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5章 分水岭(4)
“都说我熊蛮子,是疯子。搜索本文首发: e8中文网 e8zw.com”
“现在看起来,这卢阎王,他娘的比我疯多了啊!!”
“哈哈——”
湖广,武昌府。
军务院特派有司。
正堂内,聚集着很多人。
而随着熊廷弼自嘲之言讲出,发笑的是当初随熊廷弼一起北上的将校,为首的正是曹变蛟、马祥麟他们。
湖广总督范景文,湖广巡抚张肯堂,湖广提督赵率教,郧阳巡抚高邦佐……一众湖广地界的封疆大吏齐聚在此,可他们的反应,却跟曹变蛟、马祥麟却是有些不一样的。
在湖广这地界待的时间久了,所以对于地方的很多事,他们的感受更为直观,许多事情啊,不是像战场上那样直来直往的,很多时候就是暗地里捅刀子,这些年下来,范景文他们在湖广这一带看着都憔悴不少。
没办法,太多的事需要操心了。
“好了,说正事吧。”
熊廷弼放下所持密报,收敛笑意道:“本辅来湖广,也有两月有余了,这期间对湖广辖地,郧阳辖地,偏沅辖地,湖广行都司,兴都留守司等也算是有了大致的了解。”
随着熊廷弼话音落下,在场一众文武表情严肃起来。
“这样说吧,一塌糊涂!!”
熊廷弼眼神凌厉起来,“老子是不知道你们是干什么吃的,陛下推行的军改,那都持续多长时间了?”
“结果呢?”
“就这?!”
“尤其是你们这帮做提督的,你们他娘的是锐气全没有了?还是有啥别的想法啊!!这就是你们对陛下的态度?!”
讲到这里,熊廷弼愤怒的拍起桌案。
以湖广提督赵率教为首的将校,无不是低下了脑袋,而曹变蛟、马祥麟他们则个个表情严肃。
谁不知道熊蛮子急起来,那是会骂娘的。
别看是文官出身,但骂起来是丝毫不带顾虑影响的。
但也恰是这种性格与作风,使得其在辽东,在中枢,在漠南,才能够极好的落实大明天子的决策。
虽说现在比起来,跟先前有所收敛很多,但是啊,那恼怒的时候还是一个样子。
“别的就他娘的不说了。”
熊廷弼伸手指着眼前这帮武将,瞪眼喝道:“整个湖广地界的宗藩宗室,全都他娘的跑到京城去了,说是为了朝见陛下,姥姥,一个个不还是贪生怕死,怕东南的动荡加剧,会影响到他们自己啊!”
“也就是陛下脾气好,没有对他们较这个真,真要较这个真,那一个个的亲王帽子,郡王帽子,全都他娘的要撤掉!!”
“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宗藩宗室全都跑了,不能过多带去京城的护军,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收编啊!!”
“都瞧瞧,这汇总的护军犯事的有多少,大明的好名声,全都他娘的叫这帮家伙给败坏了。”
湖广提督赵率教他们,一个个露出羞愧的表情。
对于这件事,他们不是不知道,但是自东南动荡起来,他们有太多的事需要兼顾,别的不说,就湖广地界频出的匪寇、江贼等,那就耗费他们不少心神,关键是这些骚乱吧,背后还有人在推波助澜、
这一切全都是利益使然。
在东南整体动荡之下,湖广需要确保的就是相对安稳,毕竟是产粮大省,如果这点都确保不了的话,那造成的影响与危害更大。
好,既然你们解决不了,那老子来解决。”
熊廷弼沉声喝道:“曹变蛟!!”
“末将在!!”
被点名的曹变蛟,立时上前喝道。
“老子只给你三个月时间,把整个湖广地界的护军,全都给老子集中到武昌一带。”熊廷弼伸手道。
“凡是违反我大明律法的,在湖广各地给老子公审处决掉,牵扯到亲族的,一律给老子移交给各地官府督办,谁要是敢打马虎眼,敢推诿的话,那给老子抓起来。”
“老子还就不相信了,有天子亲军在,一个个谁敢扎刺,谁要是敢扎刺,就给老子以谋逆论处,听明白没有!!”
“明白!!”
