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黛玉你也是我相中的人,所以黛玉你能明白?(求追订!)
恰逢那年的林如海实在太出色,到了皇帝跟前的卷子主人,又没一个长的太过的去的,没办法的皇帝便就让林如海当了探花。
总结这届的探花,实力太过出色,都盖过了状元。
后续的林如海也是三年一小升,五年一大升的,直至到了当下的巡盐御史才停止了进步。
屈居在这巡盐御史的位置,一待便就连任两届,好在的当下忠顺亲王来了,能暂替他顶顶,让他上京简单的述个职,顺便再瞧瞧他女儿黛玉。
快一年没见到黛玉的林如海,不是一般的想。
“咱们什么时候出发?”
林如海朝贾敏问,被问的贾敏眼睛落在林如海身上,细磨思索了一下。
“明后两天就可以走。”
“只如海你职交代的如何?”
贾敏朝林如海问着,林如海则对着贾敏点了点头。
“还行,王爷他已经基本掌控了扬州盐署内的人和情况,剩下的我再交代一下即可,只敏儿你身体是否能遭的住。”
林如海说的是贾敏之前小产的问题,身体落了下毛病,便就一直不太好,直至当下有太医跟着那忠顺亲王来了扬州,才好了那么二三分。
偏现在要着急上京,路上的危险且不提,就是那不停赶路的辛苦,贾敏就不一定能受的了。
贾敏同林如海的脸上出现难色,实在想黛玉的贾敏,心忍不住一横。
“反正这扬州局势,基本已经被控制。”
“有我没我在后面,为如海你守着都一样,这般我回了京,如海你自己一个人在扬州可能行?”
贾敏说的是自己这趟回京,便就不回来,于神京陪着黛玉的事,林如海的脸上出现纠结之色,最后还是朝贾敏点了点头。
“黛玉比我更需要你,早在之前,我便就劝过敏儿你跟着黛玉一块去。”
“只你不肯,当下你能想通是好的。”
感情好的夫妻俩,抱在一起提前哭了起来。
“我不在扬州,如海你一定要将自己照顾好。”
贾敏哭着朝林如海说着,林如海重重点头的瞧着贾敏。
“你放心,敏儿。”
“我会将自己照顾好的,再就是黛玉,荣府当下虽然已经太平,但不代表就不会有人想算计咱们玉儿。”
“到时敏儿你一定盯好,必要时,就带着黛玉回咱们老宅住。”
林如海朝贾敏说着,贾敏跟着点头。
“你放心,我不糊涂。”
又再次互相将头点过之后,林如海便就迈着步子,去找当下于扬州忠顺亲王,瞧见林如海的忠顺亲王,从自己的位子上站了起来。
“林师怎么有空来找本王?”
“不在家收拾行李,准备上京?”
面对忠顺王吊儿郎当的模样,林如海略有些想苦笑,不就是他教过他吗?
这真至于吗?
至不至于不要紧,当年您老可是没少打人家的小报告,只因人家爱动了点,不爱学习了点,你就骂人家孺子不可教也。
然这也都是林如海情不自己下骂的,谁辅导熊孩子,谁将自己气出毛病。
“话说回来,一晃多年,林师也有孩子了,不知林师在教导自己女儿之时,可有像当年那般骂本王?”
听着忠顺王话的林如海,忍不住嘴略有些抽。
知道这是在报复他当年对他太过严厉原因的林如海,朝忠顺王行了一礼。
“王爷客气。”
“臣之小女甚是聪颖,三岁便就可以识百字,六岁就能通读四书五经,吟诗作赋了。”
“若非是个女娃,定又是我林家一名探花。”
林如海不客气的说着,更是相信黛玉有这个能力。
对此的忠顺王忍不住也嘴抽。
“这么讲林师的女儿很聪颖?”
林如海瞅着忠顺王重点头。
“若非聪颖,又怎做到三岁识百字,六岁通侍书的?”
林如海说着,忠顺王却是差点将自己的牙咬碎,合着就他一个笨蛋,本想在这方面将林如海一局,好让他吃吃瘪的忠顺王,含泪将自己拉的这坨吃下。
只这般,眼前这忠顺王,却还不死心。
盯着林如海便就戳心窝子。
“这次林师带着夫人回京,令夫人曾荣府嫡小姐,敏姑奶奶小姐可还会跟着回来?”
