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0章 大明即将北伐,锦衣卫在应天的行动
小旗官连忙移开目光,低头道:“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站出来保卫大明,是天经地义的事,只是不知道战后能回来的有多少兄弟罢了。”
“牺牲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我们不挺身而出,莫非要让家人为我们冲锋陷阵?大明的儿郎绝对这样的懦夫!”
朱允炆却是一脸平静。
当他给了刘天禄那致命一击后,就已将个人生死抛诸脑后。
但他不能无视将士们的生命。
如果没有他们,大明还会是大明么?
朱允炆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但又说不上来。
他微微摇头,轻声道:“职责所在,就应该尽职尽责。身为军人,保家卫国,责无旁贷。但如果战争真的爆发了,你们跟着我,不要太过冒进。”
他遭遇不测也无妨,一旦他牺牲的消息传回京师,萧涵的生活便能从此无忧。
若是这些将士们失去生命,则意味着一个个普通家庭将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真到了战场上,尽力保护每个人的生命才是关键。
“荒谬。”
一个小旗官趁无人注意之际,将配发的一半酒直接饮下,满脸通红地拍着胸口坚定道。
“咱们这些世代军籍的人,出生便是为了守护大明江山,断不可能退居总旗之后,只愿到时别忽略了为我们请功,让朝廷能给战死者的家属适当补助。”
他身边的三个小旗官也纷纷点头。
朱允炆只好颔了颔首。
毕竟朝中有严格抚恤政策,任何人都不敢擅自改动半点,一旦有差池出现,那些受影响的家庭定不会善罢甘休。
再说这也是朱元璋亲自批准的准则。
这时,远处传来了清晰的脚步声。
第一个出现的是戍堡第一队的小旗官。
见第一队巡逻人员返回。
第二队小旗官立马起身:“总旗,轮到我们外出巡视了。”
朱允炆颔首。
大家的交谈逐渐平息。
戍堡外,寒风夹杂着飞雪,不断涌入刚开启的大门。
……
应天府。
傍晚起,各式烟火已在空中连续绽放,直至深夜。
圣旨特许,从28年腊月23起始直至29年的正月15元宵节为止。
京师将全天候开放娱乐设施,供民众自由参与庆祝活动。
此时已经是深夜,街巷里还能看到很多人,在吃完年夜饭后出来游玩。
这一幕,并不局限于皇宫周围,就连西边的边境,也是一片欢腾。
仿佛整个京师都笼罩在了一种节日的氛围之中。
但也有一些比较安静的地方。
总有少数人群远离繁华中心,在背后默默承担职责。
譬如锦衣卫统帅蒋瓛,白天便提前吃了年夜饭。
匆匆用餐完毕,派送了节日红包,便立即换上官服出发。
尽管身为皇帝亲信,对外宣称是为了保障京师安全,才需留署办公。
然而实际上,他却带领着手下,悄然前往一处偏僻隐蔽之处。
宽大的帽檐下,蒋瓛一双眼睛透着一股深邃。
前面不远的一座院落中,有一队锦衣卫的人正严阵以待。
紧闭的门上,并没有被雪覆盖。
很快。
院门缓缓打开。
“进攻。”
蒋瓛低声发令,手势轻轻向前一点。
官兵们立刻涌入院子,自后庭迅速向前院推进。
不过一炷香时间。
蒋瓛已经站在了府邸大厅中。
大厅内摆着几张桌子,上面原本摆放的瓜果酒菜已被搅乱。
一名穿着便装的男子,被官兵五花大绑推到了蒋瓛跟前。
此人满脸酒气,一见到蒋瓛,身体猛地颤抖起来,眼里满是恐慌。
或许是仗着几分醉意,他竟然有些出乎意料地鼓起了勇气。
“蒋瓛,你这是干什么?”
“眼下朝廷已封印,你还想怎么样?”
蒋瓛面无表情:“难道因为朝廷暂时封印,锦衣卫就不能做事了吗?”
他平静而冷淡地望向旁边躺着的尸体。
男人眼神更加惊慌失措。
“我可是户部清吏司郎中,平日奉公守法,从未违法,蒋瓛你到底什么意思。”
这已经是他第三次这样质问了。
蒋瓛只是冷笑:“你想太多了。今天晚上不单是你,还有户部陕西道、北平道的几位,也被列为目标。”
“你们究竟想干嘛?”
“我没有触犯过律法啊。”
清吏司郎中抬头怒目圆睁。
蒋瓛打了个哈欠:“大明准备北伐了。”
说完这些话,他环视了一眼被抓捕的人们,又是一个哈欠过后,径直朝着大门走去。
那郎中瞪大眼睛。
还没等他说些什么,一道闪光就在他眼前闪过。
蒋瓛稍微停顿,嘴角勾起一丝笑意。
“大明将迎来新的盛世,绝不能容忍任何人拖累。”
类似的场景,此刻正发生在应天府的各个角落里。
不仅针对那些文官,就连后军都督府也受到了全面整顿。
之前通融的小错误,在洪武28年的除夕夜,全部遭到了严格处理。
所有可能对关外用兵,产生负面影响的人,都没有活到第二天早上。
文渊阁。
灯火通明,内阁要员云集。
外界,一道道消息不断传来。
首辅任亨泰脸紧了紧,但是没有说话。
解缙和徐辉祖是这方面的负责人。
“皇上的意图很明确,此次北上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看过最新消息后,解缙道。
旁边的徐辉祖补充道:“这些人或多或少都有些问题,铲除了也就算了,以后找廉洁能干之人顶替就行。”
任亨泰不屑哼了一声,“这倒不是我担心的,而是陛下行事方式过于秘密了。莫非往后咱们朝廷办事就这样藏着掖着?”
“此次出征,乃是举国之力,不容有失。”
解缙郑重说道。
任亨泰面色凝重,叹了口气。
“通知通政司和行人司,明日清晨,我要把他们的所作所为,传遍整个京师。”
解缙笑道:“我正在处理,您老放心。”
任亨泰依旧心绪不佳,站起身挥手道:“我累了,先去睡一觉,你们继续留守。”
说完,他径直走向内阁班房。
那里面设有供大臣临时休息的卧榻。
解缙微笑未语,转身看着徐辉祖:“还需劳烦国公签发几份军令,送往边境各地。此外,明年即将轮班进京驻守的南方卫所官兵,也应在年后迅速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