曹变蛟立时喝道:“三个月,把与护军相关的解决好,把筛选好的护军,悉数集中到武昌一带整编!!”
“这期间谁要是敢推诿,敢打马虎眼,那末将就把他们全抓起来,这期间要是有人敢蓄意谋反,勇卫营将坚决给予镇压!!”
一言激起千层浪。
范景文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熊廷弼在沉寂了两个月有余,一上来居然会来这样一个大的。
但他们震惊之余,一个个却暗暗庆幸起来。
这还好是天子派熊廷弼来了,不然的话,湖广想在这股风潮下,能够迅速的解决掉一些难以解决的积弊,恐怕是很难的事情。
没办法。
凭借着漠南大捷的影响,熊廷弼在中枢也好,
在地方也罢,那声威是极大的,这还不算完呢。
曹变蛟所领勇卫营,马祥麟所领虎贲军,那也都是打过打仗,打过硬仗的绝对精锐,关键他们还是天子亲军。
这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恰是因为湖广这个地方太重要,这也导致很多具体的事情,需要一位强有力的人臣来全面解决才行。
而想解决湖广的问题,军队就是重中之重。
只要军队解决好了,那么剩下的全都不是事了,因为谁要是敢反对,敢扎刺,直接出动军队就够了。
与原有时间线上不同,现阶段的大明啊,是呈现整体向上趋势的,特别是皇权,被朱由校集中不少,这也导致在一些大层面上,朱由校无需担心拥兵自重的事情。
能够在外统辖一定规模的武将,无一例外全都是跟皇权紧密相连的,关键是重要的将领啊,还都敕封了爵位。
像曹变蛟,凭借着漠南一战大捷,他得封冠军侯,尽管这个侯爵,是三等的,但这个赐号却非比寻常啊。
而马祥麟他们,不少也都敕封爵位了,关键是马祥麟他们是土司子弟,这代表着一件事情啊,朱由校在悄无声息的加速推进。
那就是改土归流!!
既然是要选择制约特权,那就不能只针对一部分,必须要全都囊括才行,而世袭的土司土官,就是重中之重。
不过与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这等激进的方式不一样,针对于土司这部分的改革,朱由校要相对温和不少。
他采取的方式,是叫一批土司子弟,忠于他,忠于天子的青年才俊,通过一场场对内对外战争,继而敕封爵位,叫他们习惯在中原,在京城的生活,从而叫他们不愿回到各自的家乡承袭土司土官。
而当这个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朱由校就会明确一件事,土司土官承袭必须要是嫡子才行,庶子是不能承袭的。
如此就会有一批土司土官无法承袭,那么他们的土司土官就只能废除掉了。
当然,这必然会有一些人不满意,但那又如何呢?
谁敢造反,那就灭了他们!
就叫敕封爵位的土司子弟,带领着军队去往各地平叛,如此他们就没有退路了,除了绝对忠于皇权再无选择。
而在这一系列的组合拳下,针对于西南的政策还有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对雪域,对中南的贸易往来,这愈发紧密的利益捆绑,势必会叫很多土司土官,不愿意轻易割舍这些利益,从而跟随造反的土司土官一起。
这些要做成的话,紧密围绕西南的大规模土司叛乱,将会在天启朝地界彻底杜绝,即便是有叛乱,那也是小规模的。
如此就没有什么值得警惕的了。
“除了护军以外,还有江防!!”
在此等氛围下,熊廷弼眼神凌厉道:“针对江防的整饬,持续了不知道多久,可内部的腐败,却是一茬一茬的出现。”
“既然是这样的话,那就把江防逐步缩编!!”
“马祥麟,这件事就由你虎贲军来具体统辖,中枢一应总署委派的直属厅,可有不少针对江防的协办公函。”
“给本辅照着名单抓人。”
“在这个过程中,谁要是敢煽动什么,敢推动什么,不用请示,就按谋逆处决,把他们的九族全给本辅抓起来。”
“熊枢辅,这动静闹得太大了吧。”
湖广总督范景文听后,不等马祥麟说话,就上前说道:“现阶段在整个湖广地界,还是有不少匪寇江匪的,尤其是江匪。”
“如果说把江防的力量……”
“那不是有虎贲军吗?”
