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司马相如的逆袭

河间和鲁地相邻,鲁地一直遵循礼仪道德,还保留有孔子的传统风气。但鲁王刘余,他从淮阳迁来这里治理后,并不喜欢文学,只对宫殿、狗、马这类东西感兴趣。他甚至想要把孔子的旧宅全部拆掉,用来建造自己的宫殿。于是,他亲自监督工程,下令砸毁墙壁。在拆墙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墙壁里藏着几十卷书,上面的文字都像蝌蚪一样,鲁王刘余大多不认识这些字,但也觉得十分惊奇。随后,鲁王刘余走进了孔子的庙堂,突然听到钟和磐的敲击声,以及琴瑟的弹奏声同时响起,他怀疑里面有人在演奏音乐。但当他四处寻找时,却没有发现任何人的踪迹,只有那美妙的音乐余音仿佛还在梁间回荡。这吓得鲁王刘余汗毛都竖了起来,他连忙命令工匠停止工作,并把被破坏的墙壁修补好,让一切恢复原样。同时,他还把在墙壁里发现的那些遗书,归还给了孔子的后代,然后自己坐车离开了。据说,这些遗书是孔子的第八代孙子孔襄所藏的,其中包括《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等书籍。当时,为了避免秦朝的焚书之祸,孔襄把这些书籍的原简藏在了墙壁里。直到这次被鲁王刘余无意中发现,所以后人把这些从墙壁里发现的经书称为“壁经”。毕竟孔子神灵有灵,保护了他的庙宇不被破坏。鲁王刘余经过这次惊吓后,才不敢再小看儒家学说和孔子的地位。然而,他以前的那些爱好,像喜欢宫殿、狗、马等奢华享受,却一点都没有改变。由于花费太大,他常常不够钱用,于是就从百姓那里随意拿取。幸好有鲁国的丞相田叔,他尽力弥补鲁王的过失,才稍微减少了百姓对鲁王的不满和怨言。田叔自从被朝廷任命到鲁国上任后,刚一到鲁国,就遇到有百姓拦住他的车轿告状,说鲁王擅自抢夺百姓的财物。田叔听了,假装生气地说:

“鲁王难道不是你们的主人吗?你们怎么敢和王爷打官司呢!”

说完后,田叔立即命令将带头告状的二十个人各自鞭打五十下,其他人则都被赶走了。鲁王刘余得知此事后,心中也感到惭愧,于是把自己的私房钱取出来,交给田叔,让他去偿还给百姓。这样看来,鲁王刘余还算是个有良心的王爷。但田叔却拒绝说:

“这些钱是王爷从百姓那里取得的,应该由王爷自己去偿还。如果让我代劳,那么王爷就会背上恶名,而我则会得到贤名,这样做不合适。我认为王爷还是自己亲自去偿还比较好!”

鲁王余听了田叔的话后,就按照他的建议,自己去偿还了那些钱,从此再也没有随意从百姓那里拿取财物。然而,鲁王刘余每天出去游玩打猎的习惯却还是没有改变。对于这一点,田叔并没有多加劝阻,只是每当鲁王刘余出去打猎时,他都会随行,尽管他年纪已经很大,行动迟缓,常常累得气喘吁吁。鲁王刘余对田叔这位老者十分敬重,总是劝他回去休息。田叔虽然当面答应了,但走出苑囿后,依然坚持露天坐着等待鲁王刘余归来。有人把这个情况禀报给鲁王刘余,鲁王刘余又派人去请田叔回去休息,但田叔始终没有离开。等到鲁王刘余打猎结束后出来,看到田叔还在那里等着,就问他为什么还不回去休息。田叔回答说:

“大王您还在苑囿中露天待着,我怎么敢独自去休息呢?”

这番话说得鲁王余感到非常不好意思,于是他便和田叔一同乘车回去,从此以后稍微收敛了一些自己的行为。不久之后,田叔因病去世,百姓们感激他曾经的深厚恩德,便凑集了一百金作为他的祭礼。但是田叔的小儿子田仁却拒绝接受这些金子,他对大家表示感谢说:

“我不敢因为这一百金而玷污了我父亲的名声!”