忠顺王朝林如海问着。
受够了这戳刀子林如海朝忠顺王摆手。
“够了,王爷。”
“臣来,是想和王爷你来交代最后事的,非是和您一直耍嘴皮子,关于我夫人。”
“她已经决定回了京后,陪着我小女黛玉。”
“只王爷你得小心,主要就是甄家那边。”
“之前一阵,我在运河之上,查到了他们的一批货。”
“那批货,数量之庞大,脉络之复杂,超出王爷的想象。”
“以此我才加紧了运河的巡逻,目的就是想让他们将盐锁死在这运河上,只王爷记住一点。”
“勿要将运河松懈,一旦有发现,立刻将这批盐查封,勿让它通他人之手流到世上分毫。”
“不然这天下的盐就又要乱了。”
林如海说着,而他说的就是这些盐贩子掌控着大量物资坐地起价的事,当下市场之盐,已经经林如海的手,调理的差不多。
控制在一个差不多,尚且能偶尔吃起,不死人的范围。
一旦这些盐贩子将这些盐,运向他方,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扰乱市场。
先是将价格压低,致使朝廷的盐卖不出去,直至朝廷消耗的差不多,他们就又再将价格往上抬,一来二去,看似赔了,实则赚到姥姥家了。
就像是荒年,卖粮食的奸商,一斤麦子能炒到一两银子。
而待朝廷缓过来。
将灾赈上前,老百姓先怕死的将半生积蓄拿出来买粮食囤积,生怕真没的吃。
事实也确实如此,朝廷赈灾的粮食是有限的,偏还有贪官污吏从中谋利,导致送去的赈灾粮,先损耗最少三分之一,而这却也是被压着的结果。
若是没被压着.......
只怕落在百姓碗里的就不是米了,而是掺了水的麦糠,外加沙土。
本身赈灾也是如此,但好歹的有米,肉眼瞧见的也都是米。
偶有麦糠,也是一半一半,沙土则是沉底的一点,外加浮在上面的了了,目的就是防止那些没被灾难压垮,贪便宜的百姓去冒领,掺了麦糠还有石子的米汤都能喝下去。
说明这人是真走投无路了。
“臣言至此,王爷您思量。”
说完的林如海离开,只前面的贾琏尚还在郁闷中,只要他往床上一躺,就是李纨红着眼袋朝他说,让他不要太将她放心上,她喜欢他的模样。
甩开脑中人影的贾琏,于床上翻了一个身。
在自己屋子的黛玉,却是被贾赦叫了过去,因着男女大防问题,甚少有见自己这个外甥女的贾赦,面对黛玉时满脸的热切。
“玉儿在荣府住了快一年,待的如何?”
贾赦朝黛玉问着,有些摸不着贾赦头脑的黛玉,朝贾赦行了一礼,后便就是如黄鹂般脆生的声音响起。
“回舅舅,一切都好。”
“过的甚是安心,只偶尔思念于扬州的父母。”
“舅舅叫我来有何事?”
聪明的黛玉,一瞧贾赦的模样,便就知道贾赦这是有事,对此的贾赦,朝黛玉露出了一抹呲着大牙的笑。
“不愧是我外甥女,这股聪明劲就是像我。”
“既然外甥女你都问了,那我也就不客气了。”
“你爹你娘相中了你琏二哥,欲要让他给你当夫婿的事,你可知道?”
如大灰狼般的贾赦,朝黛玉问着,黛玉的脸上出现一抹不好意思之色,整个人从耳朵根红到了脚趾,生怕贾敏林如海说了关于她不该说的开始问。
“可是我爹娘来信同舅舅说了什么?”
黛玉小心翼翼的瞧着贾赦,贾赦忍不住大笑。
“看来剩下的我不用多问了。”
“这般我也就不瞒玉儿你了,有道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你琏哥哥你是知道的,顶顶好的人。”
“而黛玉你也是我相中的人,所以黛玉你能明白舅舅的意思?”
贾赦循循善诱,隐晦的说着,黛玉却是一脸的懵,她能明白什么?
这既不说答应不答应,只让她明白,她能明白什么?
