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头警事木木申

第103章 追悼会

“铮铮铁骨,舍身取义!”

“英雄壮举,感天动地!”

“碧血丹心,浩气长存!”

“溪头好儿郎,一路走好!”

……

通往新路县殡仪馆的道路两旁,溪头镇的村民来了,新路县的市民也来了,他们手握菊花、举着横幅,怀着沉痛的心情,来送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秦思赴最后一程。新路县有近千名民辅警、干部群众和秦思赴的亲属代表以及省公安厅、市公安局、新路县的相关领导参加了追悼会。

一位白发老奶奶拄着拐杖顶着烈日由邻居搀扶着,一步一步颤巍巍地来到现场:“秦娃儿上个月还来给我修过电风扇,今天怎么就没了……”老奶奶不停地用枯槁的手擦拭浊泪,她还盼着他下次再来。

接受秦思赴救助过的大爷也来了:“小秦自己膝盖不好,却把护膝给了我,冬寒给我送棉被,夏热给我带防暑药品,生怕我这个孤寡老人过得不好,我却连热茶都没请他喝过一回。”老人不停跺脚,哭得像个孩子。

方强和慧君也来了,几天前,秦思赴刚挽救了他们的家庭。那天,他们一家四口在溪头镇派出所和秦思赴一起吃西瓜烤番薯,他笑得那么灿烂,还提醒他们夫妻俩要心平气和好好解决问题。

方强和慧君夫妻俩痛哭失声,这么好的人,他们舍不得啊!

“村酒吧”的负责人洪文心里像堵了什么,上不去也下不来。他既自责又心痛,一遍一遍地告诉自己,如果当时他能劝下铁头他们就好了,这样秦思赴就不会出意外……

秦思赴出事那天,他在溪头镇派出所的大门外,哭了整整半宿,望着那蓝白相间的外墙,久久不愿离去。

殡仪馆内,哀乐低回,全场人员肃立默哀3分钟,表达对秦思赴烈士的殷殷追思和深深怀念。人们排队进入灵堂,向秦思赴遗体作最后的告别。

“老秦,你从警19年来,扎根基层、冲锋前线,每次脏活累活危险的活都抢着干,你总是说,要保护好咱们的年轻民警……你说退休后想钓一整天的鱼,想睡一整天的觉,想喝一整天的酒,想下一整天的棋……这些愿望你都还没实现呢?怎么就食言了呢?……痛失你这样优秀的战友,我们心如刀割……”杨锋哽咽地念着悼词,大家哭得泣不成声。

“爸爸,虽然你陪我的时间很少很少,但你是我心中的大英雄,同学们都很羡慕我的爸爸是警察。可是,爸爸,毕业礼物我不要了,我只要你能活着……”朵朵稚嫩的心声触动了在场人们最敏感脆弱的神经。

心痛之声,响彻新路之畔;牵挂之意,蔓延溪头之滨。

余音已几度晕厥,她紧紧地靠在林小梅的肩头,眼睛肿如核桃,任由林小梅搀扶着,蹒跚地来到秦思赴的遗体前,她深深凝望着秦思赴,轻轻捧住他的脸,像捧住了世上唯一的珍宝。

她慢慢俯下身,低头,在秦思赴的额头落下轻轻一吻,这是她最后一次轻吻他,以后,形单影只的她,只能守着与他的点点滴滴度过余生。

她心痛得不能呼吸,泪水汹涌而出:“老秦,你回来!”悲怆的呼唤声,震得众人的呜咽在唇间迸发。

自打秦思赴那天牺牲后,她就一直少言寡语,吃不下饭也睡不着觉,人瘦得脱了相。只有女儿朵朵喊她时,她才会机械性地回头眨眨眼,然后又是陷入无言的沉默中。

林勇和杨锋心里像是被压了块巨石,就怕余音想不开做出什么冲动的事情,想请林小梅来劝劝吧,又不忍揭开林小梅好不容易才长出的伤疤。

林小梅清楚,如果要劝余音,无疑是把自己的千疮百孔再次血淋淋地揭开。她怕痛,怕那种如行尸走肉般的生活,这些过往,她用了十几年才缓过来。但她更心疼余音,从潘向前的表述中,她很担心余音就那样撇下女儿随秦思赴而去,那种渗入骨髓的痛,真的会要人命。

当她决定要陪余音参加追悼会的时候,林勇和杨锋鼻头发酸,感谢的话在喉咙里滚了又滚,最后只挤出一句:“弟妹,对不起!”

