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达成一致,风雨欲来
“你到现在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还能想到这一点,这很好。”
“我愿意帮你对付欧阳旭,除了因为你我的缘分之外,的确还有自己的目的。”
“具体的原因我不能说的太多。”
“知道这些,对你来说不是什么好事儿。”
“不过有一点我可以告诉你。”
“那就是只要你按照我的安排去做,我可以保证让你报仇雪恨,同时还能保证你们三人的安全。”
“等到事成之后,你们想留在京师也行,想回余杭也可以,都随你们。”
“对了,如果你答应按照我的计划行事,我可以提前送你一份礼物。”
赵盼儿听到苏慕白说的这么云里雾里,心中不由得越发担心起来。
来京师这么多天,赵盼儿也是知道了欧阳旭结亲的高家底细。
高娘娘是宫中贤妃,高鹄是观察节度留后,即便是在权贵遍地的京师,高家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家。
如此的背景,苏慕白都敢对欧阳旭下手,可见这其中的牵连甚大,自己三个弱女子,真的要掺和到如此复杂的事情中去嘛。
看着赵盼儿一脸迟疑的样子,苏慕白淡然说道。
“难道赵姑娘就不好奇这份礼物是什么吗?”
赵盼儿犹豫了一下后询问道。
“好奇,请公子明示。”
苏慕白微微一笑后道。
“赵姑娘若是愿意答应,两日之内,你就能收到太常寺开具的宋引章脱籍归良文书。”
听到这里,赵盼儿心动了。
“公子此言当真?”
也不怪赵盼儿如此,当年宋引章的姐姐为了保住赵盼儿的清白,牺牲掉了自己的性命。
这也让赵盼儿把这些恩情全都转到了宋引章的身上,对宋引章视若亲姐妹。
按理来说,教坊司的乐伎都是常年在名利场沉浮,早就该是阅历丰富,洞察人心。
但在面对骗子周舍的时候,赵盼儿和宋引章的表现大相径庭。
赵盼儿一眼就能看出周舍是个沉迷酒色滥赌的骗子,而宋引章却觉得周舍是个值得托付终生的良缘。
之所以会造成这种情况,就是因为赵盼儿把宋引章保护的太好了。
在赵盼儿脱籍之后,她一直在为宋引章打点。
虽然说没有能力让宋引章脱籍,但赵盼儿却在能力范围之内,让宋引章得到了最好的保护。
这也是为何宋引章生长在名利场中,却心性纯朴幼稚的最大原因。
原本赵盼儿是不愿意再继续卷入风波了,毕竟她已经看了出来,苏慕白的目的不简单。
但苏慕白抛出的这个条件,实在是让赵盼儿难以拒绝。
毕竟为宋引章脱籍,一直都是自己和宋引章的执念所在。
而且在赵盼儿的认知里,上次宋引章之所以会被周舍那个骗子骗了,很大原因也是周舍承诺能够帮宋引章脱籍。
赵盼儿此时必须的正视眼前的机会,这是不是她唯一能够帮宋引章脱籍的机会了。
至于说苏慕白是不是哄骗自己,这一点赵盼儿倒没有怀疑。
虽然说宋引章隶属于余杭歌舞色,并非直接隶属京师。
但太常寺这个部门,是朝廷专门负责祭祀、礼乐、郊庙、社稷、坛壝、陵寝之事的。
教坊司是太常寺的一个下属部门。
而天下的州府歌舞色,又隶属于教坊司。
苏慕白能够如此轻描淡写承诺让自己拿到太常寺的脱籍文书,而且只需两天的时间,由此可见,苏慕白必然也是权贵出身。
在略一思索后,赵盼儿微微点头后说道。
“如果公子真的能在两天内拿到太常寺给引章开具的脱籍文书,那我就答应公子的计划,并且全力配合公子。”
“不过这件事不能牵涉到三娘和引章,她们本就与此事不相干。”
苏慕白淡然一笑后说道。
“你倒真是对她们情深义重,好了,不必这么战战兢兢。”
“我说过了,能够保护你们三个的安全。”
“至于说脱籍文书嘛,稍后我给你写一份手书,明天下午,你带着宋引章去皇城以西的太常寺府衙领取文书就行了。”
“走吧,我先带你们入城安顿下来,等处理完了宋引章的事情后,我们再来说如何对付欧阳旭的事情。”
赵盼儿答应了一声,而后便在苏慕白的带领下,重新回到了京师城中。
在将三女安顿到了自己置办的一处别院之中后,苏慕白写了一份手书交给了赵盼儿后嘱咐道。
“赵姑娘,你拿着这份手书到了太常寺,让门房把这份手书交给太常寺少卿孙大人,便可把宋引章的脱籍文书取出了。”
“对了,这个令牌你收着,这是京师巡防营的令牌,若是你们外出有人阻拦盘问你们,把这份令牌给他们一看,便可畅通无阻了。”
赵盼儿接过令牌纠结了一番后,终究还是忍耐不住自己的好奇心。
“苏公子,您,您到底是什么人啊?”
