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走出简陋却因方才的热烈讨论而略显闷热的会议室,秦奋踏入傍晚微凉的空气中。夕阳给红星厂的厂房披上一层金色的光,远处那片荒地上,几只野兔正悠闲地啃食着枯草。那是他们的下一块战场,即将拔地而起的,不仅仅是一栋建筑,而是凤栖县未来的“大脑”——研发中心。
研发中心只是骨架,血肉和灵魂是里头的人。
“人才战略……这才是真正的难关。”秦奋心中低语。系统给予的【区域科技协作网络】和【产业带布局优化方案】,固然勾勒了宏伟蓝图,但再好的蓝图,最终都要靠人来绘制和实现。凤栖县能提供什么?黄土地、红星厂的现有基础,以及一份带着朴实希望的区域发展愿景。这些对于那些在京、沪、或其他大城市科研院所、高校里,坐拥一流设备、海量文献、优厚条件和广阔交流平台的顶尖人才来说,吸引力微乎其微。
他们是金字塔尖上的人,是共和国最宝贵的财富。他们中的许多人,心怀报国志,甘坐冷板凳,但他们也需要能够实现抱负的平台,需要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支持。一个内陆小县,能提供什么?
这不能只靠满腔热忱和简单的“高工资”。钱当然重要,特别是在这个年代,能大幅改善个人和家庭生活水平的收入,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红星厂的效益好,完全可以在薪酬待遇上打破县里乃至市里的现有体系,开出让大城市同行都眼红的数字。但对于那些真正有追求、想做一番大事业的人来说,更重要的是事业的平台、研究的环境、未来的前景,以及那种“能在这里做点什么”的归属感。
“‘千金买马骨’……”秦奋脑海中浮现出这个词。系统的提示虽然是抽象的阶段性任务名称,但字里行间蕴含的策略,却精准地击中现实的要害。要吸引真正的“千里马”,首先得舍得下“千金”,去购买甚至是并不那么核心的“马骨”,以此来证明决心,树立榜样,吸引目光。
这“千金”,首先就体现在即将投入建设的研发中心本身。最好的地段,最好的建筑设计,最好的设备——哪怕这设备采购和自造的过程会异常艰难,甚至超出现有预算,也必须咬牙干。硬件是基础,是招揽人才时能拿得出手的实物承诺。
“小杨,张巧玲,”秦奋回到厂办,对正忙碌的二人说道,“你们整理的名单,重点不仅仅是名字和单位。还要想办法了解这些人大概的研究方向、有没有带项目的经验、目前的状态如何,有没有跟咱们厂或县里相关的项目或渊源。尤其是周海涛同志之前所在的省研究所,李大柱的一些老同学,以及京沪那边的几所重点大学和一些部属研究所,这几个渠道要特别关注。”
小杨立刻应道:“秦厂长您放心,我们正在想办法。我托一些老同学和县里出去上大学的亲戚,他们说可以帮着打听一些情况。”
张巧玲补充道:“我这边在跟那些外国客户打交道的时候,也试探过询问他们国家或者跟他们合作的机构,有没有对咱们这边感兴趣的、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验的华人专业人士。虽然渠道很窄,但也许能有些意外收获。”
秦奋点点头,他对张巧玲的思路很赞赏。海外人才,将是另一个重要的目标群体。那些有家国情怀,希望回到祖国贡献力量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恰恰需要一个有能力、有前景的平台。
“很好。”秦奋说,“我们要做的是立体攻势。物质待遇要高,这是基础。但是,更要讲清楚咱们这里能提供什么。”
他语气变得深沉:“讲战略,讲平台,讲使命。我们要告诉他们:来红星厂,不是来修修补补,不是来看家护院。是来参与一项伟大的事业!一项改变一个贫困县域面貌,一项为国家打破国际技术垄断,一项能够载入中国工业发展史册的事业!”
“在这里,他们不是大机器上的一个螺丝钉,他们是未来的设计者,是创新的主导者。他们将有充足的资源支持自己的研究方向,他们的劳动将得到最大的尊重和价值体现。甚至,他们有机会亲手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从实验室变成现实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特别是航天、军工、甚至一些国外对我们实行技术封锁的领域出来的同志们,他们的科研成果受限于体制、受限于资源,可能难以民用转化。而在咱们这里,只要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方向,只要是能带动凤栖县产业升级的方向,我们红星厂会全力支持!这难道不比坐等项目,或者研究束之高阁要有成就感得多吗?”
这番话不仅是对小杨和张巧玲说,也是对他自己内心的一次强化。他知道,要打动那些最优秀的人才,必须给他们一个超越物质的,能够寄托理想和情怀的理由。
“小杨,你代表厂里,起草一份招聘启事和致研究机构、高校、以及在海外的华人科学家们的公开信草稿。”秦奋继续吩咐,“写得要有诚意,有格局,要突出咱们红星厂的成就,更要描绘咱们未来的宏伟蓝图。别怕写大,咱们的目标就是星辰大海,就得让看得懂的人看到这份野心和决!”
