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一击仗剑至天涯

第1173章 东渡(4)

牵扯到东渡征伐东倭一战,朱由校是极其看重的,对于此战打多久,怎样打,朱由校没有做硬性要求,既然选择让驻朝总督卢象升全权负责此战,那就要充分给予信任与空间,以叫卢象升能打好东倭这一战。首发免费看书搜:晋江文学城 jinjiangwxc.com

东倭一战打响了,与之相关的战争债券就可以对外颁售了,凭借着先前对内对外所取傲人战绩,加之中枢层面一直保持的良好信誉,去分批多次的吸纳民间游资,继而有针对性的拨付使用,这对大明多领域的刺激与推动,会起到极大的作用和影响。

至于这一笔笔债券金银,等到东倭治下被一块块攻克,那些在东倭享有特权,掌有资源的群体,就会被大明雄师给查抄掉,以此来解决多数的债券本息,同时为避免大批金银流进大明,继而导致严重膨胀的事情,所以这个周期不能太短,必须要给中枢留足应对空间才可以。

故而这批战争债券没有一年期的,起底就是三年期的,而在此基础上,还有五年期,八年期,十年期三类。

朱由校就是要用这种方式,让大明的一些群体与战争紧密联系起来,只有这样,大明今后对外扩张的脚步才能保持住。

东倭一战的关键,不在于战争缴获与查抄,而在于战后的驻防统治与开采,特别是东倭治下金银铜矿藏,大明中枢必须要实际控制起来,等到这一批批金银铜原料,被铸造成大明新币,除了要满足大明本土所需流通外,还要成批次的流通到南洋诸地、中南半岛才行,这样大明的新币制体系才算真正搭建起来。

铸币税是朱由校给大明的一份厚礼。

只要是在大明影响范围内的地域,主流货币必须是大明新币才行,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地收割财富。

等到南洋、中南等地被大明实际控制起来,朱由校就会做另一件事,即信誉货币的纸币发行,不过这件事要想做,需要耐心等待一段时间,先把基础都扎牢靠了,再寻找时机对外明确。

但在此之前啊,朱由校要先解决纸币防伪、监察、回流等各项事宜,把事情做到前面,总比临时抱佛脚要好。

而在此等态势下,当第一批征倭债券颁售,被京城京畿、北直隶、辽东等地抢购一空后没多久,在西苑的朱由校,没有等来关于征倭前线的战报,却等来了朝鲜王李祬薨的消息。

对于此事,朱由校没有太在意。

这些年下来,大明中枢所派驻朝总督府,已在藩属朝鲜取缔了朝鲜王室及王廷,朝鲜王就是一个吉祥物。

既然是吉祥物,那就要有做吉祥物的觉悟。

对朝鲜王的死,朱由校一点都不奇怪。

朝鲜在过去,本土是问题很多,尤其是这个派那个党的争斗,更是层出不穷,可以说是把朝鲜搅得乌烟瘴气。

但话说回来,朝鲜王所处位置,还是很超然的,对王廷及地方的掌控与影响,还是能体现出王权至上的。

至于本土之外,作为大明的藩属国,又紧挨着大明辽东,使得朝鲜真遭到外敌进犯,只要跑到大明这边,作为宗主国的大明,肯定会出手帮其解决的。

内忧外患全都在可控范围内,这朝鲜王的日子过得如何不滋润?

可是这一切吧,随着天启朝的到来,宣告着所有都跟着变了,朝鲜王的权力被限制,地位被控制,自由被约束,而朝鲜王廷呢,更是一步步被架空掉了,朝鲜的一切,是由大明说的算的。

换做是谁,会不觉得憋屈?

但再憋屈也要忍着!!

