了。

即便到了咸阳,这些家乡的田地也能发挥作用。独木不成林,乡党受惠,将来自然就能凝聚成一股支持的力量,成为他们的依靠。

韩信询问道:“是那些没有支取的钱财吗?”

他知道家里还有一笔现金奖励没拿。当初程数说,如果他们要留在淮阴,这钱就由县衙出。但如果他们要走,这钱就由咸阳出。

不是程数吝啬坑上司,而是传信里就是这么写的。

远行时携带大量财物,容易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更会有性命之忧。

不如等到抵达目的地,安定下来再说。

“不是。今天有太子近侍来告诉我,混纺布官府每生产千匹,我们家中就可以得粟米五石,兑现以十年为限。他们还送来了最近结算的粟米……”

“竟然还有这样的方法吗?”韩信看到了源源不断的钱财保底。

他不觉得这是吝啬。家中已经收到买断的钱财,居然还有更多“分红式”奖赏,简直不能再厚道。以秦国推广的效率来看,恐怕接下来需要愁的是自己家没有那么多用来存粮的地方。

“唉,太子真是很体贴的人啊,没有让我们过于张扬,而是不断给予更实际的好处,这也是在保护我们……照他们告知我的信息来看,等你长大,也会有其他优待。我要好好了解一下秦国鼓励创造的各种措施了……”韩母道。

保障只要给的足,做事的积极性就能提高。但实不相瞒,激励足到这种地步,她都不想努力了。

倘若不是良心在隐隐作痛,她现在只想躺在家中当咸鱼。

“对了,明天我要去纺织的工坊看看。”

“您又有想法了吗?”韩信刚才在心里算自己每天可以吃多少饭,多余的粟米还能卖出去换其他物资,心情明显明媚许多。

“不,是我需要前去多培育几位学徒。”

这也是她在拿到奖励之后需要尽到的一点义务。为官府指导培养下一代人才。

韩信明白他们应该这么做,心中没有抵触。

他已经送完了信,这些天不想再出门,留下来看家也不错。顺便还能恢复一下他受到大城市冲击的幼小心灵。

第二日在送着母亲出门后,韩信就在院中安静自闭,思考人生。

没过多久,大门又被敲响。

他本以为是自家家长,但是听敲门的声音频率不一样,便问:“是谁

?”

问的时候,手还在招呼家里新来的侍从。

以防万一,拿剑拿剑,准备干一波。

让他这个小身板去干架,他当然会处于劣势。但是没关系,现在他有可以指挥的小兵了。

声音听起来很年轻:“我是内史恬之子,蔚。奉家中父亲的命令,前来……”

后面的话韩信没再听,只是淡定地又对侍从摇头。

心中颇为遗憾。打不起来了。

韩信去开门,门外果然站着个比自己稍微年长些的孩子。

蒙蔚不善交际,只是昨天交谈后,被爹扔过来帮韩信融入咸阳。小孩子接纳玩伴不需要太严格的礼仪规定,他没怎么考虑就直接来见人。

一见面,他觉得这位父亲口中的小天才看上去没有异于常人的地方。

特别像个正常人。

“……假如你有想要去的地方,或者想要了解的事情,都可以询问我,我会尽力帮助你。”蒙蔚的话说得干巴巴。

韩信考虑了一阵,不客气地说:“我想看一看咸阳。”

这是送上门来的向导,能够让自己进一步熟悉环境。前些天他出门几乎都是苍蝇乱撞,身边的人也指望不上,问得稍微细一点就说不知道。

但是面前这位,应该能提供更多信息吧?

蒙蔚对外也是个爽快的性格,更何况已经有家中允许,他不必权衡太多,点头:“可以。那就走吧。”

两人一拍即合,就这样出门溜达。

蒙蔚边走边道:“我年纪轻,也没有看过咸阳的全部坊市,只能带你去些我常去的地方转一圈……”

韩信现在不能一“嗯”了事,对陌生人使用的礼貌情商正在尽力上线,寒暄说:“没关系,咸阳太大,没有谁能处处都了解。”

等到关系再好一些,他就不想说这样的社交废话了。

“有的,太子就知道。”蒙蔚也是隐形的小太子吹,但他很克制,只是简短地提了一句就闭嘴。

两人沉默地同行一阵。

蒙蔚不知道吹太子会不会被反感,所以谨言慎行,不想给人招来小黑子,想先观察再行动。

他脑子里出现一堆太子相关内容,把它们禁掉之后,一时又想不起来能说别的什么。

如果拿出他和朋友们的相处日常,这好像不值得对刚见面的陌生人分享;如果讲自己枯燥的学习生涯,讲自己和老师的事情,这也不应该对韩信说;如果以家中的事开头,这就更不能对外人讲了。

想来想去,蒙蔚实在不知道该说啥,他选择先沉默。

沉默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

韩信则在思索:难道是要我来开启话题吗?我问你答?

他领悟,应该就是这样相处。于是心中挑选想要询问的内容。

正巧看见不远处巡逻的卫卒们,韩信便问他关心的战力问题:“我前不久外出的时候看见有卫卒所佩戴的头盔与他们不太相同……”

蒙蔚恍然点头,说:“这个呀,你是指那些脸上也有遮挡的卫卒吧?是为了不被黔首打。”

韩信:……?

谁打谁?

“前段时间有人意图谋害太子,在抓捕的时候,黔首心中愤懑敌视,于是会对犯人做出激烈的举动,容易误伤卫卒。”蒙蔚为他讲解前情提要,“所以就赶工做了木面罩,在去抓捕的时候可以戴上,防止被伤到面部。前面的这些人是负责巡逻的,不用参与抓捕,他们当然就不需要佩戴啦。”

韩信震惊到无法维持住他的社交情商,本能给出一个单音节回复:“……哦。”

回复完,觉得不太好,又憋了一句:“咸阳……民风彪悍。”

“哈哈,是有一些……”蒙蔚也不好意思附和,转而道,“不如去那边看看吧,那些卫卒是西市的逻兵,他们是在维持交易的秩序。现在正是开市的时间,那里很热闹的。”

“好。”韩信点头。

他们随着人流走,果然越走人越多。跨过很明显的界限。

蒙蔚指着那个接待处小房子前面聚集的人群,道:“如果不是商户,也可以在这市中买卖。凭借自己的户籍,在这里排队领取限时两月的市符,用来出售家中生产的富余。”

韩信点头,在心中记下。

以他家中的存粮速度,说不定过不久他就要来这里卖上好的粟米了。

蒙蔚又指着两块木榜:“这些红字是可以售卖的,黑字是不可以私自售卖的……”

走进来之后,各个摊位大小统一,有序排列,中间道路起码能过一辆牛车。

“平常好像还有市吏的审查,但我不太清楚是怎么做的,就不向你细说了。”

韩信再点点头,目不转睛地看着交易场面。

前几天他一直忙着到处跑,没有空来这见一见世面。

聚集的人群在谈论,吆喝。

蒙蔚看到前面人群扎堆的一个摊子,指着最热闹的地方,介绍说:“

那是在卖布,最近咸阳新出了一种很好的布匹,比丝坚韧,又比麻柔顺……”

韩信眼睛一亮,听他介绍完,也将目光投过去,不经意说了一句:“这是我母亲改良的。”

蒙蔚:?这时候我是不是该夸?

“……啊,好厉害。”蒙蔚夸完觉得自己的语气不够真诚,有点棒读。

但韩信已经满意颔首,很轻很轻地点了一下头,连嘴角都比刚才更放松了一些。

蒙蔚想:是在笑吗?是在笑吧。他其实很好相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