大家都被田仁的话所感动,纷纷叹息着离开了。鲁王刘余也因此能够悠闲地度过余生,没有犯下更大的过错。这也是幸亏有了田叔的悉心辅导和正确引导,才能够保全他的富贵,让他能够安享晚年。在这写下这段故事,主要是为了传扬田叔的贤名和美德。

汉武帝看到各个郡国都很安宁,没有发生什么事情,国内国外也都太平无事,于是他又想着去平定那些蛮夷之地。他特别派遣郎官司马相如去巴蜀地区安抚百姓,同时开辟通往西南的道路。在此之前,王恢出征闽越的时候,曾经派番阳令唐蒙去慰问南越。南越国设宴款待唐蒙,宴席上的菜肴中有一种叫做枸酱的调味品,味道非常甜美。枸也可以写成蒟,读音和“矩”一样,是一种草本植物的名字,它缠绕在树木上生长,果实可以用来做酱。唐蒙询问了枸酱的来源,才知道这种东西是从牂牁江那边运过来的。牂牁江向西流到黔中地区,距离南越至少有上千里的路程,运输起来非常困难,所以南越怎么会有这种枸酱呢?这就是为什么虽然唐蒙知道了枸酱的出处,但还是心存疑惑的原因。等他回到长安后,他又向蜀地的商人询问这件事。商人回答说:

“枸酱其实是出自蜀地的,并不是黔中产的。只是因为当地的一些人贪图利益,常常偷偷带着这种枸酱,卖给夜郎国的人。夜郎是黔中的一个小国家,它的地界紧挨着牂牁江,以前经常和南越有往来,通过牂牁江互相交通,所以枸酱才能被运送到南越。现在南越多次拿出财物,想要用怀柔的手段拉拢夜郎,让夜郎成为它的附属国,为它服务。但是要想让夜郎心甘情愿地臣服,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呢。”

唐蒙听了商人的话后,便萌生了开拓疆土、建功立业的想法。于是他立刻前往皇宫,向皇帝上书,大致内容是:

南越王使用着只有皇帝才能用的黄屋左纛(皇帝车驾的伞形顶盖和车衡左侧的纛旗),他统治的地域东西长达万余里,名义上是朝廷的外臣,实际上却是一个州的主宰。如果我们从长沙、豫章两地开辟道路通往南越,由于水路艰险难以通行。我私下听说夜郎国有精兵大约十万,我们可以利用牂牁江的水路,出其不意地发动攻击,这也是制服南越的一个奇招。凭借着大汉的强盛和巴蜀的富饶,如果我们能够打通通往夜郎的道路,并在那里设立官府、安置官吏,那么攻取南越就不会太难了。这是我个人的想法,特此上报给陛下。

汉武帝看了唐蒙的奏章后,立刻就批准了他的计划,并提拔唐蒙为中郎将,派他出使夜郎。唐蒙准备了很多丝绸布帛作为礼物,还调动了一千名士兵作为护卫,从都城出发一路南下。他们沿途遇到了很多艰难险阻,终于到达了巴地的筰关。再从筰关出发,他们才正式进入了夜郎的国境。夜郎国的国王姓竹,名叫多同,他们一直以来都居住在偏远的南方,所以被世人称为南夷。在南夷的众多部落中,大约有十多个,而夜郎是其中势力最大、影响最广的一个。夜郎国一直以来都与中国没有交流往来,因此夜郎王就像是坐在井里看天一样,自以为夜郎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自己就是至高无上的君主。后世所说的“夜郎自大”这个成语,就是来源于这个故事。等到唐蒙进去拜见夜郎王多同时,多同看到了汉朝官员的威严和礼仪,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国家与汉朝相比显得非常渺小。唐蒙更是极尽夸张之能事,详细地描述了汉朝的强盛和富饶,他又把带来的丝绸布帛摆放在多同面前,这些丝绸色彩斑斓,美不胜收,更加衬托出汉朝的富庶和强大。夜郎王多同看到了许多他从未见过、也从未听说过的事物,惊讶得瞪大了眼睛、伸出了舌头,表示愿意听从唐蒙的指挥。他问唐蒙:

“我们夜郎与南越相比,怎么样呢?”