今后在大明周边,或许会保留藩属之名,但是所有的一切,全都归大明管辖,甚至按朱由校所想,在现有的藩属国之中,会有一半靠上的王室,将过渡到大明宗藩头上,继而确保大明的绝对统治。

史书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

等到大明在北,在南,在西,在东皆取得对应成果,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域后,朱由校就会推动做一件事。

即以大明为主体重修史料,将不符合大一统的全给剔除掉,抹杀掉,将不利于统治的全都给解决掉,而这件事真的做好了,大明就是新大明了,哪怕之后的大明,在所难免的会衰败下来,会使一些地域失去控制,但有这些东西在,朱由校相信后世子孙肯定能再给收复回来。

一个国朝的强盛根基,看的就是战略纵深,等到蒸汽时代降临大明,一系列问题与麻烦就都迎刃而解了。

也恰恰是这样,一批专项银砸进了蒸汽领域的研制与开发。

“陛下,就今下所掌握的情况来看,延绥等地出现的叛乱,除了天灾以外,还有人祸导致的。”

熊廷弼表情严肃道:“据军务院探查到的消息,有一批新兴群体对于雇工,工匠等压榨的太过厉害了。”

“特别是像开采各类矿藏,以煤为主的,存有不少过度压榨的情况,这其中有一些胆子更大,即便是死了人了,也是……”

听到熊廷弼讲的这些,朱由校心里轻叹一声,他所担心的事情,到底还

是在大明各地出现了。

随着集约型手工制造业的发展与增扩,大明会出现一批批新的问题与麻烦,而这在先前是从没有遇到过的。

或许朱由校知道这些,但是在中枢,在地方的官员呢,他们却不知道啊,甚至在他们之中还会勾结其中。

这都是发展所必然会带来的。

任何一段发展时期下,都会有好的一面,也会有坏的一面,这都是符合时代背景的。

也恰恰是因为朱由校知道这些,所以在孙承宗、袁可立、朱燮元、王在晋他们从内阁退下来后,朱由校为什么要叫他们去军务院任职的原因之一。

上述这些人,不仅知晓大明的内政情况,关键是对于兵事也有所了解,有所见解,有他们在军务院任职,不仅能帮着熊廷弼一起持续去推军改深化,更要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内部出现的叛乱,在积极选择镇压的过程中,要将导致叛乱出现的原因总结好,看有哪些是因为人导致的,因为发展导致的,继而反馈到内阁这边,继而好叫毕自严他们去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与清算。

战时机制的含金量,正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加。

在这几年下来,强权内阁,强权军务院,已经从中枢到地方树立起来了,不管是谁,只要敢违背内阁或军务院的决策,那么就会受到对应的严惩。

而在此基础上,愈发严的吏治整顿,也在持续的发威。

朱由校当然知道,这样的模式进行的久了,会给大明带来新的问题,但是为了把先前的解决好,与此同时,为大明探索出一条新路,战时机制的周期会持续很久,等到朱由校觉得时机到了,他就会叫停战时机制,并且完善启动与叫停战时机制的规则。

上下限都探出来,在这之间的来回摆动,在朱由校看来是很正常的现象。

“该汇总的尽快汇总,把属于内阁该解决的,要定期移交给内阁去。”想到这里,朱由校表情严肃道。

“镇压叛乱,是军务院,是五军都督府必须要做好的事,但与之相对的,跟内阁,跟中枢,跟地方有关的事,也要叫他们发挥对应作用。”

熊廷弼、孙承宗、袁可立他们听到这话,无不是流露出各异神色,今下的大明,在不知不觉间又处在内外皆有战事下了。

只不过跟先前不一样,对于这些战事,大明中枢是有决心,有底气解决好的,无非就是麻烦一些,棘手一些,可是对大明而言,有些事终究是要面对的。

其实说起来,有一些人最初是不这样想的,但在见到了蒸汽装置,知晓了大明未来的路,他们的信心有了,决心有了。

大明既然跟过去不一样了,那为什么一定要沿着旧有的一切去转呢?

