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阵中有阵,踏罡步斗,风水杀法,平之先天

一道如神龙蜿蜒腾空,又如巳蛇凶狠嘶吼的武道真意出现在教场。

这道气息强度不如先天,但是其自有一种威势。

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众人循声看去,一位身着紫衣蟒袍的老者,龙行虎步而来。

面容刚毅,鬓角微霜,正是护龙山庄的朱建武。

“本侯不请自来,国师不会见怪吧?”

朱建武话语铿锵有力,中气十足。

智通大师宅心仁厚,好意提醒道:“阿弥陀佛,这位施主虽然内功深厚,但这场比斗参与者皆是先天境界……”

智通大师见此人也是一代人杰,不好直接说以你的修为还插不上手的话。

朱建武当然听出了智通大师的未竟之言,他仰天一笑。

“哈哈哈!老夫聊发少年狂,今日如此盛事,若是错过,本侯绝不甘心!”

朱建武曾经作为十二连环坞总瓢把子,加上往日谋划,自有一股舍生忘死的匪气。

哪怕现在当了侯爷,但他终究是位武人。

太渊淡淡颔首:“可。”

话音刚落,又有一道身影站出,身形挺拔,虽穿着打满补丁的丐帮服饰,却自有一股英气。

“苏均斗胆,也想向国师讨教一二。”

太渊看向出声男子,一下子就认了出来。

“原来是苏帮主。”

苏均的师父正是丐帮前代帮主解风,当年与太渊师徒也打过交道。

如今解风已经退位,由他接任丐帮帮主了。

太渊观其修为,气贯周身,后天大成,只是还未完全凝聚武道真意。

然后又看向跃跃欲试的两徒弟,嘴角拉起一丝弧度。

“平之,剑心,你俩也一起来吧。”

师兄弟对视一眼,齐声道:“师父,弟子得罪了。”

林平之双手伸出,缓缓握拳,一声断喝,一股苍茫的气息缓缓荡开。

“咦?”

“嗯?”

“兵势?”宋之谦道。

“军气?”张静定道。

听起来是不一样的东西,但两人其实是在说一个玩意儿。

林平之镇守西北十余载,养一方大势于胸,在自我的摸索下,诞生“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的武道真意。

“嗡——”

一道清亮的刀鸣响起,如裂帛穿云,铮铮悦耳。

绯村剑心身上的温雅气质瞬间褪去,一股凛冽刀意冲天而起,锋芒毕露,宛如出鞘的绝世利刃。

隆钦巴尊者赞道:“国师真是收了两个好徒弟啊。一位距离先天之境只差半步,另一人已经证得先天境界了。”

其他人虽然已经知道这位刀客的修为,但再一次听到还是感慨不已。

自己等人的年纪,没一个小于太渊,在修为上却只能和他的徒弟比拟。

而教场的其他人闻之,则是只剩下了惊呆。

在羡慕两人的修为同时,也在懊恼自己为什么不是国师大人的徒弟,不然自己是不是也有这么厉害的武功。

“女婿都上了,岳某这做泰山的,不上也不行了。”

岳不群故作无奈状说道。

主要他是觉得,在这种场合露脸,对华山派只有好处。

更何况国师又没有伤人之意,这更是扬名的机会。

不得不说,为华山派谋划一生的岳不群,真是不放过任何一点机会。

当然,这也跟他的【紫霞神功】达到了后天大成有关。

“阿弥陀佛。”

方平大师唱着佛号,面无表情地站了出来。

他不是自愿的。

但这次他要是退缩了,之后还不知道别人怎么说少林呢。

为了宗门颜面,纵知不敌,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东方白、风清扬、绯村剑心三人几乎是同时出了手。

明明没有合作过,三人却无比默契。

主要从几人的真意上看,三人的正面攻伐杀力几乎是场上最强的。

东方白速度最快,一路当先,如电射而过。

眨眼不到,就逼近了太渊身前。

他有这么快的速度,主要是这十几年对太素之力有了些轻微的心得,身躯再一次经过了蜕变。

平衡性和爆发力大大增强。

到了东方白的境界,所谓的平衡性和爆发力,自然不是一般人理解的那么肤浅,其中涉及到了精气神三者的统一协调。

东方白伸出纤纤食指,上面缠绕着他的特殊真气,眼看着就要抵在了太渊的胸前。

而这时候,一刀一剑已经封住了太渊的身后两侧。

原来是风清扬和绯村剑心不知何时,已经绕到了太渊的后侧。

三人竟瞬间形成了个“三才”方位。

太渊脚下一变,从一个不可思议的角度,像一条游鱼般,从三人的包围圈里滑了出去。

而在太渊窜出去的方位,宋之谦和张静定,智通大师和隆钦巴尊者已经结好阵型以待。

“四象之阵??”太渊眼里有笑意。

宋之谦处少阳位。

少阳者,东方,动也,阳气动乃物。

隆钦巴站老阳位。

老阳者,南方,任也,阳气任养物。

张静定立少阴位。

少阴者,西方,迁也,阴气迁落物。

智通守在老阴位。

老阴者,北方,伏也,阳气伏于下。

四人并未动武,只是以精神勾连真气,形成一道无形壁垒,欲将太渊困于其中,哪怕只是停滞片刻,也足以让外围攻击奏效。

因为“四象”阵外的攻击也已经到了。

林平之双拳推出:“翻天印!”

