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送还首级,蒸汽机
第349章 送还首级,蒸汽机
但就算是秦军又如何,也一样是人,两只眼睛一张嘴,两条胳臂两条腿,被射中一箭、砍中一刀也得受伤死亡。
哪怕他们今日活不了,也要从这些秦军身上咬下几口肉,要是能将这支秦军击溃,则更好。
那能破坏掉秦人想拿他们向乌孙人立威的计划,让乌孙人看到秦人并没传闻里那么强,站在秦人那边未必有前途。
然而,想法美好,现实残酷。
大秦骑兵虽非从小在草原成长,但训练有素,这队骑兵还是上过战场的大秦精锐,所持兵甲又比月氏使团精良。
月氏使团有何优点能够相比?
远处,刘季、乌孙王认真看着月氏使团和大秦使团护卫骑兵朝彼此接近,双方都没选择避退,打算硬碰硬正面交手。
只见两队骑兵快速接近,像两条颜色不同的洪流冲撞在一起。
很快,那条黑色洪流将另一条洪流暴力撕开,从中穿杀出去,在身后留下一具具尸体。
这并未结束,交错而过的两支骑兵迅速调转马头,再次朝对方冲杀回去。
只是这一次,另一条洪流松散小了许多。
没有畏惧,没有投降,唯杀而已,只是这种勇武并无意义。
在一波又一波的冲杀交战中,另一条洪流被彻底击溃,月氏使团的一具具尸体倒在原野上,留下未死的战马嘶鸣。
看着月氏使团被秦骑杀尽,乌孙王等人心中并未有太多高兴,反而多了些迷茫和担忧。
尽管知道秦人的实力在月氏人之上,但秦人胜的太轻松了些。
在这场小规模交战中,秦人并非零伤亡,只是伤亡的那点人数相比取得的战果,可谓大获全胜。
尽管不想承认,但他们的实力确实不如月氏人。
这也意味着如果换作是他们和秦人敌对,双方的伤亡比将更惊人。
秦人实力如此强,他们和秦人联合,真是一个好选择?
可路已经走到这,现在想回头也难了,只能先硬着头皮继续走。
不然,不仅会得罪月氏人,还会得罪秦人,那才真完了。
乌孙王等人心情沉重,却不敢表露出来,甚至还要陪着笑脸向刘季道贺。
乌孙王满脸笑容,夸赞道:“不愧是大秦铁骑,果真名不虚传,在贵军手下,月氏人也不堪一击!”
刘季还未回话,一秦骑驭马过来,向刘季道:“禀告大使,月氏使团一百三十八人,已尽数伏诛!”
望了眼交战处,刘季道:“是兄弟们敢于用命才有此胜,回去后,我定会为诸位兄弟请功!”
“将受伤的兄弟照顾妥当,至于亡了的弟兄……好生收敛他们尸骨,是我刘季对不住他们,他们随我从大秦过来,却不能将他们完整带回!”
说完这番话,刘季又道:“记住阵亡的弟兄们名字,好好收拾其等遗物。”
“我刘季立誓:没能将他们活着带回大秦,但必会将他们的遗物带回大秦,交予他们家人!”
安排好对伤亡秦骑的处理,刘季这才看向乌孙王。
“月氏使团皆已伏诛,大王与诸位以为其等尸身当如何处置?”
看似在询问他们意见,商讨如何处置月氏使团尸身,但乌孙王等人明白这不是询问,而是让他们表态。
他们没有多余的选择。
难不成秦人会允许他们提议说将月氏使团众人好生安葬?
询问不过是走个过场,表示一下对他们的尊重,要真提议,那就是不懂事了。
乌孙王明白这点,恭敬道:“月氏使团为贵军所破,当由大使做主,我等遵从即可!”
与其他们提议如何处置,不如主动让秦使决定,反正他们又做不了主,最终都得看秦使之意。
刘季也没废话,毫不客气地做下决定:“既如此,那便将其等首级尽数送回月氏,送还首级之事,我大秦有所不便,便有劳诸位!”
尽管在来前,便猜到秦人可能会让他们做什么,心里已经有准备,但听到刘季的决定,乌孙王等还是倒吸一口凉气。
能当秦使的果然都不是善茬,这名看起来直爽豪迈的秦使也是个狠角色!