唐蒙于是劝说他让整个夜郎国归附汉朝,这样他们就不会失去封侯的地位,还可以让多同的儿子担任县令,并由汉朝派遣官吏去协助治理。多同听了之后非常高兴,便召集了附近各部落的首领,向他们解释了这件事。这些部落首领看到汉朝带来的丝绸后,都非常眼红,而且因为汉朝的都城距离他们很远,他们猜想汉朝不会发兵进攻他们,于是都纷纷怂恿多同,请求他按照唐蒙的提议行事。多同于是和唐蒙达成了协议,唐蒙把带来的丝绸分给了夜郎国的人,然后就告别返回都城了。回到朝廷后,唐蒙向汉武帝复命,汉武帝听了报告后,决定特别设立一个叫做键为郡的行政区,来管理南夷地区,并且再次命令唐蒙前去开辟道路,这条路要从僰道一直通到牂牁江。于是唐蒙再次前往巴蜀地区,调动士兵,亲自监督他们修路。他采用军法来管理士兵,要求他们不得有丝毫的松懈,一旦有士兵逃跑,就会被处死。这样的做法让当地的百姓感到非常惶恐和困惑,以至于各种谣言四起,议论纷纷。

当汉武帝得知巴蜀地区的情况后,他决定另外派遣一位合适的人员前去安抚民众。他考虑到司马相如是蜀地人,对当地的情况应该比较熟悉,所以派他去安抚应该是比较合适的。于是,汉武帝命令司马相如前往蜀地,一方面要责备唐蒙的行为,另一方面要安抚当地的百姓。司马相如迅速赶到了蜀郡,他凭借着出色的文采,写了一篇檄文来向各地传达消息。这篇檄文详细解释了朝廷的意图和行动,使得地方上的民众逐渐理解了朝廷的做法,流言蜚语也因此慢慢平息了下来。这件事再次证明了文笔和文章的力量,不要小看那些看似柔软的笔杆子,它们也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说来也巧,西夷的各个部落听说了南夷归顺汉朝并得到很多赏赐的事情后,也愿意仿效南夷的做法,归附汉朝。于是他们立刻给蜀地的官吏写信,表达了他们的诚意。官吏们收到信后,自然就把这些情况上报给了汉武帝。汉武帝正打算派人去调查这件事的真伪,恰好司马相如从蜀地返回朝廷,汉武帝就顺便向他询问了事情的详细经过。司马相如回答道:

“西夷的部落中,卬莋、冉駹等都是规模较大的部落,他们的地理位置靠近蜀郡,因此交通往来十分便利。秦朝时期,朝廷曾经开辟道路并设立官吏来管理这些地区,至今还可以找到当时道路的痕迹。如果我们现在恢复旧有的制度,重新在这些地区设立郡县,那么管理起来会比南夷更加得心应手。”