朱建武身形扭动:“龙蛇合击!”

岳不群长剑出鞘:“朝阳一气剑!”

苏均掌风呼啸:“亢龙有悔!”

方平双掌翻飞:“一拍两散掌!”

五人攻势竟隐隐契合五行流转之理,与阵内四象之势遥相呼应,将太渊围得水泄不通。

这下子,外部是五人竭尽全力的绝招,内部又有三人如蛆附骨的锋芒,中间又被阵型干扰。

任谁看了,都知道太渊已经是无力回天。

除非他选择爆发自身磅礴真气,以力压人,不过那却是落了下乘。

台下观战的众人没想到只是一眨眼,就到了见分晓的地步,有的人都还没反应过来呢。

但是台上的人却没有丝毫得意,因为太渊的脸色依旧从容。

只见他东一步,西一步,脚下是鸟形,似九宫八卦,又似踏罡步斗。

有时脚尚未落地,另一只脚已踏出,违背常理却又浑然天成,身形如烟似尘,捉摸不定。

“噗——”

忽然间,东方白、风清扬、绯村剑心三人脸色骤变,青一阵白一阵,攻势顿时一滞。

而组成“四象”阵的四人也是脑门忽冒冷汗,气息紊乱。

阵外五人更惨,林平之与朱建武还好,岳不群踉跄后退,苏均与方平大师更是猛地喷出一口鲜血,脸色苍白如纸。

“……怎么回事?”台下众人哗然,“国师明明没出手啊!”

“对啊!好像国师没有出手吧!怎么都变这样了??”

还是宋之谦不太确定地猜测问,

“这是……禹步??”

下方有人疑惑。

“禹步??”

“那不是术士巫婆跳大神的吗?”

…………

太渊从包围圈中从容走出,回望众人。

“这正是贫道从“禹步”里得到的灵感。”

“传闻最古老的河洛禹步,步罡踏斗。可以沟通上苍。贫道是没有这种能力,但是借鉴一下其中的道理,还是可以的。”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仍在调息的众人,“几位可能猜到贫道的手段??”

几人一边调息,一边思考。

但是境界不到,完全无法理解太渊的手段。

太渊释疑道:“其实说穿了,就是截断各位的攻击罢了。”

“只不过不是格挡拦拿这种实际的截断,而是贫道破坏了各位的平衡。”

“天地万物,皆有气场,习武之人的气场比普通人更强大。贫道刚才的几步,全都是踏在各位的气场薄弱点上,从外部干扰了各位的真气运转。”

东方白恍然道:“怪不得,我明明没感觉到你的真气波动。”

张静定惊叹道:“如此手段,近乎神通道术!”

风清扬慨道:“这是真正的杀人于无形。”

宋之谦做了个道礼:“天地一太极,人身一太极,这就是外景大宗师的手段么。”

先天高人们闻言纷纷颔首,总算明白了其中玄妙。

台下众人虽大多懵懂,却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那步法的恐怖——无需真正动手,只需几步,便能破去顶尖高手的围攻,这等威能,简直闻所未闻。

要不是之前见识过众人的惊世武艺,他们肯定会以为这是一场戏不可。

修为越高,人本身的气场就越强。

对周围的影响就越大。

然而,只能粗陋地释放威势。

而到了太渊的境界,加上对天地气场的认识,完全可以让自己与周遭天地进行共鸣。

所谓“我身所在,便是道场”。

太渊没说的是,凭他如今的风水造诣,若是进入山林,选择一合适的地形,通过对地脉气场的影响,甚至可以做到小范围的呼风唤雨。

东方白洒然一笑:“太渊兄,既然打也打了,那么……我们可以详细的来谈谈你说的布武天下的计划了。”

隆钦巴双手合十,低眉问道:“国师,贫僧只想问,到时候,是否会接收藏地子民进修?”