他们乌孙和月氏本就有仇怨,要是他们派人将这一百多颗月氏使团的人头送到月氏,月氏王将如何愤怒,用脚趾想也能知晓。
两家仇怨将变得更深,再难化解,而在大秦和月氏两边如何选择中,他们也将被坐实在大秦这方,再难倒向月氏。
这是逼他们乌孙向大秦递交投名状!
但秦使已做下决定,他们还能容拒绝不成?
乌孙王并无犹豫,道:“愿遵上使之令!”
见乌孙王这么识趣,刘季脸上的严肃顿时消散,重新恢复成平时豪迈的样子,仿佛刚刚那个威逼乌孙王的秦使非他自己。
刘季笑道:“大王
放心,待返回咸阳,我必会向陛下奏明大王之功,大秦不会亏待任何有功之人!”
几日后,月氏王廷,一座毡房内,地上摆着几口箱子,箱盖已被打开。
看着其中零乱放着的一颗颗人头,毡房内传出一声怒喝:“乌孙小儿、秦人贼子,欺人太甚!”
房内其他人脸色也不好看,他们想过派出的使团会被杀害,但没想过这帮混蛋会如此羞辱他们。
在杀了使团众人后,将其等首级砍下送还他们,用的还是木箱盛装。
尤其打开后,看到被随意放在木箱内的人头,更是怒极。
这可是他们月氏的使者,就算被杀、被砍头,也不该像对杂物一般对待。
比之于前几日,这次在毡房内的月氏头领更多,情势不容乐观,月氏王招来了更多头领。
那名提议和东胡结盟的头领此刻也在房内,见月氏王动怒,道:“此乃秦人和乌孙之计,其等是故意激怒大王,大王万莫中招!”
这位头领分析道:“秦人和乌孙岂能不知如此作为会激怒我等,但其等还是如此做了,正是为让我等怒而不智,好掉入其等陷阱。”
乌孙人和秦人不知道将这些人头送来会加深仇恨?
肯定知道!
但秦人、乌孙就这么做了,显然就是为了激怒他们,让他们仇恨。尽管知道这位头领所言不错,但怒气仍旧难平。
明白是回事,做到又是另一回事。
月氏王道:“难道我就要忍下这口气?什么都不能做?”
这位头领回道:“是让大王暂且忍下,非一直忍。以我等如今情况,对乌孙和秦人发兵,暂不能做,但我等有其他可做之事。”
“秦人、乌孙将这些首级送回,的确在羞辱我等,可也未尝无利!”
听到“未尝无利”,月氏王的怒火稍微消了些许:“依你之言,此事对我等还是好事?”
“谈不上好事,但有所用处。我等可将这些首级向族人展示,让族人知晓秦人、乌孙之患,如此一来,族人将更为团结,坚持与秦人、乌孙相抗。”
仔细想想确有几分道理,将人头给族人们看看,让他们知道秦人、乌孙的凶残,生出同仇敌忾的想法,坚定对抗秦人、乌孙人的决心。
看吧,秦人、乌孙就是这么凶残,我们已经和他们结仇,如果大家不奋力抵抗,等他们打来,没人能够幸免。
今天,这些箱子里装的是其他人的头,明天就可能装你们的头!
不想被砍下头放到箱子里,就起来和秦人、乌孙人拼命!
月氏王思索片刻后,道:“便依你之言,等到日后,定要报今日之辱!”
不仅杀他的使者,还将人头送还回来,还用箱子胡乱盛装,完全是将他的颜面放在脚下使劲踩。
一头领出声道:“首级是乌孙派人送回,其等恐为秦人所逼,被迫做此事。”
“若是如此,乌孙人也许会对秦人心存不满,我等是否可使秦人、乌孙离心?”
好像真有这种可能,乌孙人如果是被秦人逼迫,那么他们也许能借这个机会拉拢乌孙人,离间乌孙人和秦人的关系。
但马上便有人反驳这想法。
“且不说我等尚无法确定此事是否真为秦人所逼,即使确定,又能如何?”
