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7章 分水岭(6)
针对于东南试行的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同一时期下推动熊廷弼在湖广整饬改编大明陆军、江防体系,针对中枢所辖一众总署委派直属厅加强集权,针对西北全局推动以工代赈之策,这一系列的密集策略推行下,与内阁主导新策诸规紧密嵌合在一起,在战时机制的加持下,势必会在大明搅动着风云变幻。
面对自己一手促成的改革大趋势,朱由校心中无比清楚一点,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大明治下,各种矛盾与冲突会持续加剧,甚至在某些特定时期,在一些地域会爆发骚乱,以此来打断改革大浪潮!!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如果想要保障大明的改革大势,可以在这片土地上增强根基与韧性,那么就必须将军权牢牢抓在手里,没有军权来作为兜底震慑,改革必然会受各种风波与影响被迫中断,这是朱由校绝不愿看到,也绝不允许发生的。
“陛下至!!”
洪亮的声音在皇家军事学院礼堂响起。
本端坐着的一众进修学员,此刻整齐划一的站起身来,他们如炬的眼神齐刷刷的看向一处。
在这道道目光注视下,朱由校身穿特制军服,脚踩皮制长筒靴,一条金色腰带束着,腰间佩戴一把短手铳,整个人身姿挺拔的朝礼堂中央走去。
朱由校出来的那刹,礼堂内所聚进修学员代表,无不是流露出激亢的神色,对于他们的反应,朱由校看的一清二楚。
这次接收到皇家军事学院调令进修的将校,会进行一次为期半年的进修培训,大明陆军中高级将校班,隶属不同级别的将校,在今后这半年时间,将会接受最为严苛的培训,每隔一段时间会进行对应考核,不要觉得进了皇家军事学院进修,一切就高枕无忧了,等到期限一到就提级委派赴任。
在这半年时间内,如果组织召开的考核,敢有一次不合格的话,那就会被皇家军事学院清退出去,即便回到原部队,那也是降级留用,今后想在军中有所晋升,那将是困难重重的存在。
“拜见陛下!!”
在朱由校走至中央的那刹,礼堂内的一众进修学员,军官,教习等,无不整齐划一的举手行礼,眼神中闪烁精芒的沉声喝道。
声音之大,振聋发聩!
这股子精气神,让朱由校露出欣慰笑容,从这一刻开始,大明海陆两军将会迈向一个较快改革与发展周期。
大明海陆两军将朝向职业化、规模化、正规化的方向倾斜,为了促成今日之势,朱由校在过去不知做了多少事情。
“免礼吧。”
想到这些的朱由校,表情正色道。
随着朱由校话音落下,礼堂内的人群无不动了起来,但那一双双炙热的眼神,依旧汇聚在一处。
“以往都是朕坐着,觐见的武将站着,今日在这皇家军事学院,朕站着,你们坐着。”迎着一道道灼热目光,朱由校语气平淡道。
由于这处礼堂是特制的,所以扩音、回音效果很好,在绝对安静的环境下,一人说话,堂内每个人都能听清楚,不管处在哪个区域,都能听的一清二楚。
朱由校这话讲出时,让不少人的脸上露出惊诧表情。
“听朕军令,坐!!”
而在不少人惊诧错愕之际,朱由校的喝喊响起,在短暂迟疑的刹那,皇家军事学院所辖军官、教习等率先坐下,而处在各处的进修学员见状,一个个无不坐了下来,但即便是他们都坐下了,可一个个却腰板挺拔的坐着。
“你们是此次皇家军事学院选调进修的学员代表,对你们在军中立下的赫赫军功,朕都记得一清二楚。”
扫视着礼堂内的人群,朱由校负手而立,神情自若的说道:“甚至在你们之中,有不少新授勋爵的,金士麒何在!?”
“末…学生在!!!”
难掩激动的金士麒在一处站起,而随着金士麒的起立,不少目光聚焦过来,其中有一些目光中是带着激亢的。
“在漠南会战期间,所部立下战功众多。”看着难掩激动的金士麒,朱由校露出笑意的说道。
“库伦一带以少克多,与建虏多尔衮、多铎所率汉军两黄旗激战,此战不止打出了我大明军威,更策应了熊洪两部所定战略……”
朱由校说着金士麒所部,在漠南会战期间所做种种,金士麒的呼吸急促起来,他没有想到自己做的事,远在京城的天子居然知晓。
这是金士麒此前想的不敢想的。
而聚于礼堂的一众进修学员代表,有不少的内心也很激动,对于金士麒的战绩他们听说过一些,不过让他们激动的,不是金士麒怎样,而是高高在上的天子,会留意到金士麒所立战绩。
这是不是代表着只要他们做的足够出彩,那么也一定会得到天子的关注呢?
大明在过去走了一段很长的弯路,这使得武将的政治地位极低,文官可以任意插手军事,甚至是搞死一批批武将,尽管这站在统治者
的角度,是有利于王朝安稳的,至少不会出现拥兵自重,藩镇割据的事情,但是这一切在朱由校看来不好,大明处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可以缔造秩序,扩张疆域的时代,大明最应该做的事情是走出去,站住脚,而非是固步自封的守着祖宗打拼下的一亩三分地。
一代人有一代人肩负的使命。
一代人有一代人要扛的责任。
大明既然来到了天启一朝,天下既然归他朱由校执掌统辖,那么他必须要叫大明再度伟大起来。
“军人就该是这样!!”
在感受到此间气氛有所变,朱由校伸手指向金士麒,语气铿锵有力道:“以保家卫国为历史使命,以绝对服从为天然职责,大明需要的不是武将,而是堂堂正正的军人!!”