太渊颔首:“藏地子民亦是我大明子民,自然一视同仁。”

隆钦巴眼中闪过喜色,深深一礼:“如此,贫僧再无异议。”

…………

时光荏苒,十五载光阴如白驹过隙。

江湖风波迭起,朝堂新陈代谢,

一代新人换旧人。

太渊当年力主创建的【武学院】,初建时颇为冷清。

朝堂之上,文官集团多持观望,甚至暗中非议,认为此举乃是“舍本逐末”;唯有少数武勋世家,将旁系子弟送入其中,更多的则是各大门派身家清白的弟子、军中急于求进的军官,以及些许根骨奇佳的农户子弟。

因为大家对武夫的观念一时之间转不过来。

但是随着朱佑樘大力支持,不断宣传,接下来的几年【武学院】的日子好了很多。

但是人少有人少的好处。

太渊和一众先天高手创出了适合各年龄段的筑基功法,养身强体,颇有功效。

更是共同研究武学道功,诞生了种种具有神奇功能的武学。

让人看得更远的【天视术】,是利用超强的真气控制,在自己眼睛前制造无形透镜,达到“望远”的效果。

因为是人自己控制,所以想要看远看近都可以,不过这需要极其细腻的真气控制。

还有类似的【地听术】、【鸟渡术】等等。

再比如有一门【食气术】,能够最大效率的转化食物的营养,减小浪费。

这意味着寻常百姓无需依赖天材地宝,仅凭五谷杂粮,亦可缓缓积蓄真气。

这门妙法是太渊提了想法,由东方白为主,其余人辅助所研究出来的。

当然,像这种大家共同出力的,太渊规定,法门除了【武学院】的人可以学习外,大家也可以传给自己亲近的人。

起初数年,【武学院】并未掀起太大波澜,文官们更是时常在朝堂上旁敲侧击,暗指此举靡费钱粮。

朱佑樘虽心有期待,却也渐渐觉得,或许这武学院,也就这般了。

心想:“国师虽然功参造化,但在教化一道上,毕竟不如大成圣师。”

直至第三年,西北烽烟再起,瓦剌铁骑叩关南下。

林平之水率领麾下将士,一路攻过去,所向披靡。

杀得瓦剌人胆战心惊,正欲乞降求和,林平之不允。

他在西北镇守十余载,早已受够了这帮草原狼的反复无常,大小偷袭不下二十次,如今正是一举荡平的良机,更何况,他等待“灭国之势”以破先天,已等了太久。

早已摸清瓦剌人的脾性,现在有一举攻克的机会,断然不会放弃。

令他感到诧异的是,那位神秘莫测大祭司穆都里,这次竟然没有出现。

不到半月,林平之踏破瓦剌王庭,将其纳入大明版图。

而他自己,也借着这灭国之势,体内真气轰然炸开,一举跨入先天之境。

消息传回京城,满朝哗然!

朱佑樘大喜。

文武百官不管心里如何想,文武百官无论心中如何盘算,皆齐齐跪倒,恭贺圣上英明,称颂林将军神威云云。

当然,也有那心思活络之人,侧面提醒说林将军手下有如此精兵强将,练兵有方,正是国家之幸什么的。

实则暗暗提醒,林平之手握如此重兵,不可不防。

朱佑樘当然听出来了,但还是一脸欣喜,仿佛没听出来。

因为在此期间,林平之是功臣,功臣自然有功臣的待遇。

他下旨,封林平之为“安边伯”,赏金千万,其余各级军官皆有封赏。

然后召回林平之,询问此战详细情况。

林平之回京后,一一陈述。

朱佑樘才恍然大悟。

原来林平之的麾下兵士,个个都是习武有成,至少也是三流武者。

这些年,他自己就在军中传下不少武功。而太渊他们组建【武学院】后,一有什么新的功法,都优先在他的麾下进行试炼。

一来二去的,林平之麾下的人都有一身不弱的武力。

故而,面对瓦剌军的时候,才有绝对优势。

谁知道朱佑樘听到这个消息时有多震惊?

他自己也在太渊指导下,练拳养神,自然知道三流武者的实力。

上万名的三流武者实力的军人,一想到那个画面,朱佑樘就忍不住全身颤栗,这是兴奋地,他脑子里第一时间就闪过了鞑靼、蒙古旧部、南方土司等等。

但是,他也没有被冲昏了头脑,他想到了林平之说的军饷问题。

朱佑樘知道,想要习武,补给需要跟上。

习武之人都有大食量,更何况是要满足所有的军士。

林平之报上的数字,让朱佑樘倒吸一口凉气——仅是他麾下一万兵士的补给,已是莫大数字。

若要推广至全国军队,就算不用户部的人来说,朱佑樘也知道即便是把国库掏空,也未必够用。

但是,太渊知道后,提了个意见。

“陛下可以从商税入手。”

朱佑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