童庆明胸腔中的沉痛迅速渗入四肢百骸,他脑子混沌,担心好不容易才走出来的林小梅,如果在同一个地方看到相似的场景,会不会又将内心尘封从此对他不理不睬。

一想到这些,他的心就被揪得生疼,好像只有紧紧拥住林小梅不撒手,才能缓解他的恐惧不安。

“秦思赴的爱人很需要我,如果她不能及时得到开解,我担心她会做傻事。”林小梅声音轻缓,如羽毛拂过童庆明的心湖,却在下一秒掀起惊涛巨浪。

“你是不是也曾经想不开?对不起,那时候我为了逃避对你的感情,都没能照顾到你。”童庆明脸色煞白哑声道。

“都过去了,所以,我更要担起责任来。因为,她和我一样有一个名字,叫作‘警嫂’!”林小梅声音不疾不徐,眼神却坚定无比。

果然,林小梅值得他深爱,这样的一个女子,余生,他护定了。

追悼会前夕,经过林小梅的开导,余音终于大哭出声,几日来压抑的情绪有了发泄的出口,她今天的状态较之前几日,已经好了很多。

追悼会结束后,林小梅决定陪余音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也是余音最脆弱最难熬最容易钻牛角尖的时候。

她的这一决定,令人肃然起敬。

从追悼会现场出来的江然发是红着眼睛回到溪头镇派出所的。也许以前,他对警察这一职业的认知更多地是停留在威风体面上。这次秦思赴的牺牲,彻底打乱了他以往的思维。警察,或许更多的是责任是守护是奉献。

“向前,你说,当警察是不是真的很危险?”江然发低低地问。

“你怕了?”潘向前眸光泛泪眼神却无比坚毅,“从穿上警服的那一天起,我们就把自己交给了国家。”

“不怕!有你,有所长和教导员他们在,我一点都不怕。秦副没完成的愿望,我们替他实现。”江然发像是突然之间成长了。

潘向前作为英雄的后代,虽然对牺牲奉献早有觉悟,但当这样的事真切发生在身边时,他内心受到的冲击可以用惊涛骇浪来形容。

那些热血沸腾的破案场面,那些抽丝剥茧找线索的体验,那些舍身取义千里追逃的场景,他一直认为只有刑侦才能给予他这般的跌宕起伏,他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些惊心动魄会出现在基层派出所,这是他始料未及的。

“抓基层和基础,是当前、甚至是长远公安工作的战略要求。”

“派出所工作千头万绪,看起来每件事都像鸡毛蒜皮,但对于老百姓来说,这些鸡毛蒜皮就是他们心中的头等大事。我们把老百姓的头等大事办好了,基层就稳了。”

“希望你们能快速成长,为我们溪头镇派出所的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添砖加瓦。”

局长、所长和师傅曾说过的这些话,就如潮水般突然涌现。

这些语重心长的话,饱含了前辈对他们的殷殷期盼。潘向前突然就顿悟了这些话的份量之重。

秦思赴的突然离开,胡十亿受到的打击不亚于李洵那次。

年轻时,他亲眼目睹好兄弟倒在他面前。人到中年,又眼看着战友倒在血泊中。李洵的牺牲让他躲进了壳里。可现在,秦思赴牺牲了,他还要继续躲回壳里,做一个连他自己都瞧不上的“众人嫌”吗?这样碌碌无为地过一生,是他想要的吗?如果人人都如他这般想,那有危险谁上?有困难谁帮?

想起失而复得的影儿,想起自己曾经对所长和教导员的承诺,胡十亿做了一个他这辈子最大胆的决定,当这个决定在心中落地,他似乎重新找回了信仰。

他站在杨锋面前,郑重道:“所长,我想去打击办案中队刑侦一组,老秦的活,我想干。”怕杨锋有疑问,他又接着道:“我当过特警队员,侦查、身手和体能都没问题,接下来我会对自己严格要求,把体重减下来。请所长放心!”

看着眼前眼眸灼热的胡十亿,杨锋想到刚刚来请缨加入刑侦组的潘向前。“所长,我喜欢基层派出所,喜欢基础防范中队,喜欢咱溪头镇。我这次提出暂时加入打击办案中队的刑侦一组,不为别的,是想完成秦副没来得及破获的积案,我想,这起案子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和努力,我想成为那个画句号的人,为我的父亲、为秦副,也为了我自己。”

潘向前眼底的急切与坚韧,让人不忍拒绝。杨锋想起秦思赴牺牲前确实提到过20多年前潘新民参与侦破的那桩案子有了新突破。眼下正是用人的时候,潘向前和胡十亿都是干刑侦的好苗子,说不定这个案子真能破了。

杨锋心里既忐忑又充满了希望。这些年,他们从没有放弃过这个案子,特别是参与侦破这起案子的老民警,他们从满头青丝熬成了华发染鬓。这桩案子,不仅是潘向前的心结,他的心结,也是参与侦破过的老民警的心结。

凭借这次“命案必破、积案必清”的契机,或许会迎来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