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百般挑唆

其实康姨母说这些话也实在是丧良心。

王家大哥王世平外放为官多年,之所以一直不能调回京师为官,其实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就是王世平能力平平,典型的虎父犬子,论及才能,拍马也赶不上父亲王太师分毫。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因为康姨母。

之所以这么说,就不得不提康姨母和康海丰之间的事情了。

前文书提到过,康海丰非常贪花好色,府上光妾室就十好几房,其他乱七八糟的女人更是数不胜数。

而康姨母又是天生的坏种,对自己的大嫂和妹妹都是多加算计,心起不良。

对于这些和自己争风吃醋碍眼的狐狸精小妾,康姨母自然不会容忍多少。

这些年康海丰的妾室没少死在康姨母手里。

而王老太太则是溺爱女儿,一直帮着收拾烂摊子,每当出了这样的事,王老太太就拿着银子贴补一下康家,安抚康海丰,然后又动用王老太师生前留下的关系,帮着将这些人命官司给压下去。

人情这个东西,是越用越薄,一个家族的底蕴是有限的。

而王老太师的余荫,都被王老太太浪费在了康姨母这个坏种身上。

王世平自然也就迟迟调不回京师了。

若是没有康姨母这颗老鼠屎来浪费这些关系,就算王世平能力平平,有王老太师的门生故旧帮忙,怎么也不可能四五十岁了还回不了京师任职。

原剧中,在康姨母因为指使人给盛老太太下毒案发后,王老太太极力维护康姨母,甚至在康姨母被押送入内狱的时候,王老太太还想让王世平派人去把康姨母给劫走保护起来。

最后王家败了,可以说都是王老太太一人之过,完美的印证了那句娶妻不贤,祸及三代。

言归正传,尽管康姨母知道王家为了自己,浪费了不少关系。

但她却依然是能够毫不在意说出大哥王世平不能回京为官是自己没有维护好关系的话,真可谓是寡廉鲜耻了。

但对于这些事情,王若弗是不清楚的。

听到康姨母这么说,王若弗心里也是不由得有些动摇起来。

关系越走动越近,这个道理王若弗自然是明白的。

但是略一思考后王若弗便一脸苦恼说道。

“姐姐,道理是对的,可是我都说了啊,如今家里没有男丁,总不能让女眷去和苏大人走动吧,那若是传了出去,岂不是闹笑话了。”

“而且苏大人还未曾成婚,走动起来多有不便啊。”

康姨母轻笑一声说道。

“妹妹啊,你说说你,脑子怎么就转不过来弯呢。”

“直路走不通,你不会走弯路嘛。”

王若弗犹豫了一下后询问道。

“姐姐,你到底什么意思啊,就别跟我在这卖关子了,我都快急死了。”

康姨母悠闲喝了口茶,不紧不慢说道。

“妹妹,你说说,其实男人喜欢的,也无非就是财权色嘛。”

“权不用说了,盛家肯定给不了。”

“财嘛,苏大人肯定也是不缺的。”

“但是这色字上嘛,我觉得你可以下下功夫。”

王若弗略一思考后说道。

“姐姐的意思是,给苏大人送女人嘛,路子我倒是有,扬州瘦马买上几个不成问题。”

“可是这怎么送出去呢。”

康姨母听后摆了摆手。

“你啊你啊,怎么就不开窍呢。”

“瘦马的路子你有,难道旁人就没有嘛。”

“苏大人出身江南,想买瘦马,还用你来买嘛。”

“而且这种关系建立起来,可是太不稳定了。”

“盛家需要的是能够持续和苏大人建立稳定关系的方法。”

“既然盛家已经决心依附苏大人了,那何不再彻底一些呢。”

“你们盛家几个姑娘都是出落的亭亭玉立,闭月羞花的。”

“何不挑上一个,直接与苏大人结个亲呢。”

王若弗听后面色大变。

“姐姐莫要玩笑了,那岂不是让我们盛家的女儿去做小嘛,有辱门风,实在是有辱门风。”

康姨母意味深长看了王若弗一眼。

“妹妹啊妹妹,你是真傻还是假傻啊。”