“此事做下,表明乌孙人已投向秦人,纵使我等拉拢一些乌孙人,又如何判断其等是否真心实意?万一其等只是假意投向我等,暗里却依旧忠于秦人。”
这话也有道理,乌孙人本就和他们有仇,就算秦人真的逼迫了他们,但秦人的逼迫之恨肯定没有和他们月氏的仇深。
即使乌孙人不喜欢秦人,也不代表乌孙人就喜欢他们,乌孙人最想要灭的肯定还是他们月氏,况且乌孙人未必是被迫。
在刘季出使乌孙时,大秦咸阳,六英工业区某处,李念正带着始皇帝和众臣观看一个机器。
首相王绾惊奇道:“虽早已知晓六英宫中多奇物,可今见此物,方知奇物之奇。”
李斯也评价道:“此物有大用,其力若再大些,兴许能拖动车马舟船,做成人力难及之事!”
王翦听了李斯话后,也道:“若有朝一日,此物能拖动车马,当能用于战场,如今火炮移动不便,也许可由其牵引。”
始皇帝看着此物,听着众臣的议论,不由想到在李念手机中看到的飞机、巨舰等物,那些东西难道便是由此物作为动力?
他们现在正看的这个机器是台蒸汽机,由李念、墨家中人和少府工匠联合完成。
在规划大秦的发展过程中,李念原本没想这么快把蒸汽机制作出来。
因为缺乏橡胶。
可后来发现若不制作蒸汽机,很多事办起来会很不方便,他的规划将受阻,而要等到有橡胶再做蒸汽机,那要等到哪年哪月?
橡胶出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流域,就算以大秦的发展速度,渡过太平洋抵达美洲,取得橡胶再回大秦,也不是
一朝一夕可以办成。
难道在这段时间里,就白白等着取回橡胶再制造蒸汽机?
李念左思右想后,觉得不能这样等,橡胶是更好的材料,但并非没了橡胶就不行,先用其他材料作为替代,等有了橡胶后再换。
于是,蒸汽机制造被列进了他的规划之中!
这台蒸汽机并不是在大秦制造的第一台蒸汽机,但这台是到目前为止性能最优秀的一台。
众臣看到后,很多人一眼便看出蒸汽机潜力,此物或许不便于普及于民,可于大秦来说,将有重要作用。
像其可用于冶炼。
匠人在冶炼时会生病疲累,可这东西不会,只要不坏,便能日夜不停运转。
那能让大秦冶炼多少金属,打造多少兵甲?
还可节省下许多人力。
再像其可装于车马舟船之上,以其为动力,可昼夜不停运输。
始皇帝已经想到,在大秦铺设合适的道路,用上以此物为动力的车马,兴许能让天下间的物资调动往他想使之到达的任何一处。
蒙恬也在今日来观看蒸汽机之列,看到蒸汽机的第一想法便是这东西可装在舟船之上。
以其为动力的舟船能航行多快,航行多远?
以此物制造的舟船才是真正能远航大海之船!
始皇帝道:“李念,讲讲此物因何能动,为何能生出力气?”
李念笑道:“此物的道理其实很简单,说白了便是烧开水!”
众多大臣一愣,烧水能有这般力气?
“据臣所知,水有三态,分为液态、气态、固态:液态之水便是我等平日所见河水、雨水,固态之水便如冰、雪、霜……”
赵高听了李念话后,道:“那气态之水莫非便是平时所见雾气,或水沸时所生水汽,天上之云?”
液态水是河水雨水,固态水是冰霜,气态水应当就是雾气。
这是种想当然的想法,李念当年也犯过这种错误。
他摇头道:“不是,气态之水肉眼不可见,是一种无形无色无味之气。我等平时所见雾气、水沸时所生水汽,以为是气态之水,实则仍是液态之水。”
尉缭奇道:“既无色无形无味,又如何得知有气态之水?”
李念道:“将水煮沸时,诸位会看到水会减少,却不知其所踪,实则便是液态水化为气态水流失。”
“若在煮沸的水上置一盖,诸位可看到有水珠于盖中凝结,便是气态水又化为液态水显现。”
尉缭道:“以公子之意,液态之水、固态之水、气态之水可互相转化,且在此过程当中,会发生某些奇异变化,因而便能以此中道理制出这蒸汽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