汉武帝听了之后非常高兴,立刻任命司马相如为中郎将,让他手持符节出使西夷,并任命王然于、壶充国、吕越人为副使,他们分别乘坐四辆驿车,前往安抚西夷的部落。

司马相如这次去蜀地,跟上回可不一样了。上回他官职不高,也不是朝廷正式派的使者,所以虽然地方官也迎送了他,但也就是按规矩办事,没什么特别热情的。可这次出使,那排场可就大了,前面有人引导,后面有人呼喊,旌旗飘扬,车马护卫都装饰得漂漂亮亮的,声势浩大,气派得很。他一进入蜀郡,太守以下的官员都跑到郊外去迎接他,连县令都亲自背着弓箭给他当开路先锋。路上的男女老少,没有一个不惊叹羡慕的,就连临邛的富翁卓王孙,也邀请了程郑等人,一听到消息就赶忙聚在一起,争着给他送牛送酒。司马相如仍然保持着高傲的姿态,借口说自己有皇命在身,不方便轻易与人见面。卓王孙等人见状,只好通过他的随从官吏来向他表达敬意和殷勤。司马相如这才觉得不便再推辞卓王孙等人送来的牛和酒,于是特意派随从官吏去回复卓王孙,表示自己已经全部收下了。卓王孙误以为司马相如对他有情,竟然肯接受他的礼物,因此感到十分荣幸。他对着一同前来的亲友们,感慨地叹息道:

“我没想到司马长卿,今天竟然能有如此成就!”

亲友们听后,纷纷附和,都称赞卓文君的眼光果然非同一般。就连卓王孙自己摸着胡子回想起来,也后悔以前自己眼光太浅,没想到在酒席上招司马相如为婿,结果对他多有冒犯和不敬,这不但对不起司马相如,也对不起自己的女儿!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以前见识少,而是因为他一直都很看重权势和利益,所以前后的态度才会如此不同。于是,他借着这个机会顺便去探望女儿,把卓文君从司马相如那里接回了临邛。想想以前卓文君在酒馆里卖酒,现在却能乘坐华贵的车马,这也算是没有白费她当初独到的眼光和半辈子的苦心经营。这句话虽然是在赞扬卓文君,但也隐含着对她过去经历的批评。卓王孙又重新分配了家产,给卓文君的份额和儿子们一样多。卓文君真是幸运,因为丈夫显贵而致富,司马相如也总算能为妻子出一口气,安心地出使西夷了。当司马相如一行人快速进入西夷地区后,他们也采用了唐蒙之前的方法,将车中携带的财物和礼物,派人送去,分发给西夷的各个部落。卬莋、冉駹等部落原本就是为了得到财物才愿意归附汉朝的。现在既然已经如愿以偿,他们当然愿意呈上表章,自称是汉朝的臣子。于是,汉朝的疆域得到了扩展,边界延伸到了遥远的地区,西边到达了沫若水,南边则到达了牂牁江。为了加强控制,汉朝还开凿了灵山道,在孙水上架起了桥梁,使得道路一直通到了卬都。在这个新开拓的地区,汉朝设立了一个都尉和十个县令,都归蜀郡管辖。所有的规划都完成后,司马相如一行人便沿着原路返回了蜀郡。

蜀地的父老乡亲们原本认为司马相如开凿通往西夷的道路并没有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好处,觉得这是徒劳无功的。但是,经过司马相如撰写文章进行反驳和解释后,蜀地的父老乡亲们才不再多说什么。卓王孙听说司马相如回来了,急忙把卓文君送到他的军营中与他相见。夫妻二人重逢,既有旧时的情感,又有新的喜悦,这些都不言而喻。之后,司马相如便带着卓文君一同前往长安,亲自去朝堂上向汉武帝复命。汉武帝非常高兴,对他进行了嘉奖和慰问,司马相如也因此感到非常得意,逐渐显露出骄傲的神色。然而,他的同僚们却开始嫉妒他,有人弹劾他在出使时私下收受了贿赂,结果他因此被定罪并被免去了官职。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一起在茂陵定居后,就再也没有回过蜀地。后来,汉武帝又想起了他,再次召他入朝担任郎官。有一次,司马相如跟随汉武帝到长杨宫打猎,汉武帝那时正值壮年,力大无穷,常常亲自射杀熊和野猪,并追逐其他野兽。司马相如看到这种情况,便上书劝阻,他的意见很合汉武帝的心意,于是汉武帝便停止了打猎,返回宫中。在返回的路上,他们经过了宜春宫,这里曾是秦二世被杀害的地方,司马相如便写了一篇赋来凭吊,并将这篇赋呈给汉武帝看。汉武帝看了之后,对司马相如的文采非常赞赏,因此任命他为孝文园令。不久后,汉武帝开始迷恋神仙之道,司马相如便又呈上了一篇《大人赋》,在这篇赋中,他借赞美神仙来规劝汉武帝不要过度追求长生不老。汉武帝经常阅读司马相如的文章,总是称赞他是个奇才。然而,才华横溢的人往往也多情好色。司马相如之前与卓文君的相识和相爱,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好色。但是,随着卓文君的容颜逐渐衰老,司马相如又起了别的念头,想要纳茂陵的女子为妾。后来,卓文君写了《白头吟》这首诗来责备他的薄情,司马相如这才打消了纳妾的念头。不久之后,司马相如患上了消渴病(可能是糖尿病之类的疾病),他请假回家休养,很长时间都没有去上朝。突然有一天,长门宫派来了内侍,带着黄金百斤,请求司马相如代写一篇赋。司马相如向使者询问了事情的缘由后,便忍着病痛,拿起笔来,奋力疾书,完成了这篇赋。