苏慕白淡然一笑说道。
“既然你这么想知道,那告诉你无妨,反正事情一办,我的身份你肯定会知道的。”
“我姓苏,双名慕白,是翰林院的翰林侍读。”
赵盼儿也是官宦人家出身,再加上后来被没入余杭乐色营后,也是跟官场权贵打交道,因此对于苏慕白的官职还是有很清晰的认识的。
翰林院翰林侍读,从五品官职,再看着眼前苏慕白的年龄以及她在京中的传闻,她瞬间便想明白了。
“苏公子,您,您就是这次春闱科举的新科状元对吧。”
苏慕白微微颌首。
“赵姑娘冰雪聪明,果然是能猜到的。”
“好了,这几日赵姑娘你们三人安心住在这里就是了,别院里有丫鬟车夫,若是你们有什么事,只管吩咐她们便是。”
“我还有些事情要处理,就不多在此逗留了。”
赵盼儿看向苏慕白深施一礼后恭敬说道。
“苏大人,小女子此前不知大人身份,若有冒犯得罪之处,还望大人海涵,小女子这厢有礼了。”
苏慕白摆了摆手后说道。
“不妨事,不知者不为罪,好了,我已经安排下人去请郎中了,算算时间应该快到了,你们收拾一下,然后让郎中为你们处理一下伤口吧。”
“我就先走了。”
“大人慢走,恭送大人。”
在将苏慕白送到了别院门口之后,赵盼儿心中扑腾直跳,知道这次事情大条了。
苏慕白是本次科举的状元,而且是史无前例连中六元的状元,在京师知名度极高,在京师百姓眼中简直就是文曲星下凡。
再加上苏慕白又是吏部尚书林如海的女婿兼养子,要背景有背景,要能力有能力。
这样的人对欧阳旭下手,背后必然牵涉到了足以震动朝堂的党争权谋。
一想到这里,赵盼儿心中便不由得有些战栗。
但事已至此,赵盼儿心里也清楚,自己如今没有半点退路了,毕竟自己好处都拿过了,如果这个时候想退缩,那就是自己找死了。
而且赵盼儿心中也是不断的暗示自己,这的确是一场豪赌,但欧阳旭如此凉薄无情对待自己,自己如果让他好受了,那活在这世上的每一天都无比窝囊。
如今既然事情到了这一步,欧阳旭,你就等着吧,这次我跟你没完。
赵盼儿的事情也是再度映衬了一个官场定理,你只管动手,自然会有跟敌人旗鼓相当的队友出现在你的身后。
赵盼儿的思绪纷飞暂且不提,再说苏慕白,在离开了别院后,苏慕白径直去了林家府上。
傍晚,林如海书房内,翁婿二人对坐饮茶。
林如海看向苏慕白笑着说道。
“慕白,怎么样,事情还顺利吗?”