小杨愣了一下,公开信?致海外华人科学家?这步子迈得是不是太大了?但看到秦奋眼中燃烧的火焰,他知道这并非儿戏。这是秦厂长大展宏图的第一步。
“是!秦厂长,我立刻去办!”他激动地应下。
“巧玲,你把这份草稿拿给王主任看看,请他把把关,必要的时候,这份信可能需要以红星厂和凤栖县的名义,通过更正式的渠道发布,Br县报、市报,甚至咱们想办法联系省级、国家级的科技类报刊……以及给海外的一些华人社团、同学会什么的寄送。”秦奋对王奎山的能量和网络有信心,这是【地方协同效率】的重要体现。
张巧玲接过任务,感觉责任重大,但也热血沸腾。能参与这样一件开创性的大事,本身就是一种荣幸。
与此同时,由李顺才牵头的研发中心筹备小组也在紧锣密鼓地工作。
李顺才、李大柱和周海涛三人,带着皮尺、笔记本,又去了厂子南边那块荒地。
“老李,你看看,这地势确实不错。”李大柱一边走一边说,“地方也够大,以后研究所扩大还有地方。离咱们车间也近,来回方便。”
周海涛是第一次跟着一起来,他在荒地上转了一圈:“环境是安静,但基础建设太差了。水电,网络,道路,这些都需要重新规划。不过秦厂长说要有图书馆、资料室,要有高精度实验室,还要能放大型设备,这些都需要专门的建筑结构设计。”
“那是当然!”李顺才拄着拐棍,眼神闪烁着光芒,“秦厂长说了,要建就建最好的!比咱们省机械研究所条件还要好!海涛,你当初为什么愿意来咱们这小厂子?不就是看中秦厂长敢投入,真搞研发吗!这次的中心,只会投入更大!”
周海涛笑了:“是啊,秦厂长是个真正懂技术、舍得为技术花钱的人。在省所的时候,要点经费都难,更别提买什么好设备了。咱们柴油机项目能进展这么快,就是因为初期设备到位快,秦厂长給的改造方案也厉害。”
李大柱兴奋地说:“我回去就带着机修车间的弟兄们,先把路和围墙拉起来!场地平整也要抓紧!咱们不等不靠,先把基础打好!”
他们一边讨论,一边根据周海涛提出的专业需求,在图纸上勾勾画画。什么样的楼需要承重墙,哪个区域要预留通风口和排污口,甚至哪里适合建一个相对隔音的实验区。这些细节,都是未来研发中心能否顺利运行的关键。
“设备清单这块儿……”周海涛皱了皱眉,“有些咱们需要的设备,国内根本没有。比如材料分析仪,高精度加工中心,还有一些特殊的实验仪器。光靠孙师傅他们自己造,难度太大了。采购国外设备,价格昂贵不说,很多咱们国家也买不到……”
这正是秦奋在会上提出的,也是“千金买马骨”的另一层含义——不惜代价获取关键设备。这既是提高研发能力的物质保障,也是展示决心、吸引人才的硬招牌。
“采购这边,秦厂长说会想办法。”李顺才深沉地说,“可能需要通过一些特殊渠道。至于能自己造的,咱们全力攻关。孙师傅那边已经在研究给挤出机再造一套更精密的模头了,秦厂长还给了不少新思路。总之,硬件这一块,咱们先摸清家底,把最必须、最难搞的列出来,能自己造的尽快启动,不能造的……等秦厂长想办法。”
周海涛点头,他知道秦奋总能拿出一些惊人的方案,就像先前的柴油机改造和高性能塑料一样。那种超越时代的知识和技术,才是红星厂最强大的底牌。
这支筹备小组的工作,是人才战略的物理基础。而小杨和张巧玲那边的人才摸排和接触工作,则是人才战略的软性攻坚。双管齐下,一场围绕“人”的攻坚战,悄然在凤栖县打响。
秦奋知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但现在,红星厂这个伯乐,不仅要用“千金”来展现求贤若渴的诚意,更要打造一个前所未有的“练马场”,让那些渴望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的千里马,看到在这里实现价值的无限可能。
他相信,在这个特殊而充满机遇的年代,总有一批心怀壮志、不愿平庸的优秀人才,会被这种与落后面貌抗争、用科技改变一切的伟大事业所吸引。他们将是点燃凤栖县科技变革的星星之火,是支撑区域经济引擎高速运转的澎湃动力。
【系统正在评估【人才战略,千金买马骨】任务阶段目标。】
【前置任务:【研发中心,提上日程】已完成。】
【子任务发布:1.编制详细人才需求计划(涵盖技术方向、资历、数量等)2.建立符合时代特征且具有足够吸引力的薪酬福利体系(物质与非物质激励并重)3.搭建高效招聘与人才评估渠道4.成功吸引并聘用不少于10名高级研发或工程技术人才。】
系统的提示音再次响起,量化了人才战略的初期目标。十名高级人才,看起来不多,但在当时的凤栖县,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这正是“千金买马骨”要达成的效果——用首批高水平人才的引进,证明红星厂的平台价值和决心。
秦奋深深吸了一口气。挑战巨大,却也激起了他骨子里的斗志。