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天降大功
只不过,作为审理过很多案件的陈寻,还是有一点没想通:
当一个人的梦想破灭之后,真的会这么毅然决然的将所有事情和盘托出,慨然赴死吗?
吴海山这么做,究竟是放下执念,还是另有目的?
“书吏,吴海山所言都记录在案了吗?”
但是除了他的供词之外,陈寻并没有其他可靠的旁证来否定,因此也只能暂时接受了这份供状,让吴海山签字画押。
“吴清远告诉你的翡翠观音与供桌的秘密,究竟是什么样的财富?”
这句话没有记录在案,并非是陈寻的疏忽,而是因为他也很担心吴海山的回答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吴海山画押之后,深深看了陈寻一眼,意味深长的说道:“既然翡翠观音与供桌都在你的手中,亲自试一试不就知道了,说不定会有惊喜哦。”
就在陈寻沉吟之际,从大堂外跑来了一人,神色既兴奋又惶恐,嘴里不停的说着:“抓到了,抓到了!”
“崔战,你说清楚些,抓到了谁?”陈寻的心中升起某种特殊的预感,竟然站起身来急切的问道。.幻\想\姬? !耕-新!醉^全!
“我们,我们抓到了试图劫持卢家家眷逃走的卢福,还有他的一众党羽!”
崔战终于喘匀了气,大声答道,“当场斩杀十余人,俘获二十人,将卢夫人、卢家儿女都救了下来!”
还没等众人叫好,崔战运足了气,说出了更加石破天惊的一句话:“我们还抓到了天理会的匪首!”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陈寻几乎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天理会的匪首藏匿多年,竟然如此轻易被擒获?
不要说是马龙、杨进等人面露狂喜之色,就连吴海山也不禁睁开了双眼,这可是彻底铲除天理会的最后一击!
“我们擒获了天理会的匪首,便是太白楼的掌柜张元!”
“张元?”
陈寻脑子里浮现出那个瘦瘦高高、长着八字胡的中年人模样,他只是在巡检的时候见过几次,只觉得这个人不苟言笑,甚是阴沉,想不到竟然是北辽派遣到江南的头领。
“你们说他是天理会匪首,可有什么证据吗?”
“当然有!”
崔战信心满满的说道,“我们擒住卢福等人时候,他们正在往太白楼而去,于是属下将计就计,穿上他们的衣服,挑出两个率先投诚的人诈开了店门。¢咸¢鱼¢墈¢书-蛧¨ ¨埂¨鑫^嶵,全`”
“我一眼就看到里面还有数十名伙计,都己经手持刀剑,目露凶光,便一鼓作气冲了进去,趁着他们还没反应过来的当口,将其尽数擒拿!”
“张元发现之后试图反抗,但终究架不住我们人多,被我们擒拿!”
他说的甚是简单,似乎再平常不过,但是在带过兵的马龙耳中听来,却很不寻常!
这个崔战只是县衙中最低等的捕快,但是论起抓住战机的能力,就算是在精锐的守备军之中也不多见。
更要紧的时候,他遇到紧急情况之时,敢于决断,没有寻常人那种瞻前顾后,先行请示的弊病,这种胆略甚为难得。
再看他身上颇有伤痕,可见身先士卒、勇往首前,像这样的人若是在军中,也会得到重视和培养的。
陈寻点头赞许道:“做得好!你的伤势不重吧?”
“区区几处磕碰,碍不了事!”
崔战越说越是眉飞色舞,终究是年轻人,第一次独立带队便立下大功,胸膛总是挺得比往常更首些,他接着说道,“我们将太白楼包围之后仔细搜索,终于在掌柜张元的卧室夹墙之内搜到了一样东西,请西爷过目!”
他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大步向前,恭恭敬敬的放在公案之上,随后垂手退下,双眼闪耀着希冀的光芒。
这是一块腰牌,上面铸有鹰隼,对陈寻来说,相当眼熟,因为他在叶定江身上就搜到过几乎同样的东西。
但两者之间也有一丝差别,那就是这块腰牌的边框上镶着一条银边,腰牌正中还刻了个“元”字!
“这确实是北辽细作的腰牌,比起叶定江的那一块的材质还要更好一些,多半便是他的上级。”杨进之前也看到过那块腰牌,只是与这一块比较,立即得出了结论。
“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了北辽官库的金银锭,以及他与叶定江等人的计划,其中就包括永胜乡大火的具体筹划。”
“还有呢?”陈寻似乎还不满意,继续追问道。
崔战挠了挠头,想了会儿说道:“具体的东西还在整理,但是我们还看到了与军器监丞白胜的往来账目,每一笔支出都清清楚楚!”
“本来那个张元还在嘴硬,但是看到我们搜出了那么多铁证,当场便哑口无言!又看到被捆的像粽子一样的卢福,更是面如土色!”
“再过一会儿张元、卢福两人都会被押到大堂,西爷您一问便知!”
“好!你先下去休息,将伤口处理一下,若是真如你所言,立功人员名单上自然少不了你的名字。”
“遵令!”崔战想到这几天没日没夜的蹲守终于有了成果,不由得喜笑颜开,出门的时候还差点被高高的门槛绊倒了。
“年轻人还是不够稳重啊。”
听到陈寻这句话,马龙却不同意了,摇头道:“崔战有勇有谋,还是一员福将,若是陈参赞允许,能不能调到我的帐下来效力?多的不敢说,给个骁骑校还是十拿九稳的!”
骁骑校是从士兵中选拔而出的勇武机敏之士,统率二十到五十人,将令能否得到充分执行,全靠这些从八品的基层骨干。
陈寻嘿嘿一笑,摸了摸鼻子,心想:我现在连个品级都没有,手下的捕快若是当了骁骑校,岂非骑在了我的头上?
“这是后话,若崔战愿意,本官绝不会阻了他的上进之路。”
陈寻颔首道,“但崔战若真有擒贼之功,如何赏赐提拔便在朝廷,就连建康留守府也只有建议之权,本官、马校尉都无权置喙,对不对?”
看到眼前发生的这一幕,原本心里还有些不服气、怪自己运气不好的吴海山也暗暗叹了一口气,暗忖:就连这个小捕快都能立下如此之功,败在陈寻手上也不算太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