“军队,不应该是人人畏惧的地方,这个畏惧是指大明的子民,看到军队,是恐惧的,是惧怕的。”
“那样的话,军队就是欺压的代表。”
“你们,是皇家军事学院改革以来,首次招录的新军中高级将校,你们所代表的是大明武将向大明军人过渡的历史使命!!”
“朕知道,在过去,甚至是大明以前的诸朝,出现过很多以武乱政,以武暴敛,以武自拥的事情。”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从朕御极登基以来,以天启为年号,大明军队就在逐步改变,尽管这个改变,让朝野间备受争议,但朕自始至终都没有动摇过一个信念,那就是朕想缔造的大明军队注定是不一样的!!!”
“忠于陛下!!”
“忠于大明!!”
而在朱由校话音刚落时,皇家军事学院的军官、教习等一行人,齐刷刷的站起身来,瞪眼怒吼起来。
声音之大,直击每位进修学员的内心。
一粒种子似是萌发一般,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发芽了。
“忠于陛下!!”
“忠于大明!!”
金士麒的怒吼声响起。
“忠于陛下!!”
“忠于大明!!”
越来越多的怒吼声响起。
“保家卫国,绝对服从!!”
而在这一波接一波的怒吼声下,皇家军事学院的军官、教习等再度怒吼起来,这让礼堂内的一众进修学员代表,跟着就怒吼起来。
负手而立的朱由校,看着眼前怒吼的人潮,他的脸上没有任何反应,但心里却生出了感慨与唏嘘。
作为皇权专制的大明,有些底色是能更改的,但有些是无法更改的,可对于朱由校而言,他必须要促成一些事情的扎根,否则他所推动的改革大势,会将大明从一个深渊带向另一个深渊。
这是朱由校绝不愿看到的。
在大明内政持续改革下,朱由校要着眼于军队进行赋魂筑基,他要叫大明军队上下,不管是哪个军种,隶属哪个兵种,不管是将校还是将士……全都明白一点,大明军队跟过去是不一样的。
新旧的变更,不止体现在表面,更应体现在意识形态上。
尽管在过去吧,朱由校也一直在积极推动这些,但他没有在一个正式的公开场合,去把这些全都明确下来。
今日,在皇家军事学院,他要明确了。
那就是以保家卫国作为核心意识形态,真正意义上的推出来,他要把家国情怀给具象化出来。
只有这样,从严治军才能成为实际,而非是一个口号。
更为重要的一点,大明从这一刻开始,不再有武将之称了,有的只有军人之称,别看只是两个字之变,但带来的改变却是不同凡响的。
大明在过去啊,有着太多的世袭武将了,从中枢的武勋,到地方的卫所官,这些群体之中,是会时不时的蹦出些有担当,有魄力的武将,以此在大明所处当时特殊境遇下,发挥出他们的作用。
但是武将世袭带来的坏处太大了。
糜烂,堕落……
这是朱由校所能看到的。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将门势力的初成与聚势,这对大明造成的破坏与危害,实在是太大太大了。
而军人就不一样了。
军人就别想着世袭,必须要一步一个脚印的晋升上来,尽管在这过程中,难保会有一些人利用职权之便,去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
这在朱由校看来也是无法避免的。
毕竟人性是这样嘛。
不过在军队层面的军务院、五军都督府、大明军事法院,大明军事检察院,大明军事都察院,大明军事监察院,大明军法院……这些有司同样都不是摆设啊。
如果说,大明在到了某一时期下,又回到了天启朝军改前的境遇下,这也就代表着大明军队要进行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了,如果处在帝位的大明皇帝,没有魄力与能力去做这一切的话,那就注定着大明会走向衰败与倾覆。
但那不是朱由校要考虑的了。
毕竟这是在他死后很久才会发生的事情。
而且朱由校明确军人之称,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谋划,即将勋爵从军中摘出来,你在军中立下功勋,为大明开疆扩土,迎战强敌等一系列事宜,是因为你履行的自己的职责,为大明确保了核心利益,所以在国朝层面要对你进行赏赐,以此承认你所做的种种。
那么与之相对的,在其他领域立下了功勋,为大明带来了获益,国朝层面也会进行对应赏赐。
明确了这一点,就约束与制衡住了勋爵敕封下,不会因此有无边无际的特权,谁要是因为有了勋爵,就开始做不利于大明的事,那么国朝是有毫无争议的处置权,严惩权的,谁要是敢公然反对这件事,那就是在反对大明,反对国朝,对待这类人的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严厉惩处!!
“……今日你们聚在这里,朕把你们每个人都记住了。”在朱由校的有意把控下,这场不一样的开学典礼,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落入尾声。
“珍惜这次来皇家军事学院的进修机会,在未来的半年时间内,你们会经历一次次的考验与洗礼。”
“大明还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安稳,在看得见,看不见的地方,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果有朝一日,需要你们上战场的时候,朕希望你们能带领着朕所期许的大明新军,去为国朝,去为朕镇压一切不利于大明的叛逆势力!!”
“此时此刻,你们熟悉的袍泽,不熟悉的袍泽,就在为国朝,为社稷,为天下,做着他们应尽的职责与使命,朕希望你们能心无旁骛的进修,不要有任何的懈怠!!”
“谨遵陛下教诲!!”
礼堂内响起振聋发聩的怒吼,此时此刻,在他们的眼神里,朱由校看到了很多,而这恰是朱由校想要看到的,大明军改想要持续推动,就必须要有一批批具有新思想的群体,去在各自的位置上发挥作用才行。
不是说此前打了一些胜仗,大明军改就大功告成了,改革可没有这么简单,这需要持续不断的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