“还有辱门风,有辱什么门风啊。”

“这年头谁还讲这个啊。”

“这样,你若是觉得丢你们盛家的人了,那我给你出个人。”

“我有个庶女叫兆儿,你也是见过的。”

“模样不说倾国倾城,也算是小家碧玉。”

“你不愿意送盛家的女儿过去,那就让兆儿给苏大人做个妾室。”

“你牵牵线,事成之后,盛家不也就有路子跟苏大人多多来往了嘛。”

“当然了,我们康家也跟着沾沾光。”

“话我先说在前面,免得你觉得做姐姐的在算计你。”

王若弗一听这话,瞬间人有点麻了。

“姐姐,你就别玩笑了好不好。”

“苏大人跟林家的婚期将近。”

“这个时候给苏大人送妾室,那不是给林家上眼药嘛,林大人能高兴才怪呢,怕是会适得其反啊。”

康姨母摆了摆手后说道。

“若弗,你啊,看问题还是太片面了。”

“你还是把苏大人看的太轻了。”

“如果说苏大人只是个一般的进士,那他肯定不敢有什么其他想法。”

“但他是状元啊,而且还一手督办了江南关税案,颇得陛下看重。”

“林家的情况你估计不清楚,林大人一双儿女,女儿如今已经及笄之年,而儿子才不过几岁。”

“所以林家的未来,肯定是在苏大人肩上担着的。”

“再说了,男子汉大丈夫,三妻四妾,再平常不过。”

“旁的不说,就说身边丫鬟服侍的,有几个能不破身的。”

“苏大人如今正是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的时候,这个才是最实际的。”

“我也知道,你肯定舍不得让如儿去做妾室,这也无妨,不是还有明兰那丫头嘛,又不是你亲生的,你还心疼啊。”

王若弗很是纠结说道。

“姐姐,这真的行得通嘛。”

“我怎么觉得不太靠谱啊,而且话又说回来了,明兰是在老太太身前长起来的,她的事情,我说了也不算啊。”

康姨母听后淡然说道。

“妹妹,真不是我说你,你这些年在盛家过得窝不窝囊啊。”

“你这婆婆本身就不是什么好东西,当初明知道你和妹夫婚期在即,她还不看好自己收养的狐狸精。”

“那时候你嫁到盛家,可是妥妥的下嫁啊,居然还要受妾室的气。”

“要不是那个贱人死了,你还不知道要受多久的气呢。”

“要清楚,你才是盛家的大娘子,明兰的嫡母。”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什么时候需要祖母来做主了。”

“你那婆婆一大把年纪了,老老实实等死不就完了,管那么闲事做什么。”

“行了,我也懒得跟你多说了,反正办法我都给你出了。”

“你要是不听,那就等着妹夫和长柏外放个二三十年回不了京师吧。”

一听这话,王若弗心里也是波涛汹涌,久久不能平静。

对于林噙霜的事情,其实王若弗一直也是如鲠在喉。

当初王若弗嫁到盛家,本来日子过得很舒服。

没想到没过两年,林噙霜就扛着大肚子闹着给盛弘当妾室。

从此之后,盛家宠妾灭妻那一套让王若弗可谓是咬牙切齿,有苦难言。

此时被康姨母这么一挑唆,王若弗也是起了一丝逆反心理。

还是那句话,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有康姨母这种货色一直在王若弗身边挑唆,王若弗这日子能过的消停就见了鬼了。

在纠结了一番后,王若弗点了点头后说道。

“姐姐,你看你,我也没说不答应啊。”

“这样吧,明兰的事情,我得试试。”

“兆儿的话,你也准备一下。”

“咱们两边都准备着,苏大人这条线,肯定是要维持好的。”

“我回家和我婆婆商量一下,看看事情章程怎么办好。”

康姨母略一思考后说道。

“若弗,你要是跟你婆婆商量,那肯定商量不出什么来。”

“你婆婆绝对是不愿意为了妹夫和长柏去让明兰那丫头给苏大人做妾室的。”

“毕竟妹夫又不是她的亲儿子,论起感情,肯定比不上她从小养大的盛明兰啊。”