望着黛玉这茫然的小模样,贾赦知道,她定然没听懂。
细想来也是,不过七八岁的孩子,能听的懂什么?
再早熟,也早熟不成那样。
对此的贾赦忍不住咳嗽了一声。
“我的意思是,黛玉你同你琏哥哥的事,我答应了。”
“只是你琏哥哥最近的心情不怎么好,需要你多去关心他,陪他说说话。”
“必要时候就拉一拉他的手,不要让他想其余杂七杂八的。”
这让黛玉更懵,为什么心情不好,总得有个原因吧?
贾赦就是打量贾琏的好脾气,不会轻易的朝女子发难,更别提黛玉还是他的小表妹,这般他若是朝黛玉发了火,以后就有好看的。
半迷茫中的黛玉,跟着下人从贾赦的书房内出来,同时的邢夫人也知道了贾琏亲事算订下来的事。
而至于这定的人是谁,不用多说,就是黛玉。
对此的邢夫人忍不住摇头。
当下的贾琏已经十五,那黛玉才八岁,这般真的相配否?
邢夫人在心里打了一个问号,不由得又想起了自己的姊妹邹氏,念及邹氏待她的好,让邢夫人为难。
“怎么办,王保善家的。”
“我该怎么面对那李家太太?”
“用不了多久,林家就要入京,依照老爷习惯,绝不会拖。”
“只怕当日入京,便就敲定,后面便就是交换信物,将聘礼提上。”
邢夫人是了解贾赦的。
贾赦也最怕夜长梦多,王保善家的将邢夫人的手握着。
“这般太太您就得想办法将这事告知李家了,不然突兀的让人家知道,只怕会影响您同那李太太的感情。”
邢夫人朝王保善家的点头。
“我现在苦恼的就是这个,你说我该怎么和人家提?”
“别亲家不成成冤家就好。”
急的快落泪的邢夫人对王保善家的说着,王保善家的嘴苦了苦,她最不擅长的就是这个。
“不如太太你等那日抽空去一趟李家吧。”
“全当是看看那李太太了。”
王保善家的朝邢夫人说着,邢夫人却只摇头的对着她。
“这般我若被赶出来怎么办?”
邢夫人朝王保善家的询问,面对这个问题的王保善家的忍不住叹气。
这就好似您不去,就不会得罪一般。
这般去了说,好歹还能显的有诚意点,总不能真等人家知道了,你才说?
到时候都成啥人了。
只别在神京里传的无法做人就成。
“就这样吧!”
邢夫人说着,同时的李家人,也瞧见了回来的李纨。
望着李纨的模样,李家人知道,李纨这是同贾琏做了诀别了。
只是这诀别定然很痛。
“纨儿......”
邹氏心疼的瞅着李纨。
李纨则朝邹氏轻摇了一下头。
“我没事,娘。”
“我就是.......”
李纨猛的大哭起来,这让李家人来不急准备略有些措手不及。
而至于李纨,李纨是能感受到贾琏对她的情谊外加感觉的,不然他便就不会在她朝他说时眼神那般的复杂难舍,李守中望着自己女儿这般,心里亦是难受。
贾琏的优秀,他是知道的,只造化弄人。
当下朝堂的局势绝不会允许他这样的臣子,同他扯上不应该扯的联系。
“终究是为父对不住你。”
“往后纨儿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吧。”
“即便决定终身不嫁,为父也绝不插手分毫。”
看似最老古董的李守中,有的时候是最懂变通的。
比如荣府一家在后面落难,全家被关押时,人人都逼荣府如蛇蝎,生怕扯上一点的关系。
唯有眼前的李守中不顾他人劝阻,以及拉扯,将李纨母子从牢里救出,接回老家,后又支持贾兰科举,考取功名。
其中的压力不用多说,偏李守中顶住了。
不光顶住,还将贾兰培养成材,光复了荣府。
“女儿谢过爹,更不怨爹。”
“我知我与贾琏的有缘无份,更知爹你在朝堂步步维艰的不容易。”
“逐女儿愿意做出这样的抉择,只还请爹准许女儿这辈子女儿身不变,跟在您和母亲身边尽孝。”
李纨朝李守中说着,李守中豆子大的泪,猛的又再次往下掉。
“纨儿你这又何必呢?”
李守中朝李纨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