却说司马相如因病在家中休养,只因长门宫中的某位贵人赠送黄金请求他写一篇赋,他才不得不强忍着病痛,努力完成这篇赋,然后交给来使带回宫中。这篇赋的名字叫做《长门赋》,它讲述的是一位被废黜的皇后,仍然希望恢复自己的地位,于是想要借助文人的笔墨来打动皇帝的心。因此,她不惜花费重金,只求能得到这样一篇赋。那么,这位皇后是谁呢?她就是窦太主的女儿陈阿娇。陈皇后因为没能生下儿子,再加上她性格极为嫉妒,自从和卫子夫争宠失败后,就逐渐失去了汉武帝的宠爱。这些事情在前面的故事中都有提及。卫子夫越来越受到汉武帝的宠爱,而陈皇后则日渐失势,感到十分无聊和无奈。于是,她召来了女巫楚服,希望她能想办法祈福消灾,挽回汉武帝的心意。楚服满口答应,还自夸自己的法术十分精通,保证很快就能见效。陈皇后作为女子,哪里知道楚服可能是在说谎骗钱呢?于是就让她开始祈祷。楚服随即召集了自己的信徒们,设坛进行斋戒和法事,每天必定要进宫一两次,嘴里喃喃地诵着咒语,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神秘的话语。过了好几个月,祈福的事情一点效果都没有显现,反而让汉武帝得知了这个消息,他勃然大怒,就像被火上浇油一样怒不可遏。于是,他立即下令进行彻底的调查,并很快将女巫楚服逮捕。他指派官吏对楚服进行审讯,通过恐吓和诱骗的手段,迫使楚服不得不招供。根据楚服的供词,法院最终判定她因为替皇后诅咒皇帝,犯下了大逆不道的罪行,应当被斩首示众。除此之外,还牵连到了一批她的信徒,以及宫中的侍女和太监,他们都被视为同案犯,一律被判处死刑。这篇关于案件审理结果的奏章呈上去后,汉武帝很快就批准了。于是,楚服就被押到刑场,先被砍头示众。接着,那些被牵连进来的人也被全部拉出来,一个个地被处决,总共杀死了三百多人。楚服因为贪图钱财而害人性命,这是她自己作恶应得的惩罚。但是,要说因为楚服一个人的罪行而牵连到三百多人一同被杀,这其中是否有人冤枉,确实让人难以判断。陈皇后听到这个消息后,吓得魂都没了,连续好几个晚上都没能合眼。最终,她的皇后册书被收回,代表皇后身份的印玺和绶带也被剥夺,她被废黜并被遣送到长门宫。窦太主也感到十分惭愧和恐惧,连忙进宫去向汉武帝请罪,跪在地上磕头谢罪。汉武帝想起过去的情分,没有让窦太主继续跪着,而是起身答礼,并且用好言安慰她,保证不会让废后的生活过得太苦。窦太主这才感激地谢恩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