“她绝对会拿着苏大人现在不适合纳妾,搞不好得罪林家这一套说辞来说事,让你放弃这个想法。”

“不信你就等着瞧吧。”

“她就是见不得你在家里抬头。”

王若弗犹豫了一下后说道。

“不会吧,老太太不是这种人。”

康姨母十分笃定说道。

“你不信就走着瞧吧,看看事情会不会跟我说的一般发展。”

“你啊,现在还心存幻想呢,觉得你这婆婆多好。”

“她要是真好,能让林噙霜这种贱人骑在你头上这么多年嘛。”

“她一个嫡母,真想管这件事,一句话把林噙霜赶出去不就行了。”

“难道妹夫敢顶着不孝的罪名跟嫡母过不去嘛。”

“她明明能管却不管,就是觉得自己年轻时候嫁到盛家日子过得不舒坦,也不想你过得舒坦。”

“你怎么到现在还想不明白呢。”

“要说亲,咱们可是一母同胞的亲姐妹啊,难道我还会害你不成。”

康姨母在这里里挑外撅,而王若弗又是个没什么主见的人,被康姨母一番忽悠,心里也是对盛老太太十分的不满。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这么多年来,王若弗没少受林噙霜的气。

但王若弗这个脑子实在是一团浆糊,她就没有想过,正因为盛老太太不是盛弘的生母,所以好些事情盛老太太才不便开口。

而且盛老太太对于林噙霜的事情也觉得对不起王若弗,所以这么多年来,王若弗虽然跟林噙霜没少怄气,但盛老太太可是对王若弗宽容的很,从没让王若弗站规矩,更不会刁难王若弗,而是尽力帮衬。

但此时的王若弗被康姨母说的心里早就乱了,脑子里全是盛老太太的不好,半点好处都记不得了。

王若弗点了点头后说道。

“姐姐,我明白了,姐姐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等事成之后,我一定不会忘了姐姐你的,到时候关于姐夫的事情,我好好想想办法。”

眼看着自己都快磨破嘴皮子了,王若弗这才钻进圈套之中,康姨母也算是松了口气。

“妹妹,这就对了嘛,要说亲,还是咱们姐妹亲,很多事情,还得咱们帮衬着来。”

王若弗一脸深以为然的表情,实在是蠢的难以直视。

她但凡动动脑子想想,也该知道自己姐姐居心不良。

如果康姨母真像自己说的那样关心妹妹,那王若弗跟林噙霜都斗了二十多年了,怎么之前不见康姨母帮着王若弗出谋划策,搞定林噙霜呢。

以康姨母的狠辣手段,随便教王若弗一点,都能让王若弗把林噙霜收拾的卑躬屈膝,不敢蹦跶了。

但康姨母在此之前一言不发,乐得看王若弗饱受争风吃醋的苦。

这其实就是康姨母心里不平衡最直观的表现。

毕竟在康姨母看来,自己都是深陷后宅争风吃醋之中,整日跟妾室斗的不可开交,妹妹王若弗也是如此,才能让康姨母找找心里的平衡,舒服一点。

人性就是这样的,自己饱受苦难,看到其他人过得也不好,心里就平衡了。

此时的康姨母看着王若弗对自己言听计从的样子,心里也是乐开了花。

自己这个妹妹,果然还是蠢得难以形容。

行了,这下自己就等着看盛家鸡飞狗跳吧。

怀着幸灾乐祸的心思,康姨母和王若弗也是在玉清观里游览起来。

傍晚时分,京师一家酒楼内,薛蟠正与一群狐朋狗友一起谈天说地喝着酒,好不快活的样子。

其实薛蟠刚到京师不久,在京师并没有什么正经朋友。

不过薛蟠有钱啊,人傻钱多,自然就会吸引一些个狐朋狗友聚集在身边胡吃海喝,反正都有薛蟠这个冤种掏钱,何乐而不为呢。

在起初来到京师之时,因为家里出了事,薛王氏对儿子薛蟠约束的很严,这让在金陵浪荡惯了的薛蟠很不习惯,没少跟母亲闹别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