这明明对大明没有好处。

在旁观政的朱慈燃,自始至终都没有说话,他的心里一直在盘算一本账,等到大明国内的平叛,对东倭的仗打完了,围绕军工这一块的发展与壮大,大明能从中获取多少好处?

别看朱慈燃还没有被立为太子,可现在的他,在考虑不少事情时,都是站在很超然的位置在思考。

大明的事不是单独存在的,是多领域多层面牵扯很深的,很多时候想解决一件事,就需要把不少事情跟着解决,不然就不能有好的一面。

就像军工这一块的发展与壮大,直接作用的是陆海两军的提升与发展,这体现的是大明军威,以此来震慑住国内外的宵小之辈,但与之相对的,是与军工有密切联系的上下游产业,这些也是会跟着发展起来的。

而这些不断增扩的产业线,又会持续吸纳群体进来,这恰好为大明频生的灾害,解决了一部分破产群体的安置问题。

如果不安置好他们,那大明会出现层出不穷的骚乱,甚至是叛乱,这是谁都不愿看到的事情。

当然了,安置这些群体,除了在集约型手工制造业外,还会有一系列的安排,如中枢层面明确的大工,如地方层面明确的大工,这些都将会吸纳大批的破产群体,而等到这些大工悉数竣工,这些参与兴建的群体,也都将会得到妥善安排。

只是这样做吧,就需要很多的钱。

而钱呢,就要多方面来聚集了。

战争是获取的其中来源之一。

“陛下!!朝鲜急递来前线军情!!”

在朱慈燃思绪万千之下,愈发感受到治理天下不易之际,一道亢奋的声音响起,这叫不少人循声看去。

当朱由校拿起那份急递奏报,熊廷弼、孙承宗等一行人,还有朱慈燃,无不是紧张的看向御前。

征倭的仗打的到底怎样。

这是他们最关心的。

如果连头都没有起好的话,这对后续是非常不利的,而这会由此带来多少麻烦,熊廷弼他们根本就不敢想下去。

这也是为什么朱由校一再的强调,东倭的仗只能打赢,不能失利的原因所在。

因为现在的大明不能败!!

“哈哈……”

而在此等氛围下,

朱由校爽朗的笑声出现,熊廷弼他们在听到笑声时,一个个的心跟着放松下来。

“朕果真没有看错卢象升啊。”

“东倭征伐的先驱之战,打的不错。”

“长崎等地沿海皆被我军夺取了。”

而在道道注视下,朱由校站起身来,快步朝一处走去,熊廷弼他们见状,一个个都跟了上去。

在此之前,朱由校将所持奏报,递给了熊廷弼他们,不多时,众人就知晓前线的情况怎样了。

“陛下,长崎等地被顺利拿下,那接下来卢象升他们的重点,就会放到东倭所辖的四国、本州两岛之上,只要将这两大岛拿下,那么周边的岛屿群,还有小岛,都将会控制在我军之中。”

“如此一来的话,我朝就能以此作为根基与中转,对东倭最大的岛展开攻势,先将沿海悉数控制起来,叫东倭的海上力量被彻底瓦解掉,那后续的仗打起来,就对我朝极其有利了。”

“不止是这样,在此期间,我朝还能派遣一部分力量,前去虾夷,只要能控制住该地的话,那我军就能形成夹击之势……”

负手而立的朱由校,听着熊廷弼他们所讲的种种,看着眼前悬挂的舆图,在他的脸上露出淡淡笑意。

万事开头难,但只要这个头开好了,把该理顺的全都给理顺清楚,剩下的,对于大明而言就好解决多了。

对于卢象升,朱由校是绝对放心的,如果连一个东倭,卢象升都不能妥善解决好的话,那今后又该如何以内阁首辅的身份,来解决大明那时需要解决的问题?

所以征伐东倭这一战,对于卢象升而言也是一次考验,这将关系到他今后到底能不能出任内阁首辅,为此朱由校所需要做的,是把卢象升需要的给解决好,剩下的就要看卢象升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