苏慕白微微点头说道。
“还算顺利,接下来就要看岳父大人和萧相布局了。”
林如海喝了口茶后有些感慨说道。
“慕白,你这一步棋,从余杭到京师,想的果真是远,而且还真就用上了。”
“能有如此的心思,殊为难得啊。”
苏慕白摆了摆手后说道。
“岳父谬赞了,我也只是留了个闲子而已,却不曾想还真派上了用场。”
林如海淡然一笑后说道。
“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嘛,有点意思。”
“对了,那位赵姑娘,你打算事后如何安排啊。”
苏慕白略一思考后说道。
“她们三人都是苦命人,我打算事后照拂她们一番,在京师给她们谋个营生,也免得她们被人报复。”
林如海微微点头后说道。
“慕白,你能这么说,我心里很开心。”
“宦海浮沉,时间一长,便很容易漠视生命,麻木不仁,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但慕白,阴谋诡计,可以成一时之势,却是永远成不了大事的。”
“能保住初心,这才是真男人,大丈夫。”
“就按你的心思去办吧。”
“这件事你开了个好头儿,剩下的,就让我和萧相来收尾吧。”
翁婿二人商议了一番后,各自离开书房回了房间。
与此同时,薛家府上,薛宝钗和母亲薛王氏产生了一些矛盾。
薛宝钗一脸无奈看向母亲询问道。
“娘,不是跟您说了嘛,这段时间是多事之秋,您要约束好大哥,别让他出去鬼混。”
“您可倒好,这才几天啊,大哥就又在您眼皮子底下溜出去了。”
薛王氏摆了摆手后道。
“好了,宝钗,你看你,这么生气干嘛。”
“你大哥这个人你还不知道啊,在外边野惯了,整日让他在府里待着,非把他憋坏了不可。”
“我也是今天才让他出去透透气嘛。”
“再说了,咱们家的事情你不是都和苏大人商量好了嘛。”
“有苏大人他们护持着,咱们薛家还能出什么事儿啊。”
“就算荣国府真的使坏,不是还有苏大人他们帮忙嘛。”
眼看着薛王氏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薛宝钗心里这叫一个气啊。
“娘,您怎么那么糊涂啊,苏大人会帮忙不假,但人家也不可能无底线的给咱们收拾烂摊子。”
“姨母这个人什么性格您还不知道啊,睚眦必报。”
“当初苏大人只不过是在荣国府落了贾宝玉一点面子,她就对苏大人怀恨在心,想方设法的使坏。”
“咱们这次投向苏大人,姨母能咽的下这口气才是活见鬼呢。”
“她一定会想方设法对付咱们的。”
“就大哥那个性子,这般整天在外鬼混,万一被荣国府盯上,惹上天大的麻烦,到时候人家苏大人想帮忙都帮不了,吃亏的不还是咱们嘛。”
“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道理,我怎么跟您说,您就是听不明白呢。”
薛王氏被女儿这般说,脸上顿时也挂不住了,黑着脸说道。
“你这丫头,这叫什么话,有你这么跟自己娘说话的嘛。”
眼看着薛王氏如此这般,一股无力感在薛宝钗心中油然而生,她叹了口气后说道。
“罢了罢了,既然母亲这么想,那是女儿多嘴了,夜深了,母亲早些歇息吧,女儿告退。”
薛宝钗说完转身离开了房中,心里委屈的不行。
薛王氏也是心中一顿不快。
“这丫头,还没刚说你两句呢,你还心里不愿意了。”
这母女二人也算是较上劲了。
另一边,荣国府内,贾老太太和王夫人正在一起商议着事情。
王夫人看向贾老太太笑了笑说道。
“母亲,薛家这边有动静了,薛蟠果然在府里憋不住,今日开始在京师游玩了。”
贾老太太不以为意道。
“意料之中的事情,乡下人进城,看到如此繁华的京师,就那个薛蟠的性子,他能忍得住才怪。”
“如此一来,接下来的事情倒也好办了。”
“这小子脑子缺根筋,拿他下手刚合适。”
“薛家这次真是自己找死,居然敢背叛荣国府,投靠向林家了,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这次咱们不仅要薛家倾家荡产,还得狠狠地收拾薛蟠。”
“否则的话,其余两家看到薛家背叛毫发无损,再一个个都起了心思,那金陵四大家族,可真就名存实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