熊廷弼摆手打断道:“三万虎贲军还不够的话,那本辅就向陛下请旨,从西南诸土司之中,抽调一批人手增补到虎贲军中,扩充到五万,五万不够,那就八万!!”
此言一出,震惊的不止是范景文,还有高邦佐他们。
漠南会战的结束,让虎贲军缩编到了三万,但是虎贲军上下,除了有不少敕爵的,还有不少晋升军职的。
但这些晋升军职的,他们所辖的军队规模却没有达到既定规模。
现在虎贲军随着熊廷弼南下了,一场有意识的扩编也会顺势展开。
这就是在进一步抽取土司的力量。
这也是改土归流的一部分,只是现在,以湖广要全面整顿军政遮掩住了。
一切都是朱由校布下的局。
“马祥麟!!”
没有理会堂内众文武的震惊,熊廷弼眼神凌厉的看向马祥麟。
“末将在!”
马祥麟沉声道。
“这件事能办成不能?”熊廷弼直接问道:“要是不能,那虎贲军即刻返回京城,本辅向陛下请旨,调别的天子亲军南下湖广!!”
“能!!”
听到这话,马祥麟当即喝道:“要是办不好,您砍末将脑袋!!”
“枢辅!!虎贲军定能办成!!
”
秦翼明他们想都没想,一个个上前喝道。
开什么玩笑,这次南下湖广,是陛下的旨意明确叫他们来的,现在他们要回到京城去,还调别的天子亲军来,那他们以后的头就抬不起来了!!
以后虎贲军算什么?
窝囊军?
废物军?
这对于在漠南打下胜仗的虎贲军,凝聚起极强的军魂军心的虎贲军全体来说,那绝对是不可能答应的。
天子亲军,那是独立于大明陆军之外的,是绝对忠诚于大明天子的,想要进天子亲军的门槛很高,但即便是这样,也有很多将校,很多将士,想要进去,因为那是天子亲军!!
这就是朱由校想要促成的。
军权,必须要牢牢掌握在手才行。
可如何维系住军权不出问题?
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依靠厂卫了,而天子亲军就是完美的过渡,只要天子亲军不出现任何问题,那么军权就绝对不可能出现问题。
“除了上述两件事外,还有就是各地卫所。”
熊廷弼起身道:“叫各地世袭卫所官来武昌,范督堂,此事要劳烦你了,以湖广总督的名义对下传达。”
“明确一点,通过湖广总督衙门考校的,可延期裁撤卫所,到时总督衙门会安排他们的新去处。”
“没有通过考校的,那不好意思了,职官没了,所在卫所一应屯田,悉数划归到官田序列下。”
“此事下官会办好的。”
范景文当即低首道。
其实范景文知道,这是熊廷弼给他面子,让他这个湖广总督的威严不至于受损,这件事做好了,功劳是他湖广总督衙门的,出现差池,那熊廷弼会出面解决的。
但也恰是这样,范景文心底生出唏嘘。
这也就是军务院枢辅才敢这样做,但凡是换一个人来办,哪怕是他,敢在解决护军、江防两件大事下,还要加快推动裁撤卫所,那整个湖广地界只怕是要乱套的。
熊廷弼是真的不怕。
握着漠南大捷的胜利果实在手,谁要是真敢做些什么,那就掰掰腕子吧,看谁究竟能笑到最后。
连建虏、蒙鞑这等精锐,熊廷弼都能率军击败,那就更别提糜烂掉的大明卫所军了。
甚至范景文还猜到了,不止是随熊廷弼南下的诸军各部,还有赵率教这帮武将统辖的诸军各部,其实是希望湖广出现乱子的,这样他们就能趁势获取军功了!!
有军功,必赏赐,这是今上做的最痛快的事情。
哪怕在中枢层面,在地方层面,私底下有很多人议论今上对爵位太宽松了,照这样的趋势下去,大明岂不是要有千余众,甚至更多些的勋贵?
即便绝大多数勋贵,那只是一世的,可这对大明而言还是太多了,这会给社稷造成极大的负担。
只可惜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猜到一点,在朱由校的内心深处,早就想好了解决之道,等到大明对内改革达到一定程度,会有一大批勋贵对外安置的,别的不说,单单是能增加世袭代数,允许拥有多少封地,这就足以吸引到很多勋贵向外安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